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戰爭中法國美國的微妙態度

人類社會初期,人口稀少,主要與大自然鬥爭,所以必須團結起來,才能生存。

我們做一個假設,只有那麼十幾個人,裡邊有黑人,白人,中東的穆斯林,也有美國的基督徒。把他們放在一個廣闊的大陸上,這個大陸上到處是毒蛇,鱷魚,老虎,獅子。你覺得他們還會勾心鬥角,打的你死我活嗎?我覺得他們肯定會緊密的團結一致。首先是生存下來,接著想盡辦法獲得充足的食物。稍有機會,他們就會繁殖後代。

人類社會的初期,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沒有膚色的其實歧視,生存和繁殖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到了人類社會後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口大量增加,而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自然而然人類社會就會形成各種小團體,這種小團體也會各種形式存在。如,國家,民族,宗教。我們以國家為例。分為兩類。歐美髮達國家,亞非拉不發達國家。

他們都在爭奪地球有限的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醫院。為了在這場爭奪資源的比賽中佔據有利地位,大家的方法都是相同的。團結自己內部的各種勢力,分化對方內部的各種勢力。

在人類歷史中形成大的帝國,如,蒙古帝國,阿拉伯帝國,大唐帝國。這些人類歷史中非常成功的小團體都是中央集權的國家。也就是獨裁國家。他們都非常成功得做到了團結自己內部的各種勢力,並瓦解了對方的各種勢力。如,大漢帝國分化匈奴,立了5個單于。大唐帝國分化突厥為東西突厥。

獨裁,中央集權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簡單粗暴得整合自己的小團體。但是在特定條件下也會由於內部分配不覺而分裂。人類歷史中的大帝國都是在內因外因的雙重作用下,其內部分配不均而最終分裂滅亡的。歐美這些小團體由於機緣巧合,一不小心跌倒時撿到一個白氣球。趕上了技術進步的早班車,於是開始吹起來了。自由民主是歐美小團體發明的。少數服從多數。他的目的還是團結自己內部的各種勢力,他們做到了這一點。

最重要的是他們撿到了一個白氣球,技術進步。這個白氣球。開始狂吹。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對於小團體,歐美小團體也是這樣。他們不是為了全人類謀福利的。如果他們果真如他們所說為全人類謀福利,他們應該向全人類分享自己的高端技術和財富。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歐美小團體將自由民主包裝得無限崇高,並用盡吃奶的勁向全世界推銷,目的只有一個,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自由民主也就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如果使用得當,可以起到團結自己內部各種勢力。歐美小團體深知它的利於害。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經濟優勢,軍事優勢,話語權優勢,現在制高點上,狂吹自由與民主,並且把它包裝得無比璀璨,無比崇高,並且加入了一些有害成分,然後用盡吃奶的勁向全世界推銷。目的只有一個,分化對手和敵人以及潛在對手。讓對方釋放自己控制的資源並且沒有能力在全世界其他地方與自己爭奪資源。

二戰之後,拉美地區有幾個國家進去中等收入水平,就在他們憧憬未來向發達國家衝刺的時候,突然遇到一股不知何方的神秘力量強力阻擊,停滯了下來。許多人分析這是中等收入陷阱,並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這種研究本身就是一個陷阱,只要你進去研究了,就永遠出不來了。

我們以阿根廷為例。阿根廷與孟加拉國相比,可謂是人口稀少。其對土地資源的渴望遠不及孟加拉國。英國距離馬島十萬八千里,馬島也沒有得到有效地開發利用。從表面上看阿根廷和英國的戰爭是對馬島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的爭奪。深入分析,原因不是這麼簡單。阿根廷挑起馬島戰爭的目的是轉移國內矛盾,團結國內各種勢力。對於英國,馬島戰爭同樣可以凝聚國內的各種政治勢力。所以馬島戰爭對於交戰雙方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是我們重點分析英,美,法這些主要發達國家在這件事情前期和後期的態度和動作。戰前,英國對阿根廷的各種動作是一味忍讓。如馬島的地位是有爭議的,我們要慢慢談,另外我們從馬島撤出本身就很少的駐島部隊,同時我在國內裁掉許多軍事裝備,國內經濟困難嘛。作為前世界霸主,我很難相信英國的情報機關不知道阿根廷的戰略意圖。這是不是英國不厚道得在慫恿阿根廷挑起馬島戰爭。那意思馬島對我來說是個包袱,你就是開戰我也不會和你拼命。那麼荒涼的地方,我也沒有那個能力嘛。鞭長莫及,現在我是虎落平原被犬欺,沒辦法啊。

