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雍涼二州,地處晉國西北,在曹魏時期,是抵禦西蜀入侵的屏障,同時,也是防禦西北其他民族作亂的戰略要地。

上古時期,大禹治水,將天下劃分為九州,而雍州就是其中一州,等到漢武帝時期,名將霍去病擊敗匈奴,將河西的大片領土都納入到漢朝的版圖,漢武帝把天下在九州的基礎上,重新劃分為十三州,其中包括為了拱衛京畿,新設置的司隸部(又叫司州,今河南北部包括洛陽,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陝西渭河平原。東漢後期,魏晉時期,隨著州,郡,縣三級制度的實行,司州成為拱衛京畿洛陽的州級軍事區域,以及行政區彧,最高長官為司隸校尉)。

同時,漢武帝在西北設置涼州,取消曾經九州之一的雍州,將以前的雍州地界劃入到涼州,以及司州,由於涼州地處西北,因此,又被稱為西涼。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曹魏時期,魏文帝曹丕為了鞏固西北邊陲,因此,重置雍州,將涼州一分為二,將黃河以東地區劃入雍州(今甘肅東部,東南部,陝西西部,寧夏南部),又將黃河以西之地劃入涼州(今甘肅黃河以西的全部地界,河西走廊一帶,以及青海東北一部分),由此,雍州,涼州又被稱為雍涼二州,或稱雍涼之地。

後來,曹魏為了加強隴右地區的統治,又設置秦州,將雍州以南(今甘肅東南)的隴西郡,南安郡,天水郡,廣魏郡四郡劃入秦州,到了晉國時期,晉帝司馬炎又將蜀國故地,陰平郡,武都郡(兩地都在今甘肅東南),劃入秦州。

由於秦州,以及雍州的大部分區域都在攏山(六盤山南段稱隴山,是陝西,甘肅的界山)以西,黃河以東,因此,到魏國時期,隴山以西的雍州以及秦州,又被稱為隴西或叫隴右。

由於,此地與西蜀交界,因此,曹魏在此創建了強大的隴右兵團,抵禦蜀軍的進犯,後來,鄧艾暗度陰平,滅亡蜀國,也是靠這支隴右軍建立的不朽功勳。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東漢時期,漢王朝為了彌補中原的勞動力,以及兵力的不足,因此,不斷的誘惑當時中國西部,北部周邊的少數民族向漢地遷徙。

魏晉時期,由於連年戰爭,導致國內人口銳減,因此,當時的統治者更需要外族人口大量遷入到內地,同時,那些外族居住地的生存環境也日漸惡劣,所以,外族內遷形成了高潮,在這一過程中,內遷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鮮卑,氐,羌等民族,歷史上泛稱為“五胡”。

到了西晉時期,晉國的東部,西部,北部,都有大量的胡人定居下來,尤其是幷州(今山西中部和北部,河北西部一小部分,內蒙呼和浩特以南),雍涼以及關中(今陝西中部,包括西安,咸陽,寶雞,渭南,銅川等地。因在函谷關,大散關,蕭關,武關之間,故稱關中,此地南倚秦嶺,渭河從中穿過,因此有八百里秦川之美稱),居住的胡人達到當地人口的半數以上,甚至,關中的胡人已經超過了百萬,被當時稱為,“西北諸郡皆為戎居”。

這些定居下來的胡人,有的保持本民族的遊牧風俗,有的和漢人一樣,從事農耕,從事手工業,以及其他的行業,同時,年輕的男人也應徵入伍,很多的胡人在軍中都建立功勳,成為了領軍的將軍。

當然了,也有很多的胡人成為了西晉那些豪門,地主的剝削以及壓迫的對象,甚至,很多的胡人成為了奴隸,被到處販賣。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公元268至269年,河西的涼州,以及隴右的雍州和秦州地區,都發生了連年的旱災,當地百姓深受其害,由於災區漢胡混雜,特別是河西的涼州,鮮卑族人數更是居多,因此,很多鮮卑族人鋌而走險,聚眾鬧事,甚至,搶劫官府的糧倉。

