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留學生涯中的挫折(上篇)

當你想要了解一個留學生的生活,他/她的朋友圈或許會告訴你這些:世界各地旅行分享、花式美食餐飲、各種節日的繁華街景、購物買買買……但隱藏在這些表象背後,留學中的艱辛時刻卻很少表露出來。說起留學中的挫折,不親身經歷的小夥伴可能一時半會兒想象不到。本期話題,我們邀請到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深造的幾位學姐學長,看看他們經歷的挫折都有哪些。

聊聊留學生涯中的挫折(上篇)

關於挫折的分享

1.外界不可控因素帶來的挫折

Wayne(英國):我剛出國留學那會兒很早,離現在有10多年了。說起最記憶猶新的挫折,是在我本科畢業後想繼續申請美國的研究生時。那一年可能我的運氣不太好,當時奧巴馬上臺之後,想更加關注於醫療那一塊,所以我自己研究領域的資金就被減少了。其實當時聯繫了很多老師都很想收我,但是因為沒有錢,所以我就沒辦法繼續讀書了,只好選擇先工作一段時間。那段時間挺失望的,因為覺得自己準備了很長的時間,而且各方面的硬件條件都已經達到要求了,最後卻沒有如願以償。有時候外界的某些因素是不可控的,這時候帶來的挫折感真的很大,所以對我來說真正最大的挫折是在於你沒有辦法改變它。

2.人際交往中的挫折

Alice(美國):我在美國也待了差不多三四年,我覺得最大的挫折果然還是剛剛到那邊,一切都是新環境的時候,會遇到一些人際交往上的挫折。印象特別深,當時大一剛開學,朋友雖然交了幾個,但是都沒有深交,也沒有什麼知心朋友。所以那個時候感覺有一些鬱悶,有些話不知道跟誰說。剛好當時課上大家在討論一些關於孤獨的話題,教授說了一點:你們平時走在大學裡,那麼大的校園,周圍全是人,但是你會不會有一瞬間感到孤獨?因為這些人跟你其實沒有任何關係,只是跟你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罷了。我當時聽完心情就不太好,加上當時因為一些事遇到了一些感情上的波動,就有點想偷偷抹眼淚的感覺。那時是我感到挫折最大的一段時間,因為你沒有什麼人能交流,只有自己想辦法解決。剛開始我的室友是一個美國人,雖然跟他表面上挺客氣,但我還是感覺與他缺少共同話題,再加上週圍也沒有關係特好的朋友,這樣一來的話,孤獨感就會不由自主的爆發出來了,有時就會有些小情緒。

聊聊留學生涯中的挫折(上篇)

Mia(英國):的確,我也有跟你相似的經歷。我去英國留學時,大概前半年時間都沒有交到真正那種能交心的朋友。那段時間我嘗試過讓自己融入不同的集體,比如說我想跟室友一起做飯,想去拉近關係,但有時候那種氛圍你就是沒辦法融入進去,這時候就會產生孤獨感、挫敗感,甚至自我懷疑和否定。我當時還想,為什麼別人都有一起的朋友,是因為我很糟糕所以沒人願意跟我交朋友嗎?

Yang(加拿大):我覺得孤獨、缺少社交在留學初期好像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我所在的城市很少有中國人,記得我剛去的時候,一開始誰也不認識,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關了好久。再加上學業上挺難,也不太願意求助,所以剛到的時候就感覺這是一個挺大的挫折。我本來是一個很熱愛社交的人,但當時很難有一些社交機會,所以感覺自己情緒上有很大的波折。

Wayne:關於新的環境遇到困難這個話題,我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我最開始離開內地去香港唸書,這是一個挺好的過渡環境。因為當時一起去的有特別多內地的同學,所以我沒有什麼人際社交上的太大的挫折。當時周圍有很多背景相似的人給了我支持和幫助,讓我很快的度過了初期比較困難的時候。所以在我後來去美國交流,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樣的時期其實是很快能夠度過的,你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被這些負面情緒影響,去找一些你覺得有意思的事情做。比如:做一些運動、參加社團,然後就在慢慢接觸人群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一個自己的圈子,這個時間可能會更長一點,但是我有經驗並知道這段時期一定會度過的,所以不會那麼焦慮。

