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東海防空識別區設立7週年:為何未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

——當年西方指控可有道理?


作者:張 競


2013年11月23日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到目前為止已經七週年,但從當時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開始,國際社會許多政治評論家或是軍事觀察者紛紛提出預測,認為北京隨後將緊接著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但為何此項判斷並未成真?

甚至在過去數年以來,美國刻意在南海周邊海空域提升軍事活動態勢,但顯然北京並未因此劃設防空識別區加以應對,因此為何南海未劃設防空識別區,就成為研究分析中國人民解放軍專家群中,最讓人無法破解之謎團。

寫在東海防空識別區設立7週年:為何未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

東海防空識別區


依據筆者歸納當初各方在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初期,所提出各項臆測與指控,再對比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區後具體實踐狀況,吾人必須認識到下列數點結論:


首先就是當初有些國家認為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將會讓北京擴大主權或是海洋權益聲索立場,就目前看來,中國大陸針對相關島礁主權爭議,或是主張海洋權益既有立場,並未因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而有所改變


其次就是指控東亞區域安全態勢或是權力架構,將會因為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產生嚴重衝擊,甚至產生結構性變化。此種觀點現在回顧起來,更是誇大其辭毫無根據,東亞西太平洋周邊地區和平穩定,完全未曾受到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影響。


再者就是謊稱北京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將會限制國際民航活動正常飛航權益,或者是影響飛航安全,甚至將會排除民用航空器不預備飛航進入大陸領空時,航經東海防空識別區內空域之合法飛航權益。


但事實證明前述國際民航活動完全未曾受到干擾,相關飛航安全獲得充分保障,從未有任何國際民航正當飛航權益受到限制。甚至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配合空中儎臺,針對北韓合法執行海上禁運臨檢行動,亦未曾受過任何影響。從國際民航企業普遍採取合作立場,提供充分識別資訊,以便保障飛航安全,就可證明各國民用航空活動業者是以正面態度回應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


最後就是某些國家表示該國不承認東海防空識別區,這個更是胡亂上綱胡扯至極。

東海防空識別區無涉任何排他性主權聲索立場,因此自然就不須獲得他國承認,就可獲得合法地位。


至於他國刻意運用軍機,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空域活動表態,顯然就是未能理解,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系針對航空活動,要求提供識別信息,並未排除任何政府執法或是軍用航空器合法使用該國際空域,僅聲明將採取防禦性緊急處置措施,擺出如此態勢顯然是搞錯舞臺唱錯戲碼。


筆者認為國際社會對於北京當初決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多錯誤詮釋與臆測,其實是對中國大陸必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真正原因缺乏認識所致;但正因如此,才會繼續誤判中國大陸有必要隨後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


由於當初與上海飛航情報區相銜接之仁川以及福岡飛航情報區,其邊緣極度接近大陸沿海,中方飛行情報區實際覆蓋範圍不足以辨識在大陸周邊活動軍事航空器,使得整體軍事空防作業顯然縱深不足,

所以北京才會透過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擴大其掌握民用飛航活動資訊涵蓋範圍,以便支持空防目標辨識與鑑別作業。


相對於東海此種飛航情報區向外海延伸涵蓋範圍不足窘境,南海目前由中國大陸民用航空體系所能掌握之香港與三亞飛航情報區,其涵蓋空域就足以支持空防目標辨識與鑑別作業所需縱深,整個針對空中軍事目標攔截作業,都能充分掌握反應時間,因此就目前南海相關空防需求來說,確實不需要再運用劃設防空識別區,擴大涵蓋範圍且要求相關單位事先申報民用航空活動,以利辨識在周邊空域活動之軍用航空器。


因此在過去數年,儘管不斷有軍事評論家或是他國政府刻意放話,指稱中國大陸有意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但北京就是沒有在南海採取此項作為,真正原因就是因為到目前為止,在空防目標辨識與鑑別作業上,確實是沒有此種需求。


但是未來若是他國軍事航空活動強度與密度繼續增強,刻意迫近香港與三亞飛航情報區所未能涵蓋空域,並讓解放軍在空防目標辨識與鑑別作業上,難以過濾民用航空器飛航活動時,其實亦不無可能在南沙群島附近空域,透過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要求事先通報民用航空活動,以利支持相關軍事防空作業。筆者認為,北京不斷重申,將根據安全需要和空中威脅程度統籌考慮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其實就是留下未來政策彈性調整的伏筆。


不過就算如此,依據目前各國劃設防空識別區實踐經驗,再加上前述東海防空識別區之實際運作狀況來看,就算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不論是海上航行自由抑或是空中飛越自由,絕對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反而民用航空飛航活動將會因為事先申報,讓解放軍能夠順利辨識其真實身份,會更能降低誤解誤判甚至是誤擊之風險,因此確實不必戴上有色眼鏡,讓先入為主偏見影響對南海防空識別區之合理狀況認知。


作者簡介:張競,博士,中華戰略學會(臺北)研究員。


關於“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為維護和促進南海和平、穩定與繁榮,我們發起“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SCSPI),致力於聚合全世界的智力資源和開源信息,持續跟蹤主要利益和責任相關方在南海的重要行動和重大政策動向,提供專業的數據服務和分析報告,助力各方管控分歧、超越競爭並走向合作。


版權聲明:本報告版權歸“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所有,文中所有的文字、圖片、表格均受到中國法律知識產權相關條例的版權保護。歡迎轉發、關注,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並務必註明出處。未經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使用文中的信息用於出版、發行等目的。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SCSPI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scspi.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