法國出口給阿根廷武器,美國也與阿根廷關係不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阿根廷人水到渠成佔領了馬島,馬島上的幾個英軍做做樣子很配合得就投降了。這時候英國像打了雞血一定要收復馬島。誰給了英國勇氣,法國立即停止了阿根廷的武器供應,並將武器參數告訴英國,美國出借中轉站的軍事基地給英國。為什麼劇情大反轉呢?英國這時候經濟就不困難了?法國就不擔心自己以後的國際軍火市場了?美國,這時的美洲就不是美洲人的美洲了?他們這時候為什麼都在幫助英國呢?

戰前的各種表態和行動是為了利益,戰中的各種行動同樣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其本質沒有變。

馬島戰爭中法國美國的微妙態度

微信公眾號韓志勇863

我們分析一下英國,法國,美國在馬島戰爭中獲得的利益。英國,首先通過馬島戰爭讓英國國內各種勢力得到了空前的團結,為了這個目的採取這樣的手段代價也太大了。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可以達到目的啊。

為了爭奪馬島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戰略位置資源,似乎也說得過去,但為什麼慫恿阿根廷挑起馬島戰爭呢?它完全可以在戰前色厲內荏的叫囂,展示肌肉,建造武器等手段避免開戰。法國,美國完全可以訓斥阿根廷,讓其不要冒險。我想如果阿根廷知道自己挑起馬島戰爭必敗,它絕不會冒險挑起馬島戰爭。可惜這些都沒有發生,這完全是一個套,等著阿根廷來跳。

自由民主是一劑良藥,也是一劑毒藥。阿根廷國內矛盾沖沖,這些都是拜自由民主這劑良藥所賜。阿根廷為了緩解國內矛盾,團結國內各種勢力,只有挑起馬島戰爭。他認為自己必勝。說明歐美小團體的表演成功了。如果阿根廷獲勝,阿根廷就可以有效地團結國內的各種政治勢力。然後逐漸清除自由民主對自己體內的殘毒,從而修補跨入發達國家行列。從此阿根廷不但可以有效控制自己國內的各種資源,而且可以與歐美列強參與劃分全世界的資源。

雖然地球的資源就那麼多,阿根廷參與瓜分一點,歐美小團體就少瓜分一點。這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阿根廷成功進去發達國家行列,這就無疑想全世界表明,原來歐美髮達國家吹噓的光輝燦爛的自由民主裡邊是含有有毒成分的。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球的資源就那麼多,多一個阿根廷也僅僅是分一杯羹,全世界都來分,那歐美列強就哭暈在廁所里拉。

同樣的道理,南非想當初也算是武林高手了,曼德拉是個實誠人,在自由民主高大光輝燦爛的崇高形象下,在歐美各國的一路吹捧中,生生把一個發達國家給忽悠瘸了。再看看前蘇聯,左手握著數萬輛坦克,右手提著核匕首,法國,德國肯定不敢像現在在俄羅斯面前呲牙。自由民主這副良藥,不流一滴血,硬把蘇聯這頭怪獸給放到了。利比亞,敘利亞,埃及,在自由民主的春風裡輕輕一吹,黃拉。伊拉克雖然也收到自由民主的危害,但畢竟薩達姆的獨裁有效的控制著國內的各種勢力,所以弄掉伊拉克,讓歐美也著實費了好大的勁。歷時20年,經過2場戰爭,才初見成效。

等等,有朋友會有這樣的疑惑,除去蘇聯,南非,這樣的對手,以及阿根廷這樣的潛在對手,是擔心他們和自己爭資源,中東這些小國無非就是土財主,人畜無害,以後也不會和自己爭資源,何必勞神去搞他們?

確實,中東這些土財主即便不去搞他們,他們也不會對歐美髮達國家產生威脅的。但是中東那些小國地廣人稀,需求也不大,左手玩老鷹,右手玩獅子,也沒啥需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