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對此你怎麼看?

情天恨海海闊天空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有一段著名的論述: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陳壽認為以諸葛亮的才能,治軍、打仗是沒問題的,但不善奇謀,即缺乏出奇制勝的用兵謀略。治理百姓的才幹要比用兵的謀略強。而他的對手裡面,不乏人中之傑,再加上兵力不足,攻守雙方的情勢不一樣,所以雖然年年發動戰爭,還是沒能攻克。過去蕭何推薦韓信,管仲舉薦王子城父,都是考慮到自己的長處,不可能樣樣精通的緣故。諸葛亮的才能在於管理政治,是可以匹敵管仲蕭何的人,但是當時沒有將領有韓信城父那樣的將才,所以使得功績事業難成,是大道理沒有到麼?只是因為天數已經註定,人是不可能用計謀去謀劃爭取的。

所以陳壽認為諸葛亮主要是相才,當然其北伐不成功的影響因素很多,既有諸葛亮個人才能高低的原因,也有國力、攻守形勢、敵人的能力和天命等原因。

綜合正史來看,諸葛亮之才具並非後來演義誇張的那麼大,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裡談《三國演義》就曾說“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即便是早期為人樂道的《隆中對》。宋代蘇洵在《權術·項籍》中就批評道“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也。”毛澤東主席在看此文時,在這句下面有批語:

“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主席以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眼光敏銳的指出了諸葛亮之所以失敗的根源就在於《隆中對》的戰略指導思想就是錯誤的。即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基本思路是錯誤的。

需要指出的是,陳壽《三國志》完成於西晉,其中不乏站隊魏晉的考慮。但《三國志》仍然可謂信史,尤其在書中,除了帝王,只給諸葛亮和陸遜作了“傳”。

諸葛亮軍事才能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誇大。劉備算是三國諸人中看人比較準的,比如入川及其後漢中作戰爭最初帶的是龐統,後來是法正。

亮雖自比管仲樂毅,觀其一生軍事成就實亞於樂毅。他應該是個相才十軍師的人物。

當然,今人不評古人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趙燕雲

《三國志》評價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其原話並不是一句肯定語,而是一句感嘆句或疑問句,原話是這樣的:

(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最後這幾句可以理解為:諸葛亮連年勞師動眾北伐,然而沒有取得成功,大概是因為應變將略不是他所擅長的吧!也可理解為:難道是應變將略不是他所擅長的嗎?

當然,無論是感嘆句還是疑問句,對諸葛亮的“應變將略”都有質疑的意思,但也都不是特別肯定。而從上下文意思來看,《三國志》做出此評緣於“

連年動眾,未能成功”,是由果推因。

這說明《三國志》的質疑其實更加不確定,因為“勝王敗寇”本身就不絕對,打過敗仗就不是好將軍了嗎?那曹操也算不上軍事家。最終沒有取得成功就是無能嗎?那項羽的水平豈不很差。

更何況,如果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對戰,勝負尚可作為能力判斷的標尺,而雙方實力明顯懸殊,弱者一方還敢主動發起挑戰,而且僅僅是“未能成功”而已,而不是大敗、慘敗,如何能說能力不行呢?

以上是從戰略層面說的,具體到戰術層面,有人或許認為諸葛亮太謹慎,不敢冒險,只能打正規戰,所以才沒有機會,比如,諸葛亮要是採納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也許就有創造奇蹟的可能。

這裡不詳細評說子午谷計劃的可行與否了,只想說這其實也是誤解,“上兵伐謀”是對的,出奇致勝也沒問題,但那一般運用於某一場戰鬥中,對於國與國之間的大決戰,謀略在勝負中的決定因素降低了,拼的更多的是綜合國力,弱者一方如果草率行事,反而更輸不起。

諸葛亮五次北伐,之所以一次未果還有第二次,就是因為國力未失,還有力量再來,如果輕易冒險,大輸一次可能後面就來不了了,諸葛亮謹慎是有道理的。

其實,諸葛亮只是謹慎卻並不保守,他與司馬懿對壘期間,一而再地主動發起挑戰,並不畏戰、怯戰,只是司馬懿抓住了蜀軍的弱項,故意避戰,才讓諸葛亮勞而無功。

歷代以來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都十分肯定,唐代官方設武廟,從此前歷代軍事家中選出10位稱“十哲”,入祀於武廟,整個漢末三國乃至兩晉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

