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還沒調查完,上財又來了——有些人,不配做“老師”

01

就在昨天,12月6日,有自媒體發文,稱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錢某以講題為由,

在校園內將一名女生鎖進車內進行性騷擾。

北大還沒調查完,上財又來了——有些人,不配做“老師”

該教授在第一堂課就主動添加了該女生的微信,此後多次發送一些曖昧信息。11月6日晚,最後一節課程結束後,他就以講題為由,讓該名女生上了車,開出一段時間後對其進行性騷擾。該女生在過程中進行了錄音取證,此後幾天,又在專業的律師指導下進行了取證。

然而這並不是偶然。就在此事發生不久前,北大也有一名男教師被舉報與多人發生不正當關係,校方和警方對於此事仍在調查中。

其實活得久了,就知道有關性騷擾猥褻的事並不少見,荀子早在公元前就提出了“性惡論”,人性本惡,黃髮垂髫,雞犬相聞的桃花源本就不可能真正存在。但這兩件事之所以如此讓人心寒和震驚,就是因為犯下如此罪行的人是教育工作者,是有著“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稱的“老師”!

譚嗣同說:“為學莫重於尊師。”是的,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老師本該是受人尊敬的職業,因為他們傳授知識,解答疑惑;他們品行端正,為人師表;他們桃李遍佈,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但就是有這麼些人,他們甚至連做人都沒做好,就去做了老師。他們的可怕之處在於披著“老師”的外衣,肆無忌憚的去殘害那些無辜的孩子。

02

韓國電影《熔爐》取材於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學校裡的真實事件,電影一出,立刻引起巨大轟動,全世界為之震驚,直接推動了韓國法律變動。

該電影講述的是一群聾啞學校中的孩子,他們長期遭受著老師的性侵和暴力。那所學校裡,上至校長,下至宿管老師,所有人都串通一氣,他們知道聾啞孩子本就受父母和外界的關注不多,同時又較難表達自己,所以肆無忌憚地對他們實施暴力——站在牆角被拳打腳踢、塞洗衣機、用水滋臉……

北大還沒調查完,上財又來了——有些人,不配做“老師”

韓國電影《熔爐》

孩子在成人面前本就是弱勢群體,更何況施暴的是極具權威的“老師”,他們更是不敢反抗,默默承受著這一切。若不是最後一位轉來的美術老師發現了這一切,歷經重重困難將其曝光,還有更多孩子會經歷這樣的“熔爐”。

然而他們還是幸運的。因為肉體上的傷害可以被治癒,一個行為惡劣的 “惡魔”可以被曝光,被判刑,但是精神上的傷害卻將跟著孩子一生

臺灣作家三毛以其浪漫的才情,自由的個性揚名文壇,但鮮為人知的是,她曾經有過重度抑鬱症,極其害怕學校,甚至一度提到上學就會條件反射的昏倒並且失去知覺,而這一切,與她初中的數學老師有關。

我們都知道三毛偏文科,但對於數學的學習,三毛最初並沒有想過要放棄。在初二時,為了提高數學成績,三毛靠自己驚人的記憶力,把課後的習題一道道背出來,因為她發現老師出題,都來自於課後習題。

就這樣,三毛在那段時間連考了六個一百分。然而她的數學老師不僅沒有表揚她的努力,還當著所有人的面懷疑她作弊,還在下課時間拿出了一張完全超綱的數學卷讓三毛做。

當然,連題目都沒見過的三毛考了零分,那個數學老師嘲笑之餘,還拿著墨汁和毛筆在三毛的兩隻眼睛周圍畫了兩個大圓圈,並且讓她拿著試卷在操場上繞一圈“示眾”。這件事在對年幼的三毛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從此就她再也無法正常在學校上課,最終只能退學回家。

北大還沒調查完,上財又來了——有些人,不配做“老師”

