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暠傳

太守逮捕,並快馬奏報朝廷,但二府怯懦畏懼,不敢查辦此事,梁冀從這件事後對種暠心懷憤怒。正好碰到巴郡人服直聚集黨徒數百人,自稱“天王”,種暠與太守應承率兵前去征討,沒有攻克他們,而許多官吏、士卒卻被傷害,梁冀因為這件事誣陷他,傳詔逮捕種暠、應承。太尉李固上疏援救,說:“臣聽說征討盜賊所受傷害,本來不是種暠、應承的責任,實在是由於縣吏畏懼法律,害怕犯罪、壓迫,驅趕太深太苦,然後招致這不祥的報應。等到盜賊相聚起來,就此起彼伏處處不絕了。種暠、應承因為首先舉報大奸大惡人而緊跟著受罪,臣擔心這樣會阻礙和挫傷州縣官吏的揭發檢舉的心意,會使他們互相掩飾、隱瞞,不再對朝廷盡心盡意了。”梁太后閱後採納了李固的奏請,就赦了種暠、應承的罪,僅僅免官而已。

後來涼州羌人發生動亂,朝廷就派種暠為涼州刺史,深得百姓的歡心。當種暠又被朝廷徵用調遷時,官吏百姓投書朝廷請求挽留他,梁太后感嘆道:“我還沒聽說過刺史像這樣得人心的。”於是准許了涼州官吏百姓的請求。種暠又留任一年之後,遷任漢陽太守,梁州戎夷男男女女相送到漢陽地界,種暠才與他們作揖告別,這樣步行千里不能乘車。等到了漢陽郡,教化羌人,禁止侵犯掠奪。後調任出使匈奴的中郎將。當時,遼東的烏桓人反叛朝廷,種暠又轉任遼東太守,烏桓人相率望風而服,在遼東邊境上迎接種暠赴任。後因事免官而歸。

後來司隸校尉舉薦種暠為賢良方正,種暠沒有就任。又徵用為議郎,調遷為南郡太守,後又應召入京任尚書。正遇到匈奴侵犯並、涼二州,漢桓帝擢升種暠擔任度遼將軍。種暠到軍營後,先向匈奴宣揚漢朝廷的恩惠,引誘胡人投降,還有不願意服從的,就加以征討。羌人中原來有生口(俘虜)被扣押在郡縣作人質的,全部遣散讓他們歸回。誠心誠意地進行安撫,恩信、賞賜分明,因此羌胡、龜茲、莎車、烏孫等部族都來歸服。種暠於是就撤去報警的烽火,廢了望哨樓,邊境上晏然無事。

種暠入京擔任大司農。延熹四年,升遷為司徒。在司徒任上三年,年六十一歲死去。並、涼兩州的邊民都為他發喪致哀。匈奴聽說種暠死了,舉國之人都傷心惋惜。匈奴單于每每入朝致賀時,看望種暠墳墓,就哭泣祭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