宋代官方沿襲唐代設武廟的做法並擴充了入選陣容,把張遼、鄧艾、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杜預、羊祜等漢末三國名將擴充進來,但張遼等人的等級為七十二將,而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

綜上,《三國志》對於諸葛亮軍事才能的評價其實更多是一種感嘆,而不是嚴謹的綜合性評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差,這一點自古以來就已有定論


南門太守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首先我們要明白,史書並不等同於歷史,史官要為尊者諱,說得明白點,就是要給當權的重要人士做一些包裝,什麼人是重要人士?比如《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領的是晉國的工資,老大是司馬炎,他的爺爺是司馬懿,司馬懿就是陳壽寫書的時候要“照顧”的重要人士。

整個《三國志》中,除了帝王級別的人物,陳壽只給兩個人單獨作傳,可見其重視,其中之一就是諸葛亮。(一定有人問,另一個是陸遜)

那麼為什麼陳壽評價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呢?這是不是實情呢?

首先,我很認可軍神李靖的說法

陳壽在給孔明作傳的時候說,“治戎為長,奇謀為短”“應變將略非其所長”,這其實是完全不懂兵法的評價。李靖才說“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史官關心的是打仗的故事,但是軍事家關心的是打仗的步驟和策略。

摘李靖的一段評價於此,大家感受一下——

若樂毅、管仲、諸葛亮,戰必勝,守必固,此非察天時地利,安能爾乎?

論打仗,陳壽肯定沒有徵戰四方的軍神李靖來的權威吧。

諸葛亮的應變策略到底怎麼樣?

這個才是重點啊!那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諸葛亮北伐,總共四次親自攻擊,加上其他參與的攻擊一次,一起是五次,有沒有應變的本領?不但有,而且非常突出!

第一次兵出祁山,得到三郡響應,馬謖街亭違背諸葛亮命令,敗北,諸葛亮立即全軍撤退,秩序井然退回漢中。

第二次兵出陳倉,沒有攻下,二十多天糧少退兵。魏國追擊,大將王雙被斬。

第三次派了陳式去攻曹魏武都陰平。陳式進攻時,郭淮率軍來夾擊,諸葛亮採取的是親自率軍阻擊郭淮。陳式順利攻佔了兩個郡。從此這兩郡屬於蜀漢。

第四次再出祁山,司馬懿親自督率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來戰,諸葛亮退兵,張郃追擊,被射殺。

第五次出軍五丈原,準備長期對抗,可惜病重,臨終前,應對的方式是吩咐手下趕緊分批互相掩護,鎮定地全軍撤退。蜀漢軍隊全軍主力安全保存下來。

這五次戰役的戰局都有階段性的變化,諸葛亮沒有應變嗎?完全是大師級別的應變。司馬懿看到諸葛軍營的情況,評價諸葛亮是“天下奇才”,這才是司馬懿的心裡話。

陳壽為什麼這麼說?什麼鬼?

第一,陳壽對於兵法將略不在行,上面我借用李靖的話已經說了。

再說第二,陳壽不得已,必須這麼記錄,為什麼?接著看!

諸葛亮最後一次兵發五丈原時,曹魏朝廷非常關心前線的戰局。因為諸葛亮的出兵,距離關中的軍事重鎮長安最近,距離洛陽也近。司馬孚在朝中為軍機大臣,就寫信跟司馬懿問前方戰況,因為他當時是度支尚書,管天下軍費的收開支。更重要的是朝中關心戰局發展,這是兩重意圖。

司馬懿當然知道三弟寫信的用意,於是回了非常樂觀的回信。信中司馬懿洋洋灑灑對諸葛亮做了評判。

“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破之必矣。”權指權變,不指權力。要打破必然的事。這與陳壽的應變將略非其所長,表達方式不同罷了。實際含義一樣。