對於那個數學老師來說,這件事不過是他漫長教育生涯中的一個小插曲,甚至過兩天就忘的一乾二淨。但對於三毛來說,當年的痛楚卻跟了她一輩子,幾十年後,當三毛在書中提起此事,仍然心有餘悸。幸而三毛的父母在那時給了她最大的溫暖和支持,自己在家裡教三毛讀書寫字,後來又托熟人找到了三毛的人生導師,不然這個給中國文壇帶來巨大影響的女子,就要被扼殺在初二的一節數學課上了。

03

下面是一些家長真實的吐槽——

“班裡剛剛交了100元的班費,一個老師生日,花了500買了一個蛋糕,今天兒子回來又說要交班費去買禮物……”

“現在的老師已經不是當初的老師了,我的孩子一年級,老師除了上課佈置作業其他什麼都不做,孩子作業也不檢查不批改……”

“班主任忙著自己考試,天天上課就是自習,孩子都已經很久沒有上課了……”

北大還沒調查完,上財又來了——有些人,不配做“老師”

各種捐款

我在想,這樣子的人,同樣有什麼資格當老師?

的確,他們沒有打罵學生,沒有給他們造成明顯的傷害,看上去也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他們錯就錯在,他們是老師。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然而現在老師門檻越來越低,一張教師資格證隨便什麼人都能考出,國家也沒有對老師教育理念的考核標準。這就導致了老師隊伍中魚龍混雜,既有像《死亡詩社》中拯救迷途孩子靈魂的基丁老師般的“天使”,也有收著禮搞腐敗,濫用職權欺辱學生的“惡魔”。

那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和老師,和學校硬碰硬,最後兩敗俱傷頭破血流嗎?

不,《熔爐》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拼盡全力,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讓世界不改變我們。

我們要自己拯救自己的孩子。

04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點,讓孩子養成與父母交流的習慣。你如果連學校裡發生了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去幫助孩子了。

劉亦婷,一個同時被四所美國名牌大學同時錄取,最終選擇了哈佛的奇女子,她在上學期間也多次遇到的“奇葩”老師,我們看下她的母親是怎麼做的。

早在幼兒園大班,劉亦婷的母親就開始讓婷兒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給她講幼兒園裡的“新聞”。第一是為了鍛鍊婷兒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養成孩子和家長交流的習慣,以便讓他們和父母保持密切的精神聯繫,當她遇到麻煩的時候,能即使得到個性化的指導。

只要大人肯聽,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其實很樂意和家長談論各種事情的,然而一旦錯過了這個階段,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特別是現在很多家長,平時不聞不問,非要等到考試出成績,才開始瘋狂盤問孩子平時都在幹嘛?怎麼會才考了這麼點分等。那時候,孩子不僅不會樂意回答,久而久之,還會對和家長的溝通產生牴觸心理,從而變得什麼事都不願意和大人說。

北大還沒調查完,上財又來了——有些人,不配做“老師”

學會溝通

第二,就是要無條件相信你的孩子。

很多時候,父母寧願相信老師也不願相信自己的孩子。

比如之前的楊永信事件。孩子一開始也會告訴父母自己在“治療所”遭遇電擊,痛不欲生,但家長就是不相信,他們認為是自己的孩子在編謊話以此逃避去“戒網癮”,強行將孩子送回那個“地獄”。幾次下來,孩子再也不敢和父母提起此事了,因為不旦不能從這裡逃脫,還會換來更大電流的懲罰。這也是為什麼楊永信能猖獗這麼長時間。

試想,一個孩子,如果連父母都不相信他的話了,他還有誰能指望呢?他以後的內心之門可能將永遠不會再打開了。

05

最後,我想說,寫這些並不是危言聳聽,這些事真實存在我們身邊。但大家也不用過於惶恐,畢竟好老師也是非常多的,要知道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

只是在這個陽光和陰影並存的世界,作為父母,一定要打起精神,留個心眼。畢竟無論如何,我們才是孩子最後一道,但也是最堅實的一道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