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个“学霸”的“高考故事”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高考故事都能说上一整天,但是都不如今天考生的“话题”多。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学霸”级的考生,他是我亲戚家的孩子,从初中开始就是班级和年级的前几名,学习从不用家长操心,本来“顺风顺水”的他在即将迎来高考时遇到了他第一次挑战。


2020年一个“学霸”的“高考故事”

其实这还要从3月31日教育部发布的一则消息说起,教育发布说2020年全国高考将会延期1个月,在7月7日到7月8日期间举行。在疫情当前的大背景下,这应该是不少人已经预测出来的结果了,但是仍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其中心理压力最大的还是学生自己,有些学生觉得,延期一个月,让已经绷紧的神经松了下来,这里有个形象的比喻:本来你觉得自己参加的是1500米的长跑,你已经在拼尽全力进入冲刺了,但在只剩最后50米的时候,你被裁判通知赛程延长了500米。想一想这种心情,我们很多成年人都会手足无措,何况是孩子。

我这位亲戚家的孩子也是如此,在得知教育部的消息之前他已经开始产生焦虑了,但是无论家长怎么询问都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出他的感受。

其实很多人应该都和我的亲戚一样会想,对于学霸来说,考起试来肯定是最信手拈来的,按常理来说高考即使延期了,给学生准备的时间更充分了,学霸们本该发挥更好不是吗?就算有影响不是所有学生都受影响吗?


2020年一个“学霸”的“高考故事”

在解释这个之前,先一起来看看本次疫情后的高考和以往的有哪些不同:

一,关于考题的难易程度会有所变化。

我翻阅了一些文章和各大名校教学组的对外分析,他们的分析几乎不约而同的指出,今年的高考难度可能不会提升,这和往年比起来是非比寻常的,因为有高考经历的学生都知道,每年高考考题的难度都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的。以前的高考是,即使你拼命奔跑可能还是原地踏步,但今年却不是了。

所以,备考基本功怎样、临场发挥是否稳定,就变成了决定考生是否能考出好成绩的关键。

所以很多考生会把专难题、偏题,变成更多地转向打牢学科基础内容。

但是!这时候矛盾就出现了,高考的“学霸”考生之所以成绩突出,大多是因为他们不但能解决一般难度的题目,更能解决很多难题。

但是如何按照上面的分析来看,今年的情况会让很多学霸考生的优势“荡然无存”,也就是这次高考延期最有优势的变成了原来的中游偏上的考生,他们基础扎实、发挥稳定,他们将在高考考场对学霸考生发起冲击。

我亲戚家的这个孩子也是如此,这就是他焦虑的原因。其实我跟他的关系比较微妙,他的父母比较忙所以很少关心他学校中发生的事,因为从小我就带着他玩的缘故,他对我很信任,有什么事情也都愿意和我分享,久而久之我们变得不像叔侄更像朋友。

就在不久前他已经返校了,几乎每天都会和我用视频电话聊一会儿,我给他的建议是基础复习要坚持,但更重要的是要每天调整心态,因为这个挑战对他也许就是成长的一环。

这是本次疫情后的高考和以往的第一个不同。


2020年一个“学霸”的“高考故事”

第二个变化,准备时间长对考生未必都是好事。

我们想想以往高考前的校园景象,老师、学生快节奏的工作和学习,所有人都会在进入冲刺阶段时进入一个持续一两个月的兴奋期,有过高考经历的朋友能有更深刻的体会,这个阶段最怕的就是备考节奏被影响。熟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个亲戚家的男孩也是一样,紧绷的神经突然松懈下来便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很多负面情绪开始困扰他。

很多人在跑步冲刺时突然被要求放慢速度,这倒是不难,但等速度放下来再想提升可就难了,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我很担心他下一个阶段再次进入冲刺时,是否能保持原有的专注力。而且在所有人考生都调整节奏时,压力最大的仍是领跑的考生,无论是他们心理因素影响下掉队,还是其他人反超,这些都容易让原本很有优势的考生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

这让我想起了我高中时的一个例子,我们有一次模拟考试突然因为“特殊事件”被迫取消,当时教室里一片欢呼雀跃,而没有表现出兴奋情绪的都是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越是“学霸”考生,在临近大考前就会越兴奋,考试节奏的突然挑战,学霸们调整不好心态就很容易影响“士气”。


2020年一个“学霸”的“高考故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积极面对挑战,才能让一个考场中的学霸,蜕变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学霸”,这个男孩现在就是在进入这个阶段的过程中,那他都是如何做的呢?

一,锻炼、休息、学习、娱乐一个都不能少。

强健的体魄不止是在高考中,工作、创业都是如此,因为最后拼到最后的一定是身体最好的。娱乐指的是一些小游戏,这个孩子比较喜欢围棋,他小时候我还能陪他下几盘,但现在我的水平明显不够应付他的,他就会每天上网下一两盘,一方面可以舒缓情绪,另一方面也能让他的锻炼他的思维,何乐不为呢?所以我也建议他的父母不要干扰他这种娱乐项目。

二、整理假期的学习资料、和其他同学分享交流、听取老师建议补助自己复习内容的不足。

这个应该是很多返校考生都会做的事,虚心听取他人建议也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很需要后天培养的。其实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最痛苦的无外乎是反复复习重复的内容,这样不少考生很崩溃,那我这个亲戚家的孩子怎么做的呢?


2020年一个“学霸”的“高考故事”

三,团队的力量更大。

他把相似题型整合在一起,弄成一个类似神经网络的知识网,就像思维导图一样可以把很多内容标注出来供我们找出几种题型之间的关系,这让他更快速的记忆和学习。

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头脑风暴”,这就是需要几个人一起围绕一个问题想出路和对策,其实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也是需要组团提升的。几个成绩相当的学生相互补充,这也是不少学生缺少的能力。

很多优秀的学校会有专门为同“等级”学生找小组的先例,他们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而团队的力量不止于此,除了在成绩上的相互补充,心理层面也结成了联盟,他们会相互鼓励、相互扶持。

他跟我分享了一个前两天发生的事,因为在疫情期间很多孩子在家都读了不少有意思的书,这个孩子组建的小组中就有另一个孩子,她主动提出想让大家每天拿出一个小时,请每人分享一下自己在疫情期间读过的书,每人十分钟,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时间太短太长都不行。

说实话,这样我眼前一亮,因为我在做面试培训时也做过这样的练习,我让小组成员每天都做这样的练习,但是我是为了培养考生的表达能力和压缩语句的技巧。但这些孩子却目的更单纯,他们需要一个机会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更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取代其他娱乐活动。

以上三点就是我的这位小“朋友”与我分享的。其实他的高考故事还没有“写完”,但是已经足够精彩了。我也希望在2020年迎接挑战的各位大、小朋友们,都可以让自己不但能够“反脆弱”更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0年一个“学霸”的“高考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