看明白了嘛,司馬懿為了安撫弟弟司馬孚和朝廷的軍心,故意這麼說,司馬懿的這個說法其實就是陳壽評價的原版。

司馬孚收到司馬懿的回信,心裡也定下來了,接著呢,也就把哥哥的信在朝廷上下流傳一遍,以振軍心。《晉書》自然也要將這光輝的事蹟寫進去。司馬懿做出的評價,有了權威性,陳壽寫時就不能不考慮。

複雜的政治背景,從人性角度來看,陳壽的彌補時的心理活動,是躍然紙上的。

趣事一記一寫一樂

還想說說陳壽對諸葛亮的總評——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其實真正看完陳壽寫的《諸葛亮傳》,就能感受到陳壽對於諸葛亮生平的嚮往和崇敬,可是為什麼這麼寫呢?這是要照顧司馬懿,照顧司馬家的感受啊

諸葛亮的長處是治戎,管治軍隊,奇謀不太擅長?可是,怎麼能次次讓司馬懿吃癟?那應該是諸葛亮治戎一百分,奇謀九十五分吧。

接著再說司馬懿,您是“人傑”,再加上“人多”,所以諸葛亮沒把您打趴下。

陳壽什麼意思?大家看明白了麼?

如果說讓我對於諸葛亮留一個總評,那我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只借用我心中研究秦漢歷史的王牌學者錢穆先生的一句話

“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



魚包歷史課

對諸葛亮持非議或者有微詞的, 後世有很多,包括陳壽、裴松之、蘇洵、司馬光、毛宗崗等等。 其實,所有對諸葛亮的非議,都源自於他北伐的不成功。

既如此,我們評價諸葛亮,不妨把時間刻度拉大一點,俗話說“千秋功過”

嘛。



1.歷史的成功者從來都是團隊的,沒有單獨一個人能屹立於成功者之林的!把整個團隊的功過讓一個人去背,這對諸葛亮是不公平的。

放眼歷史。劉邦開創了歷史上團隊成功的標準模板:即1+3模式,劉邦的斷+張良的謀+韓信的軍+蕭何的政,這就是一個團隊的成功,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個角色,都不可能取得大業績!

後世能成大業者幾乎都是這種模式(著名的如李世民團隊、朱元璋團隊等),劉備團隊也是成功典型:劉備的斷+諸葛亮龐統的謀+關羽張飛等的軍+法正等的政,同時代的曹操集團、孫權集團也類似。

劉備死後,1+3模式不復存在!諸葛亮站著自身的角度(託孤重臣、政府首腦)再也沒辦法打造一個“1+3”來,他面對的是“扶不起的阿斗”。讓諸葛亮來背這個團隊的“鍋”,是不公平的,對諸葛亮的非議是不成立的。


2.再說諸葛亮的“權變”和“奇謀”。要求諸葛亮既能奇謀、又可權變,還要操持政府運作、解決後勤問題,這等於說要求諸葛亮同時承擔劉邦、張良、韓信、蕭何四人團隊的職能!

諸葛亮苦啊,一人承擔了團隊的工作,並且做得非常出色,但最後活活累死了!後世的批評者們,你們不覺得自己太苛刻了嗎?



關注(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分享“歷史都是新鮮事兒”。


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

首先我認為,陳壽的評價很客觀。

他的原話是:“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有人以為,陳壽這是犯了“以成敗論英雄”的錯誤。

言下之意,諸葛亮還是很會打仗的,雖然最後沒打贏,但是不能否認他會打仗。

老大,這是什麼邏輯?

帶兵打仗這件事,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難道還看他的文章是不是寫得感人?

如果我說毛澤東會打仗,估計沒人會反對。

為什麼?

他從井岡山打到北京,從弱打到強,事實證明,只要是他來指揮,就一定能打勝仗。

是無數個勝仗支撐起他作為軍事家的名聲,是最後的勝利成就了一代戰神啊!

