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鳌头的米格战斗机,美军曾称为"米格走廊",设计师更是优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几乎同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代带后掠机翼的喷气战斗机米格-15和F-86。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与当时美国的F-86喷气式战斗机相比,虽然性能难分伯仲,但据苏联国家档案资料记载,1950年11月至1952年1月,苏军击落的美机与自己损失飞机的比例为7.9:1,1952年为2.2:1,1953年为1.9:1,米格-15一直独占鳌头。

独占鳌头的米格战斗机,美军曾称为

美制F-86与苏制米格-15战斗机返回地面

此外,由于米格-15的火力穿透力很强,可打穿当时美国飞机上使用的所有装甲。在战争中,美军将米格-15称为"绝对武器",把米格飞机经常出现的鸭绿江至清川江空域称为"米格走廊",标为"黑色禁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美国飞机但凡发现米格飞机便立刻逃之夭夭,直到美国空军紧急调用了一批F-86飞机进行护航。

独占鳌头的米格战斗机,美军曾称为

米格-15(上)和F-86战机

为了不让美国知道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的真相,苏联为空军飞行员定下了5条规矩:一是苏军参战人员一律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二是作战飞机和地勤车辆全部涂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标志;三是飞机仅在鸭绿江沿岸作战,只能深入朝鲜境内100千米,并且不准在海面上飞行;四是每次出动飞机要控制在60架以内,以截击、伏击为主;五是苏军飞行员每人发一张卡片,上面印有俄语注音的汉语和朝鲜语的飞行专用语,飞行员作战时不能用俄语。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美国一直搞不清"米格走廊"的真相,直到后来美军飞行员在空战的无线电里听到了俄语对话,有时透过对方的机窗和在降落伞下还可看到苏联人的面孔,美国才确信苏联空军参战的情报,但苏美双方对此都一直保持沉默,因为他们都不愿意因此引起美苏的直接对抗,直至苏联解体后,原来的国家档案纷纷解密,这一重大事件才公诸于世。

独占鳌头的米格战斗机,美军曾称为

志愿军入朝作战

米格-15性能优良曾使美军又恨又怕,他们千方百计想弄到一架完整的米格-15,以揭开它的秘密,多次进行过"空中围捕",都没能得手,后来甚至用俄、中、朝3种文字印了100多万张传单,用100万美元重奖驾驶米格-15飞机"投诚"的飞行员,结果当然是枉费心机。

米格-15的设计师米高扬,1905年出生于俄国阿尔明尼亚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20岁那年他应征入伍,1931年被选送到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毕业后,被派到一家航空工厂当军代表,第二年被调入波里卡尔波夫设计局工作。在设计局里,米高扬认识了另一位天才的设计师格列维奇,在几十年的合作中,研制了一系列以他们两人名字头一个字母命名的"米格"式飞机。

独占鳌头的米格战斗机,美军曾称为

米高扬

米高扬设计局于1939年12月正式成立,米高扬出任设计局局长兼总设计师,格列维奇为副总设计师。"高空、高速"是米高扬设计局的座右铭。

但是,"高空、高速"设计思想在当时多少有些超前。在整个卫国战争时期,虽然米高扬设计局不断地研制出新飞机,但几乎都被淘汰,使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经常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压抑感。

独占鳌头的米格战斗机,美军曾称为

米格飞机内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政府作出了尽快研制喷气飞机的决定。因为喷气飞机与"高空、高速"思想完全吻合,米高扬设计局迅速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但开始他们还不了解后掠翼技术,所以设计的米格-9直机翼战斗机并不成功。

不久,米高扬设计局基于德国布斯曼的后掠翼资料,很快就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后掠翼战斗机米格-15,其性能远超过了同时期研制的雅克-15和拉-15,使米高扬设计局一举成名。他们设计的苏联第一种超声速战斗机米格-19,使米高扬设计局在苏联的飞机设计局中脱颖而出。米格-21的研制成功,使米高扬跻身于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的行列。

独占鳌头的米格战斗机,美军曾称为

蓝天下的米格-25

1967年7月,米格-23变后掠翼战斗机在苏联航空节上首次亮相;1970年,飞行速度可达3倍声速、飞行高度达到24000米高空的米格-25战斗机开始装备部队,使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对"高速、高空"的追求达到了最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