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发展面临大趋势

随着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深入开展,互联网的基因正逐步渗透到我国乡村的各个角落,让更多贫困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农村已逐步成为现实,农村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

农村电商发展面临大趋势

农产品上行是农村电商发展关键

一是农产品上行须成为农村电商的核心和驱动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产品上行的比例仍比较低,且大部分地区对于农产品的认识不清、认识不透。除了传统的农产品外,还应包括农村工业品、民俗产品和乡村旅游等。此外,农产品上行还面临着农村物流设施薄弱、运营效率低;农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不愿配送;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稀缺;农村物流企业资金不足等问题。

二是部分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要从“一村多站”向“一站多业”进行转变。一站多业须整合多方面资源,除了让站点成为上下行的重要节点通道外,还需要叠加业务,如金融贷款、保险等,让站点从“便民”“惠民”向“富民”进行转变,侧重于农产品上行。

  三是农村电商人才瓶颈有待突破。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电商人才难找、难留和成本过高已经成为困扰农村电商发展的难题。

四是农村电商生态体系亟须完善,要打造农村电商“自生态”,建立电商服务体系。在此方面,还需要大量的软件开发、仓储快递、冷链物流、营销运营、摄影美工、追溯防伪、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等产业链上的优秀服务企业。同时,还要注重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开放共享,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农产品上行的品牌注册、品牌培育、检测、追溯、营销推广、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

四大策略助力农村电商更好发展

一是“商品化”发展策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提是商品化,必须跨过农产品商品化这道坎,把非标性的农林产品转化为标准化的商品,给商品贴上“QS/SC”标识,才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销售周期,突破农产品季节性和周期性的限制,提升市场的占有率,真正让“农产品上行”成为一种现实和可能。

  二是“品牌化”发展策略。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区域农林产品迎来了品牌化的黄金时期,“三品一标”的农林产品完全可以率先借助互联网这一最便捷和最具传播力的工具,低成本高效快速地树立起自己的“互联网品牌”。

三是“电商化”发展策略。农村电子商务可以解构、重组传统农业的生产关系。所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上行,必须推进电商与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农产品的电商化进程,加快传统企业电商化的进程,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比例,进而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是“本土化”发展策略。首先,加强“本土化”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一定“顶天立地”。“顶天”是指规划要有高度、有视野,与国家电子商务和省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一脉相承;“立地”是指要接地气,一定有可操作性。同时,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动态化调整。其次,加强本土企业的“电商化”和“本土化”电商平台的培育,注重“本土化”电商的教育培训。最后,做好“本土化”电商还须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政府补贴资金的推动,农村电商终究还是要回归“商务”的本质,只有通过“本土化”发展策略,将一系列的外在推动力转化成农村电商的内生发展力,农村电商才会持续发展。


更多农珍,尽在夏邑

河南省夏邑县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主要为全县企业和个人提供品牌培育、创意设计、文化包装、运营推广、数据统计、电商咨询、电商培训、电商支撑服务等系统性全面电商公共服务,为农村电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注夏邑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