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女性瘾者》里,女主角说过一句台词:“应该给所有没侵犯过孩子的恋童癖都发一枚奖章。”

当时作为一个20岁出头的女性,我朴素的三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但不用半分钟,就能明白其中的逻辑,恋童癖≠性侵儿童的罪犯。假如一个恋童者,能够克制欲望,一生从未伤害过任何儿童,那好像确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不过我倒不敢随便跟人讨论这个见解,以免被扣上“支持恋童癖”的大帽子。

但最近一部名叫《头痛欲裂》的德国电影,创造了可以严肃讨论的契机。

资源流出不久,已经登上豆瓣热门,评分7.2。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如果不看正片内容,仅看豆瓣评论区,你可能会觉得网友都是变态,自己所在的并非人间。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但导演确实创造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完美的”恋童癖马库斯,由《超感猎杀》男星马克思·雷迈特饰演。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马库斯,26岁,独居,家里整洁干净,饮食习惯良好,坚持健身和拳击运动。年纪轻轻已经当上了建筑师,公司的年长者都要向他请教。

但他却是一个可怕的恋童癖。

他推掉女同事的邀请说去见朋友,推掉朋友的邀请说去见女友,实际上是回家看儿童节目、拍照、抚慰自己。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每次这样的事情发生,他都痛苦地用头撞墙,鄙视自己,但下一次还会继续。

公交车上出现了两个小男孩,他把头转过去,又不受控制地转回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男孩。他甚至对自己的侄子产生了反应。他拍的儿童照片堆满了几抽屉。

他恶心自己。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无论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无论喜欢变性人,还是喜欢毛绒玩具,都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达成欲望。

但恋童癖不行。

偏偏这时候隔壁搬来了一对母子,单亲妈妈杰西卡带着可爱的儿子亚瑟。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因为马库斯帮过一次小忙,杰西卡毫无防备地请他去家里吃饭。马库斯像去见约会对象一样紧张,换了很多套衣服,练习了很多次如何打招呼。

不是为杰西卡,而是为小男孩亚瑟。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为了能常常见到亚瑟,他甚至和杰西卡发生了关系。

万幸的是,他从来没有侵犯过亚瑟。剧情继续发展,马库斯肮脏的秘密最终被杰西卡发现。

他选择自杀,一次死不了,就死两次。

导演在此给观众提出了一个问题:除了自杀和成为伤害儿童的恶魔,恋童癖还有别的出路吗?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默沙东诊疗手册》把恋童癖称为“性欲倒错”的一种形式,称之为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命名为“恋童障碍”。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但疾病的成因,至今也没有广泛认可的结论。学术界曾经过做过数次研究,但甚至经常发生互相推翻结论的情况。

治疗方面也困难重重,目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恋童”可以被治愈,至多可以降低患者的欲望。

在朴素的正义感中,让所有的恋童癖去死、去化学阉割物理阉割,并不能解决问题。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谁是恋童癖,他们不会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声明自己的身份。

发现他们的唯一机会,可能是在一桩或者多桩儿童性侵案发生之后。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心理咨询师于玲娜在《恋童癖到底怎么治?》一文中,提到——

全职从业(心理咨询师)近七年间,我没有接触过一个恋童癖个案,也从来没在国内的教科书或同行的案例报告中听说过一个恋童癖个案。

原因至少有二:恋童癖的一方,会害怕因为求助治疗而遭到鄙视或道德审判(在国外还包括司法审判);治疗师的一方,往往很难成功治疗一个让自己讨厌的来访者,恋童行为天然会引发多数非恋童者的厌恶,对治疗师而言,去共情一个恋童者的内心世界,有极大的技术难度。

这在电影里也有所体现,马库斯体检的时候,终于对医生说了自己是恋童癖,请求医生帮忙。但那位医生听完立刻站了起来,背过身,请他出去。

医生恶心他,不想给他提供任何帮助。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他在网上找到同类倾诉痛苦,但那些人早就沉沦欲望,甚至开始犯罪。

他终于找到愿意帮助他的心理医生,但医生告诉他这种病终身伴随、不可治愈,他一生都要活在欲而不得中,他永远不可能在合法的情况下跟欲望对象结合。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他的家人在他自杀未遂后,与他断绝来往。他的姐姐即便知道自己的孩子从未受过伤害,也无法继续接受弟弟。

恋童癖的身份一旦曝光,无论是否伤害过儿童,这个人都将迎来社会性死亡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某一天,生无可恋的马库斯又遇到了小男孩亚瑟,亚瑟并不知道马库斯的秘密,他高兴地邀请马库斯在周六中午一起玩,并承诺不会告诉妈妈。

这里面有多重悲剧性。

最可怕的是不在场的妈妈杰西卡。

她在刚刚认识马库斯时,就让小亚瑟和马库斯在夜晚单独相处数个小时。

在侵犯险些发生后、在得知马库斯秘密后,她既没有告诉儿子真相,也没有给他进行有效的性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

每个母亲都痛恨恋童癖,却并不告诉自己的孩子该如何去分辨恋童癖。每个母亲都对儿童性犯罪深恶痛绝,却耻于告诉孩子,什么是性犯罪。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她应该万分庆幸,马库斯仍然是个人类,而不是禽兽。

但避免悲剧,不可能依靠一个恋童癖强大的道德自律。

在电影里,马库斯实实在在地尾随过一个小男孩,穿过繁华的街道,慢慢走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如果不是其他人突然走过来,他很可能会犯下罪行

他在心理医生面前崩溃,说:“我恐怕在某个时候会伤害一个男孩,我已经快到那种地步了。”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翻看豆瓣的评论区和讨论区,许多网友为此困惑,思考解决办法,如何让恋童癖不再恋童?如何让恋童癖不伤害别人又能免于痛苦?社会应该如何应对恋童癖?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当豆瓣网友开始同情某些恋童癖,当有一部电影愿意尽量严肃地讨论这个议题,那么证明更科学、更理性的思潮开始发挥作用。

一个从未伤害过儿童的恋童癖患者,值不值得同情?

我们所要做的,大概是推动社会快速进步,让所有孩子能够接受科学的性教育,减少一切性暴力发生的可能性。

让所有的具有恋童倾向的人在犯罪之前接受帮助,而不是任其在阴暗的角落里滋生邪恶。

或许有一天,恋童者会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困扰,积极接受科学的、专业的帮助,那我们的世界能够变得更好。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号。


撰文/空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