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長就是好的教育 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

居家學習,學習陣地由學校轉移到家庭,家長又多了一份職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凸顯。各家神獸出沒,關鍵看家長有招沒招。

由於家庭背景、學習背景、能力素養的差異,學生的層次類型迥然不同。每個類型的孩子的背後,都可以看到一個家庭的狀貌,看到家長的責任意識、教育理念、生活態度。通過家訪,我瞭解到,俞渝家長跟孩子一起晨跑,一起練坐位體前屈,一起看電影一起閱讀;沐涵成績優異,各方面表現都十分出色,網課期間,全家總動員,為她的學習保駕護航,爸爸負責文科,哥哥負責理科,媽媽負責後勤。為了保護視力和讓孩子上課注意力更集中,明銘的家長毅然決然地把家裡的電視機變成學習機,週一到週五全家不看電視,家長有空就陪伴孩子一起上課議課;浩浩的家長身在外地,每天早晚通過視頻瞭解檢查孩子的學習情況,親力親為,細緻入微,發現問題就及時跟老師溝通;甜心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包餃子,學做幾道拿手菜,於是一個“小廚神”就脫穎而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潔同學,她的媽媽是醫院的醫生,一名白衣戰士,曾經身在抗疫第一線,那時候媽媽只要有空就會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把自己親歷的戰疫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每次和媽媽視頻時都會提醒媽媽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裡滲透著生命教育、責任教育、親情教育。身教最為貴,行知不可分。最好的教育莫過於言傳身教,家長傳遞給孩子責任擔當、愛家愛國的正能量,孩子自然受到感染激勵,學會逆風奔跑,戰疫成長。

而那些平時把孩子甩鍋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這個時候得到的“回饋”最為“豐厚”,家裡是雞飛狗跳,子不孝母不慈。面對長期缺失監管、厭學棄學的孩子,除了叫苦抱怨,繼續甩鍋之外,他們幾乎沒有招架之力。有的家長早出晚歸忙於生意,孩子的學習無暇過問;有的家長你經常看到他在微信朋友圈曬吃喝玩樂,說起孩子的情況,一問三不知;有的家長你說去家訪,他說要上班不在家。試問,孩子的教育,家長能缺席嗎?

曾經家訪一個作業常常不交、學習情況糟糕的學生,家裡是大樓房,裝修不錯,生活小康,可是偌大的樓房裡只有孩子一人在,父母都遠在外地打工,聽說老師來,奶奶是剛剛從地裡趕回來的。問到作業為什麼經常沒有完成的問題,我看到孩子的課桌就設在客廳,旁邊就是大電視大沙發;孩子使用的電腦很舊,手機是破爛的,拍照等很多功能都失效。家裡條件不差,為什麼不能給孩子提供好的學習條件呢?奶奶說孩子的父母因為怕孩子玩遊戲,就只給他這樣的手機提交作業。我明白了,這是一個生活在好的生活裡的可憐的孩子!在那麼大的一個房子裡,他很孤獨,沒有陪伴,沒有信任,他顯然沒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卻沒有可以監管和幫助他的人!那次家訪已經過去三四個星期了,當時老師雖然給了孩子鼓勵和指導,但孩子的狀況並沒有什麼改變。

好的家長就是好的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好的家長給孩子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小康,更要有陪伴和監管,學習能力的培養,生活態度、生活情趣、人生方向的引領;好的生活可以是,和孩子一起閱讀一本書,一起看一部電影,一起遊戲一起散步,一起分享一起思考一起討論一起學習;好的教育是循循善誘,是積極平和,是尊重信任,是耐心理智,是堅持不懈;好的教育是有責任有擔當,和孩子一起認真生活,共同學習,彼此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