今日立夏 | 水動風涼夏日長

今天,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七個節氣“立夏”

“立,建始也;夏,假也

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意為萬物至此皆已長大

故名立夏

今日立夏 | 水動風涼夏日長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禮記》曰:

“初候螻蟈鳴

二候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在立夏來臨之際

青蛙聒噪地在田間池塘覓食

蚯蚓爬出來翻泥鬆土

王瓜也開始長大成熟

夏天悄悄降臨在田間、在窗外

在每一個人的眼前

今日立夏 | 水動風涼夏日長

立夏習俗 迎夏儀式

立夏當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

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

宮廷裡“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鬥蛋遊戲

立夏當天中午,家家戶戶煮好雞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再套上編織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

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立夏秤人

立夏時,人們在村口或臺門裡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懸一條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秤老人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要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打秤花只能裡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裡。

立夏養生 宜吃“立夏蛋”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這是有道理的。夏天吃蛋能夠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慾不振、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症狀。

今日立夏 | 水動風涼夏日長

雞蛋性平,補氣虛,安神養心,吃雞蛋可幫助恢復體力。雞蛋不傷脾胃,一般人都適合,更是嬰幼兒、孕婦等的理想食品,但不宜多吃,每日1~2個較為合適。

鴨蛋性涼,滋陰清肺,適宜虛火旺者食用,適用於病後體虛、燥熱咳嗽、咽乾喉痛、高血壓、腹瀉痢疾等疾病。

鵝蛋甘溫,中醫認為可補中益氣,適用於慢性腎炎、肝炎、久病體虛的患者。

宜“補心”

夏季養心補心,可以多吃清淡食物、多吃赤色或苦味的食物,如小棗、蓮子、百合等都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早晚餐時喝粥和湯類對身體也大有好處。粥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還可健脾祛溼、補養身體。

今日立夏 | 水動風涼夏日長

宜“養陽”

夏季炎熱氣溫高,很多人便誤認為人體中的陽氣也盛,不用外補。殊不知夏天出汗,氣隨液脫,陽氣外浮,很容易導致內虛。所以中醫養生強調“春夏養陽”,即人們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氣溫炎熱要吃溫性的姜等以補充陽氣。

立夏

立夏詩詞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今日立夏 | 水動風涼夏日長

《閒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宋·楊萬里

梅子留痠軟齒牙 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閒看兒童捉柳花

松陰一架半弓苔 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 兒童誤認雨聲來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唐·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 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 公門晝恆靜

長風始飄閣 疊雲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 還當惜徂景

《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 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 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 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 睡來誰共午甌茶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 夢覺流鶯時一聲

今日立夏 | 水動風涼夏日長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時有微涼不是風

《納涼》

宋·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樑茅屋有彎碕 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 綠陰幽草勝花時

今日立夏 | 水動風涼夏日長

《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明·胡儼

一月厭雨聲 忽逢今日晴

春從花上去 風過竹間清

睡美新茶熟 身閒野服輕

近來多坦率 客至倦逢迎

立夏

立夏已至

2020年已經過去1/3

在這個火熱、蓬勃的夏天

我們付出的每一滴汗水

都將成就明天的喜悅

揮別春天,告別遺憾

這個夏天

一起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