當洛陽的司馬炎知道災區的情況以後,馬上招來群臣商議,結果,大家一致認為,災區的胡人居多,不好掌控,因此,應該派一位對雍,涼,秦十分熟悉的人前去治理。

然後,眾人不約而同的想起一個人,那就是在荊州擔任刺史的胡烈,因為,胡烈在曹魏時期,曾經做過秦州刺史,他對雍,涼,秦三州都特別的熟悉,因此,司馬炎命折衝將軍楊肇代替胡烈為荊州刺史,同時,令胡烈為秦州刺史,到秦州上任,另外,又把曾經鄧艾的老部下,揚州刺史牽弘,調到涼州為刺史。

胡烈到秦州以後,瞭解到當地鮮卑族人的民怨極大,甚至屢屢發生暴亂,因此,胡烈沒有對受災百姓進行安撫,賑災。而是馬上率軍抵達高平川(今寧夏固原清水河流域),然後,派兵攻佔了鬧事最兇的“河西鮮卑”聚集地麥田一帶(今甘肅靖遠,寧夏中衛之間的交界地區),又將擒獲的鮮卑族人押回了大營。

結果,胡烈如此做法,不但沒有將事態平息下來,相反,更加重了災區百姓,特別是鮮卑族人對官府的仇恨。公元270年夏五月,河西鮮卑人在禿髮樹機能的率領下,起兵反抗。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禿髮樹機能是河西鮮卑族,禿髮部落的首領,匹狐的四世孫。匹狐本名拓跋匹狐,是拓跋鮮卑族首領的長子,由於其父將首領之位,傳於其弟拓跋力微,沒有傳給他,因此,心存怨恨的拓跋匹狐,率領著自己手下的部眾,由塞北陰山,河套一帶,沿著黃河,順著賀蘭山脈東麓南下,遷至河西,以及隴西以北遊牧(今內蒙古額濟納旗至寧夏的北部一帶),從此以後,匹狐自立門戶,與拓跋鮮卑部徹底分道揚鑣。

魏書記載,匹狐的兒子壽闐生於棉被之中,鮮卑語稱棉被為禿髮,族人皆因首領拓跋匹狐不能繼位而不平,因此,全族摒棄曾經的拓跋姓氏,改姓氏為禿髮,這就是禿髮鮮卑族的由來,由此可見,禿髮鮮卑族和南北朝時期,建立北魏的拓跋鮮卑同出一脈。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匹狐死後,由其子禿髮壽闐繼承首領之位,當時,曹魏的安西將軍鄧艾都督隴右軍事,將禿髮鮮卑部遷入雍州與涼州之間,與其他鮮卑部落,以及漢,羌,匈奴等民族雜居共處,主要遊牧範圍,東起麥田(今靖遠縣以北),牽牛(今甘肅境內的牽牛山),西至溼羅(今青海湖東),南至繞河(今青海貴德縣),北接大漠(今內蒙騰格爾沙漠)。由於禿髮鮮卑族大部都在河西,因此,歷史上又稱其為河西鮮卑族。

禿髮鮮卑部遷入雍,涼以後,曹魏以及後來的西晉,怕他們懷有異心,因此,設"護羌校尉”監管於他們,同時,禿髮鮮卑族,以及其他部族的人,必須要服勞役,兵役,以及交納賦稅,甚至,有些族人還要淪為官府以及豪門的奴隸,這樣,就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銳。

禿髮壽闐死後,由其孫禿髮樹機能接替其位,領導禿髮鮮卑部,這時,正趕上河西,隴西發生了大旱,而秦州刺史胡烈,不但不安撫各族百姓,還佔據鮮卑人生活的地方,同時,將很多的鮮卑族人或殺或抓。這樣,就激起了鮮卑人的怒火,因此,在他們首領禿髮樹機能的帶領下,起兵反抗西晉。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當秦州刺史胡烈得到禿髮鮮卑造反的消息以後,馬上親率大軍前去征討,結果,在萬斛堆(今甘肅皋蘭縣東北,黃河北岸,騰格裡沙漠南緣)與鮮卑軍遭遇,結果,雙方展開了一場激戰。

