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邊陲重鎮,雲南紅河的建水古城,城中的“小天安門”朝陽樓

在雲南這樣隨處是旅遊勝地的地方,建水其實並不出名。建水縣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個小縣城,是一個很小眾的地方,正是因為沒有太多的人知道,所以建水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性格。但在最近的幾年,一些綜藝和紀錄片團隊來到了建水,讓這個低調的小鎮變得熱鬧起來。

古老的邊陲重鎮,雲南紅河的建水古城,城中的“小天安門”朝陽樓

建水古城,位於雲南省紅河自治州建水縣,位於昆明南220公里,古城建於唐元年間,至今1200多年,歷史上文風盛行,古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的美譽。最早為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城牆高二丈五尺,四門有城樓,樓為三層,各高四丈,雄偉壯觀。經過歷史的滄桑,目前只留下東門城樓----朝陽樓。它是滇南重鎮建水歷史悠久的主要標誌之一,也是祖國邊陲老重鎮的象徵。

古老的邊陲重鎮,雲南紅河的建水古城,城中的“小天安門”朝陽樓

朝陽樓即建水東門城樓,與北京天安門城樓的建築風格如出一轍,而且還比天安門早建28年,有“小天安門”的美稱,雄踞於縣城中心,為城裡最繁華的地方,建成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是滇南重鎮建水歷史悠久的象徵和標誌。

古老的邊陲重鎮,雲南紅河的建水古城,城中的“小天安門”朝陽樓

古老的邊陲重鎮,雲南紅河的建水古城,城中的“小天安門”朝陽樓

建水古城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建水很小,和其它很多的縣城一樣,這裡的人們淳樸簡單,公交車來來往往,一天的時光就這樣慢慢過去。沒有燈紅酒綠,只有慢火煮新茶。在外地人看來,是一個古城,在西南一隅的縣城,對儒家文化,思想的傳播也是非常重視。走在建水古城,你能感覺到不同於大理、麗江古城的喧鬧,繁華,在街上很少能看得到遊客,來來往往的都是隻是當地人,整個古城顯得很寧靜古樸,至今尚有保留完好的古建築、古文物、古遺風,四處飄逸著古意,遍地散發著古韻,有看不盡的美景,說不完的故事和寫不了華章。

古老的邊陲重鎮,雲南紅河的建水古城,城中的“小天安門”朝陽樓

古老的邊陲重鎮,雲南紅河的建水古城,城中的“小天安門”朝陽樓

對雲南本地人來說,建水也是一個吃貨聚集地,當地小吃非常好吃。有著當地獨特的美食,草芽,汽鍋雞,羊乃菜,臭豆腐,糯米揣藕,勺粉,木瓜水,獅子糕,酸甜石榴等等。另一個建水紫陶非常有名氣,更是愛茶之人不可不去的地方,建水紫陶是中國四大名陶,由於喜歡的人越來越多,建水紫陶街夜市非常熱鬧。

古老的邊陲重鎮,雲南紅河的建水古城,城中的“小天安門”朝陽樓

建水因文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了”更深入人心,而建水小吃燒豆腐又因“舌尖上的中國”而著名全國。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因為建水以悠久的歷史文化,而吸引這兩個節目到建水拍攝取景。“舌尖上的中國”中介紹的燒豆腐小攤,就在朝陽門附近的小巷裡。建水這座古城,以上千年的年輕身姿靜候與你的相遇。你去過建水古鎮嗎?歡迎留言區評論。

喜歡我們請關注全網同名自媒體號:優智旅遊,一個深耕旅遊的原創號。有一種旅行,不為跋涉千里的嚮往,只為漫無目的的閒逛,不為人山人海的名勝,只為怡然自樂的街景。或走,或停,原則就是看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