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情講述湖湘文化,汪涵:我太愛這片土地了

聆聽深情吟誦間,尋覓湖湘文化之魂,11月16日,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策劃,湖南廣播電視臺廣播傳媒中心製作的《跟著汪涵打卡湖南》音頻節目正式上線,用“聲”臨其境的方式,解讀湖湘文化符號。

11月17日,作為《跟著汪涵打卡湖南》音頻節目主講人之一的汪涵,也接受了媒體採訪,談及了自己參與節目的感觸,以及對於湖湘文化的解讀。

《跟著汪涵打卡湖南》節目精心選取10個代表性的湖湘文化現場,由著名作家唐浩明等名家撰寫成淺顯易懂的故事,湖南師範大學教授黃耀紅、鳳凰網國學頻道創始人柳理等專家指導,由汪涵、魏哲浩、丁文山、仇曉、何帥、國生等11位湖南廣電青年主持人主講。

此外,節目還邀請了杜海濤、沈夢辰、梁田、劉燁、靳夢佳等人擔任青春宣推官,用年輕人喜愛的表達方式,講述這些文化現場背後的故事和深遠內涵,引導粉絲關注湖湘文化,助力湖南文旅產業破圈推廣。

傾情講述湖湘文化,汪涵:我太愛這片土地了

以聲音為媒,傳遞對這片土地的摯愛之情

作為《跟著汪涵打卡湖南》音頻節目主講人之一,汪涵直言,這檔音頻節目的推出,就是希望以全新的方式,“向年輕的朋友們,向全世界的朋友們,去傳遞我們這一代人對這個城市的熱愛,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創新,這就是一種探索。”

雖然已經是經驗豐富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但汪涵坦言,來到電臺錄製這檔音頻節目,心裡還是非常緊張的。“因為電臺的這些播音老師,他們的功底是非常紮實的,而且這檔節目跟電視節目不一樣,在錄製過程裡,很多詞、生僻字,都是以前我們很少見到的,這些都是電視主持時不會涉及到的,然後你還要把它朗讀清楚,你還了解它背後的故事。”

汪涵談及了自己朗讀的曾國藩家書的錄製過程,“我們平常主持節目,說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口語表達,但是錄製這些內容就不一樣了,比如一些字的發音,必須很標準地念出來,還有一些多音字,也必須清楚在那個語境裡應該怎麼念,所以在這些稿件的面前,在這樣的一個狀態面前,你會把自己放到一個特別謙遜的位置。”汪涵說,正因為我們尊重這些文字,看重自己聲音的傳播,這是在電臺錄音時,非常特殊的一種感受,“你會認真的對待每一個紙上的字,小心翼翼的感覺,我覺得這種小心翼翼,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

湖湘之美,值得所有的年輕人來領略

汪涵直言,“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我深愛著我腳下的這片土地,它是我們的祖祖輩輩,用他們的汗水和淚水澆灌出來的。我也特別希望通過我的聲音,能夠讓大家感受到這份愛,然後來到湖南,身臨其境地感受這片神奇的、紅色的、充滿著歷史底蘊的土地。”

在汪涵看來,湖湘文化是一個廣袤無垠的精神世界。“浩浩湯湯的洞庭湖是巨大的包容,而奔湧北去的湘江,則是毅然的勇敢,所以湖湘文化底蘊裡的自信和大氣,都蘊含在這些浩淼的煙波裡。”此外,湖湘文人的精神,也賦予裡湖湘文化不一樣的內涵,“屈原的浪漫情懷,程朱理學裡的哲學思辨,還有近現代一大批的仁人志士……湖南就是非常神奇的一個地方,我相信這所有的神奇背後,都有一種強大的文化力量去支撐。”

所以,湖南這片土地,值得所有的年輕人來領略,“我覺得所有人,都可以在這裡獲得你想獲得的收穫,文化的、科技的、創新的、歷史的等等,這也是我深愛這片土地的原因。”

傾情講述湖湘文化,汪涵:我太愛這片土地了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就像一雙筷子,缺一不可

《跟著汪涵打卡湖南》作為一檔打通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渠道的節目,各個方面都有不少創新的思考。汪涵也表示,“廣電湘軍從來就不缺乏創新精神,我們從來就走在創新的最前面,比如我們的播音主持協會,我們很早就為很多書籍錄製朗誦內容,然後大家掃碼書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聽到我們的朗讀,這也是走在很多全國同行前列的。”

在汪涵看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關係就是相互依存的。“傳統媒體有非常深厚功底,我們有強大的人才儲備,而新媒體也有很多很多想法,他們的觸角的觸達率,有可能比我們傳統媒體要敏銳,所以我想雙方都彼此需要。”汪涵說,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就是一雙筷子的兩根,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正確的價值觀引領下,我們這一雙筷子,最終一定會為所有的聽眾、觀眾和所有的年輕人,夾起來那一塊原本就應該屬於他們的視聽盛宴。”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