諸葛亮呢?《三國演義》裡把他吹得很高,五次北伐卻都沒有達到目的,最後還被司馬懿給拖死了。

一次不行,可以來第二次;兩次不行,還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這叫百折不撓,值得敬佩。

但是,評價一位歷史人物,不看廣告,看療效。

敗軍之將,不可言勇。

諸葛亮倒是沒打什麼敗仗,可也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陳壽評價他:“治戎為長,奇謀為短。”這是相當公允的。

諸葛亮確實善於治軍,能夠把部隊訓練得“止如山,進退如風”。可是臨陣對敵,決勝沙場,還得靠奇謀。

什麼是奇謀?

背水一戰是奇謀,火燒赤壁是奇謀,四渡赤水是奇謀。

很可惜,火燒赤壁是周瑜的傑作。當然,假如東風真是諸葛亮借到的話,那也有諸葛亮的一份功勞。

魏延本來也貢獻了一份子午谷奇謀給諸葛亮,只不過被諸葛亮否定掉了。

他註定是要被累死的。

尤其是面對同樣訓練有素的敵人和同樣謹慎的對手的時候,諸葛亮基本上沒有勝算。

他只能拼,拼雙方的定力,拼後勤的能力,最後還要拼老命。

陳壽分析諸葛亮為什麼不成功,有三大原因:

第一是遇到了對手,這當然是指司馬懿。

第二是寡不敵眾,攻難守易。蜀漢的國力,遠遠不如魏國,諸葛亮還要不停地進攻,也確實是難為他了。

第三是諸葛亮有管仲、蕭何之才,屬下卻沒有王子城父、韓信這樣的將領。這一點,便是“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了。

我一直認為,諸葛亮就是蕭何這類人才,長於民政事務,能夠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可是為什麼沒有王子城父、韓信這樣的將才來幫助他呢?

因為他不懂將略啊!

換句話說,他治理百姓是一把好手,治理軍隊也很優秀,可是對於使用人才,尤其是拔尖的軍事人才,就很沒什麼值得讚揚了。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恰如其分地反應了蜀漢人才的匱乏。

就算有王子城父,有韓信,在諸葛亮這裡恐怕也得不到重用。

因為他太強勢了,總攬蜀漢軍政事務,“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教科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做到了“吏不容奸,人懷自厲”。

聽起來很不錯,但是應了一句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劉邦明知陳平品德有問題,還要重用他。如果陳平遇到諸葛亮,估計沒有任何進身的機會,只能投奔孫吳或曹魏。

說句題外話:如果是太平盛世,諸葛亮應該會是一位治世之能臣吧。


龍鎮

很簡單啊,陳壽生活的時候,皇帝是司馬家的,實在不好去誇司馬懿的對手。

不過陳壽在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其實是很費了一番心思的。一般人都只知道“治戎為長,奇謀為短”,卻很少有人把整段話看完。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陳壽說,諸葛亮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以下四點原因造成的:

  1. 自身軍事能力不足

  2. 和他作戰的是當世人傑(其實就是司馬懿)

  3. 人數劣勢,以寡敵眾

  4. 進攻劣勢(防守方可以憑藉地形和工事)

因為以上四個因素加起來,所以才造成了諸葛亮幾次北伐都無功而返。要是諸葛亮真的水平不行,直接說一句“然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就完事了,還找那幾個原因幹什麼呢?

正是因為諸葛亮的軍事水平不低,所以陳壽才需要寫這麼一堆理由上去。


北門猿

陳壽的評價,衷肯、恰當、實事求是。須知諸葛亮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不能面面具到,什麼都行,什麼都能。諸葛亮理政治軍,沒得說,尤如管仲、簫何。然而,帶兵作戰確是“奇謀為短”,“應變將略”非其所長。這不是貶低諸葛亮,而是客觀地評價諸葛亮。不要把演義中的諸葛亮和傳說中的諸葛亮當作歷史上的諸葛亮。


王寶山10

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中肯的,是符合真實的歷史的。將諸葛亮神話是小說《三國演義》所造成的,歷史上的諸葛亮並非軍事人才,但他卻是一個管理能手,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親自上陣,把諸葛亮留在成都,就表明諸葛亮之才在後勤而不在前方,有人說夷陵之戰如果帶上諸葛亮,結果就不會如此,那只是一廂情願,小說畢竟保留了一些歷史的真實性。諸葛亮確實是一個管理國家的棟樑之才,他以自己的才能和行動印證了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