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箭峪嶺位於藍田縣、華縣、臨渭區三地交界之處,為一腳踏三縣之地,海拔2449米。《渭南縣誌》載:“諸山之峪,為箭峪大,南通商洛諸山,又東南通武關,故其北有獨孤莊鎮,蓋縣之東南地險也。”有一說,因其山脊多長箭竹,名竹山,又名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嶺上有便道接通南北,今已廢棄。埡口有個山神廟,上書“廟小神通大,天高日月長。”可能是以前南北行走之人,為保佑平安而建的,現在是箭峪嶺的標誌性建築。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箭峪嶺北水源匯入赤水河是赤水河的源頭之一;南水源流入灞河,屬灞河源頭之一。我是從嶺南灞源鎮進的山,沿溪而上,最終到達山神廟的。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這條線路,我一年之中走了兩次。灞源鎮土地肥沃,莊稼長得很好、果樹也不少。我們是從青坪村進山的,村子裡人氣較旺,老人居多。有幾處賣豆腐乾等土特產的,人都很友好。家家通上了自來水,房屋白牆上,刷上了圖畫及核心價值觀類的宣傳語,院子裡開闢花圃,還有耕種的塑像,看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搞得不錯。我給一位老人拍照,她很配合,但對話時聽不明白,看來至少七十歲了。另一位老人,見我給他拍照,笑著說:“別照、別照,難看得很!”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上山途中,林木逐漸茂密。周圍有幾個看點,大都和光武帝劉秀有關。也有”龍頭松“、”黑龍潭“之類的景點,忙於上山,沒去尋找。同行山友,摘了好多“五味子”,給我品嚐。吃了一口,馬上嚐到了小時的味道。記事起,老父親和親房鄰居到山裡砍柴,有時會帶一些“五味子”回來,甜蜜中有些苦澀,還有一絲中藥味。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一路之上,能見到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到了草甸,各類奇花異草漫山遍野。儘管滿身是汗,但大家一片歡騰,擺出各類姿勢,拿出手機,留下歡樂。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而此時,視野豁然開朗,遠山層層,雲霧瀰漫,可以看到草鏈嶺及華山諸峰。嶺南嶺北,風光不同,植被也不一樣,南麓大多為喬木;北麓大面積灌木叢生,大自然果然神奇。我們在這裡吃乾糧,補充水分,分享帶來的好吃的,也分享快樂。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秦嶺十峰:一腳三地箭峪嶺

箭峪嶺田園風光秀美,人文歷史遺蹟也不少。青坪村有個”灞源革命博物館“(原名沒記住),1946年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紅色革命根據地。附近還有“騾馬古道”明清及民國時期,商人們都是騾馬馱運及肩夫擔挑必經之地。從河南省入陝西境,經洛南到兩岔河,西行翻小秦嶺到青坪村歇腳。以後還可以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