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行為只是表層,關鍵在背後的心理需求,才是家長關注重點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曾將聽過這樣一則故事:樂樂在家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把家裡媽媽最喜歡的玻璃杯打碎了,樂樂知道這個杯子很貴,心裡很害怕。媽媽回來看到爛攤子的時候瞬間就發飆了,她很氣憤地說:“誰把我的杯子打碎了!”

樂樂趕緊搖頭說:“不是我、不是我,是爸爸打碎的。”樂樂的爸爸一臉驚奇地看著樂樂。爸爸心裡知道是樂樂打碎的,其實打碎個杯子媽媽也不會怎樣樂樂,但是樂樂為什麼要撒謊並汙衊給爸爸呢?

孩子撒謊行為只是表層,關鍵在背後的心理需求,才是家長關注重點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

其實人的一生中會自主的、不自主的、由衷的、不由衷地說出很多謊話,這是不可避免的。

1、為了逃避懲罰

像上文中的樂樂,覺得媽媽很嚴厲,而且會很嚴重的懲罰他,所以他選擇了說謊,以此來逃避媽媽的懲罰。很多孩子說謊都是因為怕挨吵,但恰是這也有家長的原因,如果家長能夠寬容孩子一些,孩子做錯事之後能夠開明一些,也許孩子的口中便不會有那麼多謊話了。

孩子撒謊行為只是表層,關鍵在背後的心理需求,才是家長關注重點

2、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例如孩子想要個智能手機,但是大部分的家長都不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配備電子產品的,因為家長害怕孩子沉迷網絡、沉迷遊戲。這時候孩子就會說謊騙父母的錢去自己偷偷的買手機,孩子很多的謊言都是因為慾望。

孩子撒謊行為只是表層,關鍵在背後的心理需求,才是家長關注重點

3. 滿足心理需求

現在家庭的經濟水平都上去了,但是孩子之間的攀比之風也來了。每次開學孩子們都會分享自己假期的故事,看著別人的假期都過得非常精彩,自己的假期卻平平無奇。這時候孩子就會說謊,例如假期去北京看天安門了、去遊山玩水了,希望能顧得到同學們的羨慕。

孩子撒謊行為只是表層,關鍵在背後的心理需求,才是家長關注重點

孩子撒謊時父母應該怎麼引導

家長在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應該立即給予孩子嚴肅的批評,而不是嘻嘻哈哈的助長他的這種風氣,不然的話會讓孩子越長越歪。

1、給孩子講清對錯

家長如果發現了孩子撒謊,不管整個謊言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都要給孩子講清楚撒謊是不對的。但是,有時候善意的謊言也可能會幫助到別人,所以家長要舉例說明,教會孩子如何使用謊言來幫助他人。

孩子撒謊行為只是表層,關鍵在背後的心理需求,才是家長關注重點

2、給孩子分析利害

面對孩子為了逃避責任或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撒謊時,家長一定要拿出嚴肅的態度來批評教育孩子。不僅如此,家長也要給孩子講清楚撒謊的後果。

3、殺雞儆猴

如果家長害怕自己的手段不能夠讓孩子畏懼的話,那就應該在孩子下一次撒謊的時候重重出擊,讓孩子知道家長是不會允許自己的孩子撒謊的。孩子知道撒謊會讓父母非常生氣的話,以後也必然不再敢撒謊了。

孩子撒謊行為只是表層,關鍵在背後的心理需求,才是家長關注重點

父母應該怎樣做?

孩子撒謊的原因也並不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出在家長身上的,所以家長也應該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自己的行為是否不夠妥當。

1、 學會寬容

家長要學會包容孩子的錯誤,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就連孔子這樣的聖人都沒法剋制住自己不犯錯,更何況普通的孩子呢?所以就愛長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先找出原因,如果不是原則性的錯誤的話,家長就不應該上綱上線,只需要給孩子講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便是。

孩子撒謊行為只是表層,關鍵在背後的心理需求,才是家長關注重點

2、以身作則

想要孩子不撒謊,家長必須要做的就是自己不撒謊,否則家長怎麼管教孩子呢?如果家長自己也說謊的話,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可能就會說“你可以撒謊,我為什麼不行”,這樣不僅不能好好的教育孩子,還會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3、多和孩子溝通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要了解孩子,要知道孩子在每個年齡段需要的是什麼,心裡想的是什麼。而要了解孩子必不可少的就是溝通,和孩子多溝通才能知道孩子內心的訴求,才能儘可能地滿足孩子,阻止孩子因為自己的私慾說謊。

孩子撒謊行為只是表層,關鍵在背後的心理需求,才是家長關注重點

小哥哥的總結

如果孩子撒謊的話家長也不要在多人面前指責、批評孩子,因為小孩子把面子看得都十分重要,家長要好好地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其實養孩子並不是養一隻小貓小狗,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這就需要家長一步一步的探索,這些育兒經驗也只能給家長們提供一個參考,也並不是全部都可以適用到每個孩子身上的。

但是家長一定要時時刻刻明白孩子撒謊是一個不好的行為,發現之後應該儘快制止,儘快教育。(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兒,做最野的爸媽,關注我,瞭解更多育兒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