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黑心鏈條: 野作坊投資30萬月入百萬, 口罩夾蒼蠅質量不如廁紙

“朋友圈”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熔噴布產業鏈,從註冊公司到出租廠房、辦理檢測報告,“朋友圈”都可以對接完成。

誰在給我轉賬,老子報警?

跟誰過不去,也不能跟錢過不去,這還是真的。

近日,東莞一則企業公告在網絡“火”了,並在朋友圈裡熱傳,被評為“最牛”企業公告。該公告來自東莞市恆達布業有限公司,系一家口罩、防護服重要原材料熔噴無紡布生產企業。

不是不賺錢,是真沒貨!

熔噴無紡布被譽為口罩的“心臟”。它具有良好的過濾性、屏蔽性、絕熱性和吸油性,是生產KN95(N95)口罩的重要原料。

疫情爆發以來,口罩成為全球熱銷貨,而口罩產業鏈上最為緊俏的就是熔噴無紡布(以下簡稱 熔噴布),價格也迅速飆升,各路人馬隨之殺入。

據媒體報道,熔噴布從疫情之前的1.2萬元/噸上下,飆漲到40萬元/噸,“一天一個價”,到2月24日,最高出現70萬元/噸的叫價,甚至有錢也難以買到。近期價格有所起伏,但整體維持在約40萬元/噸,相比去年,熔噴布的價格短短三個月內暴漲至少20倍。

這一行情,使市場風起雲湧,也讓以河豚聞名的江蘇揚中市陷入生產狂熱,一躍而成“熔噴布之鄉”。

“生產狂熱”,目的當然是追逐巨大利潤。有文章稱,稍成規模的廠家,月賺千萬不是問題,即使最小規模的一臺機器,一天也能淨賺4萬元,有人投入30萬元買熔噴機與原料,五天就能回本,此後每天淨賺6萬元,月入超百萬。

生產熔噴布的道恩股份,開年一度股價翻了6倍多。

如此高額的“回報”,說是“造富神話”也名副其實。

更關鍵的是,“朋友圈”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熔噴布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有人引導,提供服務,使熔噴布生產近乎零門檻。

只要“入局”,沒有正規廠房,家裡農房就可以開工,也不用註冊公司,沒有營業執照,照幹不誤,更不需要達到產品標準,找個工人就能當師傅。如果想正規一些,從註冊公司到出租廠房、辦理檢測報告,“朋友圈”都可以對接完成。

熔噴機也能在朋友圈“搞定”,“22萬一臺,現在要打款,不然一會又沒了”、“打包28萬5,只出裸機,機子沒問題,正在生產”、“蘇州磨具就剩一套,6萬出”,這些信息紛至沓來。

買了機器,原材料聚丙烯同樣可以在朋友圈買到。正因如此,中國石化的聚丙烯,疫情前數千元一噸,現在被炒到四五萬元一噸,如果沒貨,更便宜的賽科S2040聚丙烯被拿來當替代品。

結果,賽科這種聚丙烯大量用於生產熔噴布。上海賽科不得不發佈聲明,強調:“上海賽科從未向任何市場和用戶明示或默認S2040聚丙烯產品可以用於無紡布領域的加工和應用。上海賽科對於該產品用於這些特殊或個別用途不提供任何保證。請廣大客戶和用戶按照上海賽科S2040產品數據表正確使用上海賽科產品。”

然而,上海賽科的聲明,並沒有這些“阻止”這些上馬熔噴布的生產者,他們只關心能不能生產出熔噴布。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生產的這些熔噴布,緻密性極差,手指一摳就破,質量甚至不如衛生紙,這樣生產出來的口罩,毫無過濾效果可言,更不用說抵擋病毒的侵入。

即便如此,仍然有“倒爺”、口罩廠家的採購員用麻袋提著現金來搶貨,不籤合同,不開發票,貨物發出,概不負責。看起來,這些投機者破壞了熔噴布這一生產環節,從更大範圍來看,是破壞整個口罩市場,假冒偽劣充斥其中,嚴重危害國人。

更有甚者,出現了外銷口罩裡有死蒼蠅的現象。

面對這樣的情況,3月8日,中國石化宣佈,其在燕山的石化熔噴布無紡布生產線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

媒體稱,這是疫情以來,國內首個建成投產的新建熔噴布生產線,可以每天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材料可以生產120萬片N95口罩,或者6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除了巨頭介入,用良幣驅逐劣幣,江蘇揚中官方也果斷“剎車”。3月底,揚中市開展熔噴布行業規範整治,截至目前,已經對255家涉及“三無產品”問題的企業下達整改通知書,查扣熔噴布運輸車輛90餘輛,關停或查封37戶。

4月17日,公安部通過媒體發出鄭重警告:“正告那些企圖投機倒賣防護物資、伺機發國難財的不法分子懸崖勒馬,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