3.學業上的挫折

Wayne:關於學業上的挫折,我想說這太正常了。我這個專業一般是發一些研究經濟學的期刊,它可能和其他的工程類的期刊還不太一樣。我知道理工科很多期刊可能是你做出一個實驗成果,然後你就可以把它發表出來了,週期大概就是一年左右。但我們這種偏社會學的研究,很多時候你需要在很多場合跟別人講你的故事,然後別人會不停的批判你,你要在批判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最終才能夠得到發表。一篇論文的發表週期大概需要4年時間,這還算比較快的了。這4年中你要不斷的出去跟別人講,然後不斷接受批評,其實最開始對我來說還是比較難的。因為有時候你可能已經有一個思路完整並做的挺好的東西,卻被人批評的從頭到尾都一無是處,而且他會把你所有的思路全部給打斷,讓你沒有頭緒,最後又必須從頭開始去修改,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的過程。但是漸漸的你會發現,給你建議的人很多時候是在這個行業更有經驗的人,他們也是把自己錯誤的經驗告訴你。當你真的是帶著一個求知的態度去看待的時候,會發現這些建議確實很有幫助。做學術研究,初衷就是要了解某個問題的真相,那麼這些困難就是你必須要克服的一個東西,這也是一個大家都在經歷的過程。所以我覺得並不是說誰會有學業挫折或者誰沒有,這是大家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

聊聊留學生涯中的挫折(上篇)

4.價值觀衝擊帶來的挫折

Alice:當你到了一些貧富差距非常大的地方,比方說加州的洛杉磯或者紐約,的確會遇到各種價值觀不同的衝擊。我們學校雖然還好,但也不缺那種非常富的富二代,大家在衣食住行等消費上差別會非常大。我覺得首先你要放平心態,因為大部分人還是家裡面出錢供你出國讀書的,我覺得這一點所有人都必須記住。留學是出來讀書的,讀書是我的最終目的,就一直把這條掛在心裡。也可以試著找一些跟你價值觀差不多的朋友,不一定要嫉妒別人,羨慕別人,我覺得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迷失自己,一定要堅持告訴自己你到底需要什麼,哪些東西是不需要的,你的本質是什麼?

Wayne:我特別同意Alice講的,我在英國讀博也有類似的情況,特別我們學校在英國傳統來說就是一個的貴族學校。學校本身給學生的資助偏少,很多錄取也是因為學生家族裡面有傳統,要求進這個學校,所以確實有很多家境特別好的朋友。Alice講的有點特別好,你要去找一些價值觀相似的朋友,而不是隻看家庭背景。我覺得並不是家境好的同學就一定不能跟你成為朋友。他們其實也分很多種,也有自己的困難、煩惱和有趣的地方。像我自己也有一些家境好的朋友,能夠玩到一起去,在生活中交流也挺好的。但同樣會有一些朋友,可能平時交流上沒問題,但在消費習慣上不匹配,比如聚餐、旅遊等消費差距太大,最後自然而然走不到一起,我覺得這是一個挺正常的過程。心態上來說的話,不需要太過於不平,或者覺得不開心。因為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煩惱,而且絕大部分來到這個學校是學習的,大家也是憑自己的實力來到這個環境。

挫折帶來的感受

Alice:身為一個留學生,有時覺得自己是一個少數群體,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受,覺得自己在社會中沒有什麼存在感。比如,我之前住在學校的一個公寓,裡面住的大部分都是本地的人,平常跟他們擦肩而過的時候,就覺得他們跟我感覺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他們每天晚上都去party喝酒,也完全不用擔心學業,怎麼說,就感覺自己像一個外來人。我覺得這個東西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難過,我不知道怎樣能夠融進這個社會,雖然當地人對你都非常的友好,尤其是德州人非常熱情,但你還是會有這樣的感覺,覺得自己是異鄉人,不過留學生本來就是異鄉人。

