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學生問題要及時指正,老師不聞不問,換來學生變本加厲

發現學生問題要及時指正,老師不聞不問,換來學生變本加厲

走到後門偷窺,發現教室裡有五個學生趴在桌子上睡覺,而上課的老師好像根本沒有看見一樣。站在講臺上自顧自的,講著ppt內容。

上一節課的老師將作業完成不好的三個學生,責令他們在教室後面罰站聽課。還有的老師將上課玩手機的同學,當場沒收手機並及時交給班主任,交流上課的紀律問題。

兩相對比,著實不同。

管還是不管,是一個問題。

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老師眼裡最清楚。睡覺的學生,明目張膽,還是上午第二節課,老師起碼要當堂提醒他們。可以提問的方式叫醒一個,其他的學生也會聞風而動。老師視而不見,學生偷瞄一眼又倒下了,繼續放心的睡醒瞌睡。我想,今後這些學生就把該老師的課堂就當成了打盹時間了。

  • 老師可以走動上課,巡視全場,及時制止睡覺現象的發生。
  • 老師可以改變教法,增加笑點,吸引自制力差的學生注意。
  • 老師可以殺雞駭猴,以點帶面,威懾開小差學生抖擻精神。

教的不只是書,育人才是關鍵。

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老師的眼裡始終要裝滿學生,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學生的狀態好壞就是老師上課效果的晴雨表。學生不僅要收穫知識,更要養成良好習慣。好習慣都是逼出來的,嚴師出高徒。

下節什麼課你都敢睡覺,那不是找死。這是學生吐露的心聲。可見老師與老師有很大的不同,嚴與不嚴學生有很大的反應差距。同一個班級,不同老師上課,學生的精神面貌大相徑庭。

  1. 讓學生有事必做,讓學生提高警惕性,讓學生不敢睡不能睡不願睡。
  2. 師生要互動,作業勤反饋,優劣有差別。
  3. 知識建體系,思維舉方法,學習變主動。

治標更要治本,風氣氛圍規矩要養成。

組建過硬的班幹部隊伍,齊抓共管,共同打造良好班風學風。物色並培養一批能力強態度好的關鍵骨幹,使之成為班主任及老師們的得力助手。試用班幹部,能者上庸者下。尤其是班長,紀律委員人選必須精幹出色。

加強小組團隊建設,分組管理,開展組間競爭。評選優秀小組,增強協作意識。小組人員全員參與,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小組有核心組長,有學科組長,崗位分工又合作。在提醒中進步,在幫助下成長,在榜樣帶動下凝心聚力,追求卓越。

家校溝通多渠道化,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不能等到不可救藥才告知學生父母,為時已晚。哪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向上向善的,哪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風的?可關鍵在於過程管理,凡事皆需水到渠成。不良苗頭要扼殺在萌芽狀態,桑樹苗子要從小育。壞習慣一旦成氣候,很難再改變。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習慣。

教育就是點燃智慧火種。

教育根本就是立德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