胡烈雖然率領的是馳名天下的隴右軍,但是,此時由於西蜀已滅,隴右很少有大的戰事,同時,自鄧艾死後,隴右軍再無優秀的將領統帥,因此,隴右軍的戰力大不如以前。

相反,鮮卑族人,由於同仇敵愾,因此,在禿髮樹機能的指揮下,作戰十分驍勇,將晉軍打的是潰不成軍,最後,將胡烈全軍合圍在高平。

被圍後的胡烈,命手下將軍突圍,去找都督關中雍涼諸軍事的,扶風王司馬亮(司馬懿第四子,司馬炎叔叔),請求派兵支援。司馬亮得到消息以後,馬上命將軍劉旂,騎督敬炎率兵前去解救,結果,劉旂看到鮮卑人的勇猛,嚇的不敢進兵,只在遠處觀望,最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晉軍被鮮卑軍殲滅,胡烈死於亂軍之中。勝利後的鮮卑軍,士氣大振,趁勢佔據了高平(今寧夏固原市)等地。

那位劉旂率兵回去以後,被晉帝司馬炎定了死罪,司馬亮也被免去了官職,後來司馬亮又改封為汝陽王,出任鎮安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然後,司馬炎又命尚書石鑑為安西將軍,都督秦州諸軍事,與奮威將軍田章率大軍西征,同時,令安西軍司杜預,接替胡烈為秦州刺史,領東羌校尉,輕車將軍,與石鑑共同剿滅鮮卑叛亂。

杜預在司州任河南尹的時候,石鑑當時是司州的司隸校尉,是杜預的上司,由於杜預曾經得罪過石鑑,因此,被石鑑彈劾,解除河南尹的官職,後來,司馬炎重新啟用杜預,任命其為安西軍司,出鎮河西邊關。

杜預奉旨出任秦州刺史,到達隴西的同時,都督秦州諸軍事的,安西將軍石鑑也到隴西了,結果,石鑑又成為了杜預的頂頭上司,然後,石鑑就開始公報私仇,命令杜預率三百士兵進攻鮮卑。杜預一聽,這不就是讓他送死麼,因此,找出一些藉口而拒絕出兵。

石鑑大怒,以杜預抗拒軍令為由,將其押入落陽,交由廷尉治罪,後來,多虧杜預與皇室有姻親關係,才保住了命,不過丟了官職,等到271年,幷州地區的匈奴首領劉猛反叛朝廷,杜預才被重新啟用,參與平叛,只是這場叛亂規模不大,很快就被平息,杜預因此受到嘉獎,後來,司馬炎任命杜預為鎮南大將軍,接替羊祜鎮守荊州,在滅吳戰爭中,杜預又立大功,被朝廷賜爵當陽縣候。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石鑑收拾完杜預以後,率軍與鮮卑人開戰,結果吃了很多的敗戰,但是,石鑑隱瞞軍情不報,同時,又虛報戰功,後被司馬炎知曉,將其罷官。

然後,司馬炎命汝陰王司馬駿(司馬懿第七子)為鎮西大將軍,都督雍,涼,秦各州的諸軍事,坐鎮關中指揮全局。

晉軍與鮮卑軍,經過一年多的戰爭,不但沒有剿滅鮮卑軍,相反,鮮卑軍越做越大,在禿髮樹機能的帶領下,禿髮鮮卑人,聯合了河西,隴西的氐,羌,匈奴等民族,互相策應,共同反晉。

在各部聯盟中,有一個部落最為強悍,那就是安定郡(今寧夏東部,甘肅東北角一帶)的匈奴部落,由於安定郡是北地郡西部分割出來的郡,因此,在此居住的匈奴部落又被稱為北地胡。