Yang:對,在加拿大,作為一個亞洲人,工作上的挫折讓我感覺是一個邁不過去的坎,很多時候就連給你邁出去的機會都很難,你可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才往前進這麼一小點,所以很多的時候讓我有很強的挫敗感。如何應對挫折1.向信賴的人傾訴Alice:我解決的方法是找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那也是我大學唯一一次去,因為之後我感覺好多了,不需要再去了。我覺得留學的朋友都可以光顧一下心理諮詢中學,你可以把他們當成與你聊天的朋友,與他們分享你的煩惱,他們一般也會給出比較好的建議。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重新思考一下你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源,大家可以像我一樣利用起來。當時跟我交流的好像是一個實習生,不是非常專業,但我覺得跟他聊天非常開心,就像跟朋友吐槽煩惱一樣。聊完之後雖然沒有完全解決問題,但會感覺好很多。

Wayne:對,我之前在學生宿舍裡當過這種心理輔導員,如果有同學有問題,可以來找我聊聊。在這之前我們要接受相關的培訓,學校告訴我們說,其實在面對有問題的朋友時,我們要做的並不是給出建議,而是聆聽,聽大家講清楚他的故事,他的問題到底是什麼。絕大部分的時候,找你傾訴的人,他沒有辦法把自己的問題想清楚、講清楚。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盡力去理解它,然後複述它,複述過程,實際上是在幫助他理清思路。在思路清楚了之後,他就慢慢知道自己應該去怎麼樣去應對這件事情了。所以我覺得找人聊天是一個非常有效方式,通過傾訴,幫助我們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況。

2.運用一些打開思路的小技巧

Wayne:有一個面對挫折時特別有意思的遊戲,就是畫決策樹。在任何一個情況下,你只能做a和b的選擇,假設你選擇了a,下一步又能夠做什麼?選擇a還是b?就是這樣的一個決策樹的構建,能夠讓我更好的瞭解目前可以做的事情,也可以讓我理性面對現在的情況。

聊聊留學生涯中的挫折(上篇)

Yang

:決策樹我也用,這個特別好,這其實是一種拓寬自己想法的方式。我還有一個方法,當感覺有點走投無路進入死衚衕的時候,我喜歡去一個教室,隨便找一個大白板,然後在上面開始頭腦風暴。我會覺得特別的釋放,這可能僅僅是我個人的一種習慣,不過我真的很需要這種方式來幫助我打開思路,否則的話我會感覺憋的慌。

Alice:對,的確會這樣子,當感到煩惱困惑的話,我一般會先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比方說做幾個深呼吸,或者在外面找一個地方,看看夜景,吹吹風,聽聽音樂什麼的,讓自己稍微的冷靜一下。等覺得冷靜的差不多了,我會再試著重新思考一下面臨的問題。

C.抱團取暖

Alice:在遇到某些挫折時,我喜歡抱團取暖。當時我找了幾個朋友一起組了個樂隊,大家平常白天要上課,所以我們一般會抽一週的下午或者晚上找地方排練。某天有一個朋友看上去挺鬱悶的,我們就問他怎麼了。他在打車的時候有一輛車從他面前很快的開過去,裡面似乎坐了幾個墨裔,朝他比了箇中指,還對他說快滾,就是那種非常明顯的種族歧視。他當時也沒有還嘴,因為車很快就開走了,但是這讓他非常不開心。我們當時也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只能大家一起罵罵那些人,然後轉移話題,但這至少能讓他好受一點,過幾天這份helpless沒有那麼強烈了。人是群居動物,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可以幫我們去耐受很多類似這種的無助感,以及挫折裡面的一些東西。

D.睡覺有益

Alice:當我覺得實在是受不了的時候,我會選擇一個非常簡單的方式,那就是睡覺。今天我暫時放棄了,先睡一覺,大不了明天起來再說,看看天會不會塌。但神奇的是,當你第二天醒來,你會發現你的思緒會清晰了很多,這個東西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睡覺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它不僅能夠讓你舒緩疲勞,而且還能讓你靈光一閃,找到突破口。

Yang:我對此深有體會!我記得在我申請研究生的時候,沒想到第一個學校就拿到了一個拒絕信。我特別絕望,而且當時我剛下夜班,拿著這封拒絕信坐在床上想怎麼辦?怎麼想都想不通,所以倒頭就睡了,起來之後神奇的覺得好受多了。所以我覺得睡覺有時候也是一個方法,有點像電腦卡機了,那就重啟試試。

