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大器晚成,50歲始學畫,以卜卦為生,終成“元四家”之首


黃公望:大器晚成,50歲始學畫,以卜卦為生,終成“元四家”之首

《富春山居》

前言:

黃公望仕途夢醒,修道畫畫,遊戲人生《富春山居》驚天地泣鬼神。有意種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行。有點象元雜劇的情節,黃公望,什麼身份也不是,但是,他卻成了改變中國繪畫史的一個重要人物,他是中國山水畫的一個里程碑,又把山水畫變成文人畫的主幹,是文人畫的一個主要標杆。他一邊賣卦,一邊畫畫,卻成了一代大師,他的《富春山居》震撼了歷史,震撼了世界。黃公望這個不是畫家的卜卦者創造了歷史,讓中國的繪畫頓時光芒四射。脫離約束的黃公望老先生,筆下的富春山居有了獨立的精神,有了生命的私語,純淨,舒展,灑脫,富春山居的魔力就是這樣產生的。

黃公望曾以“松雪齋小學生”來誇耀他曾受趙孟頫教誨的事實,並表示他對趙氏理念的認同,黃公望本人也有一段不愉快的政治經驗,只是做個未入流的吏員,最後卻因錢糧事受累下獄,出獄後轉業為道士,以詩畫遊於江南文士圈中,他的親身經歷與許多江南文士相類似,因而頗能體會趙孟頫隱居山水畫的意義。

《溪山雨意》1340年左右所作,黃公望繼承了趙孟頫詮釋董源的途徑,但在物象上呈現得更為豐富,皴擦由淡至濃的層次增加許多,多變的質感表現讓山水得到一種在趙孟頫作品中少見的活潑生動。

黃公望:大器晚成,50歲始學畫,以卜卦為生,終成“元四家”之首

《溪山雨意》

《富春山居圖》完成於1350年,趙孟頫詮釋董源的痕跡已經完全融入,黃公望多變的筆墨之中。全卷顯示著一種強烈的隨興意趣,在結構緊密,起伏山體之間,觀者時時可以發現皴線與輪廓相雜,稱為“礬頭”的小山石疊加在山坡皴擦之上,山體分塊牴觸著質面肌理的一致性等等現象,在他長達幾年的不斷修改,增加,奇妙地賦予此山水一種“成形中”的造化進行感,為山水內在生命作了一個全新的視覺詮釋。

《富春山居圖》上的這種筆墨詮釋,與黃公望的道教背景有關。他在《寫山水決》中明言“畫也有風水存焉”,並論及山水各母題間佈置之“活法”和“生氣”也有道教堪輿家的意思。

《富春山居圖》中段的那個“眾峰如相揖遜”之委婉山脈,以其坡腳下有小艇的水域,對岸松樹下之草亭,三者便構成一個全卷中最為充沛的“氣”的凝聚場域。也意指富春江上的著名景點——曾經拒絕漢光武帝敦聘之嚴子陵鈞臺,同時也是黃公望寄託心靈的理想居所。在那裡,他可以與造化再度合一。這可以說是文人心中理想山水在趙孟頫之後,最為極致的呈現。

趙孟頫的文人隱居山水理想,通過如黃公望等第二代畫家的傳遞,在更年輕的江南文士身上仍然起著明顯的影響作用。倪瓚與王蒙二人是最值得注意的畫家。倪瓚出身無錫富家,年輕時便多與江南名士交遊,他受趙氏影響是通過黃公望而來,他早期的山水畫基本上是取法董源典型水邊隱居山水,簡單而平和。

《疏林圖》,雖未有代表隱居的屋舍草亭,但兀立在江岸波諸之上的林木,可以說是他那帶有潔癖之孤傲高士形象的化身。倪瓚從未企圖入仕,從這一點上說,他很像大他21歲的嘉興隱士畫家吳鎮。《洞庭漁隱》,也是吳鎮個人孤高性格的表白。