公元271年,禿髮樹機能聯合北地胡進攻金城郡(今甘肅蘭州),涼州刺史牽弘率軍討伐,兩軍在青山(今甘肅環縣南)展開激戰,最終,晉軍不敵,戰敗,牽弘被北地胡斬殺。

晉國看到牽弘戰死,命太常蘇愉為涼州刺史,蘇愉到任以後,率軍來奪已被鮮卑人,以及北地胡等聯軍佔據的金城郡,結果,在金山(今甘肅山丹縣南)被聯軍擊潰,蘇愉戰死。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從此,在禿髮樹機能的帶領下,各部聯軍勢如破竹,奪得了很多的郡縣,公元275年,禿髮樹機能率軍以金城郡為起點,向涼州西北的武威郡進軍(今甘肅武威)。同時,高昌(新疆吐魯番東南)以東的一些鮮卑族部落,也趁勢而起,向東部的涼州發展,以期與禿髮鮮卑部會師,共抗西晉。

由於晉軍連連失敗,司馬炎寢食難安,命車騎將軍,尚書僕射,魯郡公賈充到長安,接替司馬駿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結果,賈充不敢去長安,在路上走走停停。光祿大夫詢勖給他獻計,讓他以其女賈南風與太子司馬衷完婚為由,請求司馬炎,讓他暫時不去長安,後來,經過司馬炎的同意,撤銷對賈充的任命,仍用司馬駿都督雍,涼等州,賈充才返回洛陽。

公元277年,局勢進一步的惡化,這時,涼州的大片土地,都被禿髮樹機能佔據,同時,河西更多的民族,都加入到聯軍之中,一時間,禿髮樹機能所統帥的諸胡,達到數十萬之眾。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這時,朝中有人推薦關內候文鴦率軍平叛。結果,司馬炎感覺特別為難,因為,文鴦之父文欽,曾是曹魏時期的揚州刺史,後來,文欽與鎮東將軍毌丘儉,在淮南壽春(今安徽淮南市壽縣古城)起兵反對司馬氏,當時,司馬炎的伯父司馬師帶病(眼疾)征討淮南,在戰爭中,文鴦率軍殺入司馬師大營,司馬師手下眾將皆不能敵,司馬師大驚,眼疾發作,眼球竟然從眼眶中掉在地上,雖然,最後平滅了叛亂,斬殺了毌丘儉,而文欽,文鴦父子也跑到東吳避難,但是,司馬師由於眼疾太重,回到許昌就一命嗚呼了。

後來,魏國任命的另一位鎮東將軍諸葛誕,又在淮南壽春起兵反對司馬昭,同時,請求東吳出兵幫助,吳國命文欽父子率兵支援壽春。在洛陽方面,司馬昭帶上小皇帝曹髦,御駕親征,征討諸葛誕。後來由於諸葛誕對文欽產生懷疑,因此,文欽被諸葛誕殺害,知道父親被害後,文鴦和兄弟文虎投了司馬昭,司馬昭不計前嫌,赦免了他們的罪過。

後來,文鴦,文虎兄弟二人,在剿滅諸葛誕叛亂中建立功勳,等到諸葛誕被殺,平滅叛亂以後,司馬昭賜於兄弟二人關內候的爵位。

不過,司馬師的死畢竟和文鴦有關係,同時,文鴦曾經隨著其父文欽反對過司馬氏,因此,司馬炎對文鴦十分憎惡。但是,現在畢竟是用人之際,因此,司馬炎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最後,下昭任命文鴦為平虜護軍,歸司馬駿節制,率雍,涼,秦之兵征討禿髮樹機能。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文鴦到達隴西以後,忙調隴西,河西各軍對胡人聯軍進行剿滅,結果,經過數次大戰,殺的聯軍大敗,就連那個最厲害的北地胡,也讓文鴦率軍擊潰,最後,禿髮樹機能一看不好,率鮮卑部眾遠遁大漠,而其它的諸胡各部,共二十餘萬人都歸降了晉軍,涼州之亂暫時告一段路。