Wayne:睡覺也是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工作累了,或者覺得不開心的時候,那就睡覺。好在我現在唸博士,生活狀態非常的自由,因為大部分的時間不需要上課,我的研究都是可以根據自己時間來安排。如果我是覺得自己心情不好,那我今天就可以選擇不工作,休息一下再回來的時候狀態就會好很多。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就是有自己的一個自由狀態,可以能夠自己安排。

E.自我激勵

Alice:當我遇到很困難的任務想要放棄,或者犯拖延症時,我會設立獎勵機制。在達成今日的目標之後給自己一點小獎勵,以此來激勵自己,強化自己。很簡單,比方說今天我可以吃一塊曲奇,或者可以看一個我喜歡的劇,然後你在工作的時候,可以想著這個結束之後我就可以幹嘛了。我覺得這個方法還是挺管用的,就是獎勵一下自己。

Wayne:抽象一點來講,就是要在你無法逃避的問題上面找一些積極的方面。比如說你有一個短期deadline的任務,你就規定自己在任務完成後可以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或者你在這個過程中設置一些checkpoint,比如你要寫三篇論文,每寫完一篇,就給自己一點獎勵。當然還有一些事情他沒有這種很明顯的deadline。我記得工作的時候,第一份工作我非常不喜歡,但工作和學習還不太一樣,那個工作他沒有一個結束的時間,所以你得持續的去做,你必須得在這裡面找到一些你覺得積極的事情。比如,想想在這個過程中你能夠學到什麼東西,在換工作的時候你能夠用到它,那麼你可能就會在工作中堅持鍛鍊這些你需要的東西。挫折可以逃避嗎?

聊聊留學生涯中的挫折(上篇)

Wayne:這看你怎麼樣定義逃避,什麼東西你覺得算是逃避?如果你看到一個東西他很困難,你放棄他,你算不算做逃避?在我這裡他不算逃避。如果你覺得一個東西那麼困難,在你經過思考之後,覺得他確實不合適,那你就不要去做它,在我看來這並不屬於逃避,這是你經過理性思考後的一個選擇。剛好這兩天在隔離,我有空看了些娛樂節目,有些還挺有意思的,比如說創造營。我第一次看,裡面有一個女生第一輪排名很高了之後,他們有一個要求說由於你排名很高,你就必須要在一天之內學會一個舞蹈後表演。那些排名不是很高的人,只需要在3天或者是5天學完舞就可以了。我記得那個女生說,雖然我最開始排名很高,並且節目也鼓勵勇敢去挑戰自己,但是我覺得我實力還不到那個地方。勇敢是可以,但是我不能愚蠢的勇敢,所以我不適合做這件事情,我就不要去做。其實節目可能想要有一些成功學,或者提倡一些正面的東西,總是把大家往那個方面引導,但她的思考非常理性:我能力不到,我寧願先不排那麼前,我就是要花5天的時間把舞蹈學會,然後在表演上有一個更好呈現。這讓我印象挺深刻的,你覺得你真的做不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在我看來不是逃避,逃避是什麼?逃避可能更多是一種我明知道我需要做選擇,但是我拖延,我拒絕面對這個事情。當然不是說不能夠睡覺,睡一晚上明天再來面對,這個是可以的。有很多留學生可能在不到deadline那一刻,不到自己不得不選擇那一刻之前,都不想去思考這個問題,因為他覺得很煩,這是很嚴重拖延症,我覺得這種算是逃避,大家要儘量避免這樣。因為在面對的你逃不掉的問題的時候,你時間壓縮的越短,那麼你能夠做出的正確選擇或最合適的選擇的可能性就越小,你就會越慌張,那麼其實對你來說問題會變得更困難,而且你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你越緊張,然後下次的時候越沒有信心。

寫在最後的話:體驗挫折是每個留學生的必經之路,就像Wayne學長說的,這些太正常不過了。但我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面對這些挫折。當我們遇到挫折,向信賴的人求助傾訴是非常好的辦法。(歡迎學弟學妹們向西蒙私語的諮詢師們傾訴,我們所有的諮詢師都有留學背景,能更好的理解大家的感受和心情。)我們同樣可以通過自我激勵、頭腦風暴或做決策樹等方式面對挫折。實在不行,倒頭睡一個好覺,明天會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