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砸掉公務員的鐵飯碗嗎?

AI會砸掉公務員的鐵飯碗嗎?

  大概是98年前後的失業潮,太讓人驚悚了,以至於很多中國父母都費盡心思地要把孩子送進國企、公職單位,謀一個鐵飯碗,更有甚者,花費幾十萬託人情,但國企的鐵飯碗並不光鮮,甚至於單調、枯燥,人浮於事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大家沒具體的KPI指標,不用切實地寫代碼、做製造、賣產品等等,只能喝茶水、看報紙、培育嫡系,人際關係複雜得一塌糊塗,正可謂生命不息內鬥不止,比如一些戶籍管理處,每天就是蓋章,一些交通警員,經常要在大馬路上貼單,還有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就是要不斷提示前來辦簽證的人:不準帶手機,不準帶打火機,毫不客氣地講,這些工作大都只需要單一思維,非常符合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應用方向,比如僅僅需要一架無人機就能貼一條馬路的罰單,一部可移動、會發聲的機器人即可取代整個大使館的導引人員,至於說,蓋章的機器人就更好研發了,從科技層面來講,大量公務員的工作能夠快速被人工智能取代,比之流水線工人、快遞小哥、服務員等基層工作,更加容易取代。

  但問題在於,公務人員的崗位天然靠近“權力中心”,儘管全世界的管理組織都臃腫不堪、效率低下,有些部門簡直另百姓天怒人怨,可地球人都知道,世界的運行邏輯不僅僅包括科學和技術,更牽扯到權力、制度以及深層次的人性問題。公務人員的飯碗就是如此複雜,所以,AI要砸碎公務人員的鐵飯碗,是一個系統性的活兒。

  此外,更現實的問題在於,公務人員的工作穩定度高,整體收入卻不高,並不能支撐起更體面的生活,而且因為沒有實際的KPI,職員在工作技能方面也非常有限,以至於,大家不敢離職,畢竟,無法應付外面殘酷的世界。如果鐵飯碗被AI砸碎,公務員們可能會無法生存,甚至會引發小範圍的社會不穩定,總之,AI取代公務員只是時間問題,但這個時間有可能因“人性保護”而變得非常漫長。

  單調重複,有哪些公務員崗位會被AI取代?

  其實,公務人員整個工作體系的確很複雜,而且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改革只能以更穩妥的方式進行,但如果仔細觀察,還是有很多同質化的工作,或者比較單調的工作。筆者之前有一位朋友任職私企,月薪8000元左右,但一直找不到對象,父母也覺得兒子在私企工作不穩定,決定花大價錢幫兒子進入國企,最終的工作就是抄電錶,記錄各住戶的繳費情況,顯然,如果這個地區的電力系統升級,電錶可以聯網,朋友或許再也不用搬著梯子查電錶,而電費繳納更可以交給微信和支付寶,同時,也意味著朋友會丟掉這份工作;還有交警貼罰單的工作,要知道他們是非常辛苦的,特別是臨近年關,寒風凜冽的早上還要出勤,目的就是在車主逃離前,把罰單給貼上,而現在的AI無人機已然非常成熟,完全可以派出幾架,盤旋幾圈,進行違章停車拍照,而且能自動發送抓拍的圖片給到車主,車主手機接到罰款信息之後,可以自動繳納罰款,從而自然地形成一種“無人”的罰款體系,如此罰款莫名其妙,卻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司機焦慮。

  顯然,一些基礎的公務崗位勢必會成為AI取代的重災區,或者說,這些單調的崗位本來就不應該存在,此外,隨著相關科技、雲計算、大數據的發展,AI同樣有可能取代更復雜的工作,如財務、審核,甚至法庭上的法官都可換成AI機器人。

  在公務體系中,有大量需要“審核”工作,一些敏感職位需要經歷大量的盤查,判斷邏輯不復雜,但數據量非常大,一些崗位會涉及到父母的工作狀況、家庭狀況、地域優先級等一系列參數,還包括直系血親以及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相關情況,如果採用人工調查和審核,不但準確率不高,還非常地耗費時間,如某項審核人工統計需要15位職員,花費三天時間一一甄別,總計需要500小時左右的工作時間,而人工智能只需要5個小時,效率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顯然,如此對比不應該令人沮喪,畢竟,論單純的計算、掃描、甄別能力,人類早已輸給計算機,正如現代的財務部門再不會培訓算盤操作,而未來那些人工審計員、財會員以及數據統計人員都會丟掉自己的飯碗。

  更拉風的是,很多國家的法務部門也積極引入AI機器法官,它們能更快速、更準確、更詳盡地理解法律條文,而且可以持續地“學習”案件,積累執法經驗,通過海量的數據逐步提高判斷的準確率,更重要的則是,AI法官會更嚴格地執法,不受人類感情因素的干擾,從而做出絕對公平、公正的判決,更不會因受到權力、賄賂而做出非常惡劣的行為,事實上,中國已經有AI機器人出現在法庭上,可謂先驅。

AI會砸掉公務員的鐵飯碗嗎?

  AI大勢所趨,公務人員如何健康過渡?

  顯然,AI肯定無法取代高階的管理崗位,那些涉及人性、影響社會穩定的管理決策,依舊需要自然人來完成,但AI取代公務崗位,也絕對不會特指基層崗位,特別是一些需要投入情感的崗位,比如派出所的片警、街道大媽等基層崗位,都需要協調鄰里之間的關係,AI機器人很難取代之,而一些高級的財務統計師、銀行職員則非常危險,總的來說,但凡涉及到人類情感的崗位,需要感性判斷的崗位,人工智能都很難取代。如果說AI取代部分公務崗位是大勢所趨的話,那麼,健康的過渡更應考慮人性。

  作為堅定的科技支持者,筆者相信AI之於公務體系的變革絕對會發生,考慮到權力的敏感,如此變革可能不會摧枯拉朽、天昏地暗,但絕對會抽絲剝繭,逐漸吞噬。

  事實上,公務體系過於龐大,早已是困擾各國發展的現代病,就連日本、英國都深受困擾,大家之所以看好人工智能,正在於它對於人的意識、處理信息的過程都能進行高度地模擬,加之,效率遠高於人類。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唯一阻擋AI做公務的就是人性因素,顯然,各國在大範圍引入AI前,必須要安頓好現有的公職人員,比如等到一批老員工退休之後,就直接取消相關崗位,而對於年輕的公務人員,則要進行嚴肅、嚴格的企業生存訓練。其實,AI產業在取代一些工作崗位的同時,也會創造出更多的工作崗位,比如一些蓋章員丟掉了蓋章工作之後,完全可以找到一份“AI機器人維護工程師”的崗位,更重要的則是觀念的轉變:世界再無鐵飯碗,要持續學習,應付殘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