經過此戰,文鴦名動天下,後來,文鴦被司馬炎任命為東夷校尉,假節,監管遼東,結果,司馬炎想到當初的仇恨,竟用別的名義取消了對文鴦的任命,後來,文鴦在八王之亂中,被東安王司馬繇以謀反之罪殺害,又被滅族。

公元278年,禿髮鮮卑部又殺了回來,禿髮樹機能的部將,若羅拔能在武威大破晉軍,斬殺涼州刺史楊欣,隨後佔據了河西涼州的大片地界。

當這一消息傳到洛陽,朝野震驚,司馬炎嘆息道,涼州被鮮卑人佔據,隴右,關中一帶就會不斷受到胡人侵擾,以後,將會禍患無窮。然後,對殿內的大臣問道,眾卿,誰能率兵西征,為我討伐此虜。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結果,眾臣全都低下了頭,一個個都是默不作聲,正在這時,下面有一人說道,陛下,臣願去西征,平滅涼州之亂,眾人一看,原來是一位叫馬隆的官員,馬隆的官位並不高,官銜只是很普通的司馬督。

於是,司馬炎加封馬隆為武威太守,同時,應馬隆的要求,讓馬隆在各軍中挑選三千勇士,隨其出征,等到一切準備完畢,公元279年正月,馬隆率三千精銳勇士西征,到達涼州以後,馬隆率軍渡過了溫水(古時又稱媼圍水,今甘肅皋蘭縣附近黃河河段),向武威挺近。禿髮樹機能得到晉軍討伐的消息以後,馬上率領手下幾萬部眾憑藉險阻,進行節節抵抗。

由於馬隆進軍的道路山路狹窄,同時,還是長距離征戰,因此,馬隆命人按八卦圖製造了很多的扁箱車,和很多的木屋,然後將木屋放在扁箱車上前行,遇到開闊地帶,就以車結陣,殺傷敵軍,如果遇到狹窄之地,命士兵進入車上的木屋中,通過箭孔,殺傷敵軍。結果,這種方法果然奏效,走了數百里,打的敵人死的死,傷的傷。而鮮卑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也沒有阻擋住晉軍的行進。

另外,馬隆在進兵的途中,派信使騎快馬到洛陽,通知司馬炎,自己率軍不日將要抵達武威,請司馬炎把握好的時機,命隴右,涼州各軍配合他作戰。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由於馬隆很長時間都沒有音訊,因此洛陽方面的司馬炎,以及朝中眾臣,都以為馬隆已經全軍覆沒了,後來,當馬隆的信使到達洛陽以後,司馬炎大喜,命隴右,西涼正在待命的各軍,馬上向武威進軍,協助馬隆剿滅禿髮樹機能的鮮卑軍,同時,加封馬隆為宣威將軍,並賜符節,節制隴右,涼州各軍。

馬隆率軍抵達武威,同時,其他各路晉軍也已陸續趕到,這時,禿髮樹機能手下一個部落的首領,猝跋韓在馬隆的勸說下,率一萬部眾投降了晉軍。公元279年臘月,馬隆率各軍,與禿髮鮮卑部在武威展開了一場大戰,最後,禿髮樹機能被斬殺,禿髮鮮卑族,以及一些依附他們的諸胡,都遭到了重創,損失慘重,最後紛紛放下刀槍投降晉軍。

兩晉風雲之,胡人內遷,涼州之亂

就這樣,歷時十年的涼州叛亂,被徹底鎮壓下了去,而河西的禿髮鮮卑族部落,由禿髮樹機能的堂弟,禿髮務丸接替其位,成為了新的首領,從此以後,在也不敢反抗晉國,等到東晉十六國時期,禿髮鮮卑族的領袖禿髮烏孤建立了南涼。

由於,馬隆在此戰中建立大功,因此,晉帝司馬炎封馬隆為討虜護軍,西平太守,命其治理西平郡(今青海西寧)。

平定涼州之亂以後,晉國已無後顧之憂,因此,司馬炎令全軍做好準備,大舉南下,發動滅吳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