黃公望:大器晚成,50歲始學畫,以卜卦為生,終成“元四家”之首

《疏林圖》


作於1372年的《容膝齋圖》,幾乎都是在旅途中“獨立霜柳下,渺然懷故鄉”的抒懷之作,畫中僅有“似我容發,蕭蕭可憐”的疏林,象徵其家的無人草亭,以及似是含淚隔江遙望的“微茫”遠山,卻寫盡了,“江濱寂寞之意”。構圖雖然仍是一河兩岸的隱居模式,但他們所表現的是對個人理想世界失落永不復得的焦慮與悲傷。

黃公望:大器晚成,50歲始學畫,以卜卦為生,終成“元四家”之首

《容膝齋圖》


呼應著表現內容的改變,倪瓚晚期山水在用筆上也以方折代替了原來出自董源典範的圓孤。這使得他的山石更顯得苦澀蒼白而無實體感。這種筆墨正是他對五代荊浩,關仝典範的個人詮釋,其古意有效地增加了山水非現實之感。從風格上說,荊浩,關仝典範是趙孟頫遺留下來未及處理的問題。荊,關對景仰趙孟頫的第三代江南文人畫家產生莫大的吸引力。不僅倪瓚,趙孟頫外孫的王蒙更為熱衷,在十四世紀中期引發了互相競爭的風潮。

黃公望:大器晚成,50歲始學畫,以卜卦為生,終成“元四家”之首

《容膝齋圖》


《青卞隱居》,作於1366年,王蒙以趙家筆法的用筆,來重新詮釋荊關典範的懸垂峰頂母題,及具有強大動勢的山體結構。其畫面產生的平面動感效果不僅非倪瓚之荊關筆意所能比擬,與其早期所作的董源式水際山居相比較,則大相異趣。倪瓚與王蒙對荊關的再發現與詮釋,趙孟頫提倡的復興運動在他仙逝半個世紀後完成,元四家基本完成對山水畫的復興,在山水典範中注入新的生命。

黃公望:大器晚成,50歲始學畫,以卜卦為生,終成“元四家”之首

《青卞隱居》


倪瓚,王蒙對荊關典範的詮釋之所以不同,實則透露出兩個人相異的生命理想。倪瓚是個力避俗塵的天生隱士,王蒙則是亟思有所作為的志士,在戰亂中被迫隱居。王蒙的隱居因此充滿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其複雜性遠超外祖父趙孟頫。《青卞隱居》就表現糾結複雜的矛盾情緒。卞山居所,投射著王蒙本人對隱居亂世的無奈與期待,畫上繁複構圖以及騷動不止的山體,讓退處畫中一角的隱居在對比之下更渺不可得的桃花源,而一改隱居山水常態的靈動山體,在反為畫面的強勢主角之際,則又以其奮拔的生氣定義著畫中高士的真實內在。這高士不僅是王蒙,更是元末一群積極尋求用世的江南青年才俊的集體寫照。

黃公望:大器晚成,50歲始學畫,以卜卦為生,終成“元四家”之首

《青卞隱居》


1385年,王蒙死於獄中,他與倪瓚的離世,意味著趙孟頫倡導的富含寄託之文人隱居山水畫的突然中斷。但可貴的是,這種隱居山水的形式與內涵,卻因文人困境的一再重演,為後世奉為正宗而流傳不絕。

結語:

黃公望從監獄出來以後,賣為生,過著朝野平民的日子。“世故無涯方擾擾,人生如夢意昏昏”。黃公望信奉全真教,“忍恥含垢,苦已利人”。對於歷盡人世滄桑的黃公望,人間的一切都洗淨了,只剩下自然山水,對於自然山水的險峻,奇峭,重疊也都洗淨了,只剩下平順,尋常,簡潔,在黃公望的眼裡,富春江的山水已與他融為一體,渾厚地屹立於天地間,天地也與他融為一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