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不輸人蔘,以前是農民救命糧,如今成稀罕貨,不多見

現在回憶起來,20年前的農村,每到5月份的時候就能看到滿地開著小黃花的野草。據農村老人介紹,春季是挖野菜的季節,等到山裡的野花盛開之後,野菜也就成了雜草,有價值的部分就轉移到了根部上面。大多鮮嫩的野菜就成了價值珍貴的野草或者農民的救命糧。

可惜時光荏苒,轉眼20幾年過去,農村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的野地成了水泥路和房屋,原來能隨處可見的野草也不多見了。今天筆者就要特意來說下曾經滿地開著小黃花的野草。這野草的學名很霸氣,翻白委陵菜,看似名字沒聽過,可實際上遇到了又讓人十分熟悉。其實農村的土話是直接叫它翻白草而已,也有地方叫雞腿根,是一種過去小孩子常挖來當零食的植物。

價值不輸人參,以前是農民救命糧,如今成稀罕貨,不多見

對這翻白草,農民朋友比誰都要熟悉一些,老一輩的農民告訴筆者,這翻白草的根部長得酷似人參,肥厚的根莖富含澱粉,可用於充飢。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時候,農村地區糧食缺乏,天上的地下的都要吃絕了,翻白草在當時可算是搶手貨,遇上一棵都要被飢餓的農民搶著挖呢。

價值不輸人參,以前是農民救命糧,如今成稀罕貨,不多見

當下70~80歲的老人應該真正經歷過那個年代的饑荒,對此所描述的基本都是屬實的。而在歷史上最早對翻白草記載的是《救荒本草》“翻白草,出鈞州山野。苗高七、八寸,細長鋸齒,葉硬厚,背白,其葉似地榆葉而細長……為荒年充飢之野菜”。在《綱目》當中對翻白草也有相關記載。歷史在藥用價值上對翻白草的記載要比當充飢糧要多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本草綱目》,外用可止血,內服可清熱解毒,至今在民間還被廣泛使用。

價值不輸人參,以前是農民救命糧,如今成稀罕貨,不多見

在農民眼中,翻白草的價值不輸人參,其中從食用價值上,翻白草可做充飢糧食救命,可人參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種稀罕貨,與救命糧相比是背道而馳的兩個概念。從藥用上,人參頂多就是滋補作用,而翻白草卻有具體藥用方法和針對具體症狀。

價值不輸人參,以前是農民救命糧,如今成稀罕貨,不多見

在當下農村,翻白草已不再扮演農民的救命糧,而是有更加廣泛的用途,作為一道野菜,嫩苗可食用,根莖能充飢,作為一味藥材,在中藥材市場十分吃香。現在每到春天,翻白草作為特殊野菜成農村的稀罕貨,農村地區到處都在挖。翻白草嫩苗在民間的吃法很多,可用於涼拌、清炒、燉湯,口感都相當不錯。根莖的吃法更直接,可直接拔來剝掉表皮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對於這吃法,農村娃肯定比誰都熟悉。

價值不輸人參,以前是農民救命糧,如今成稀罕貨,不多見

近些年來隨著翻白草的食用普及,一到春天就常有老人進山去挖翻白草的嫩苗。農村地區整個春天的挖野菜時節裡,山裡的翻白草隔幾天就要被挖一邊,剛出土的都不放過。到現在農村山裡更是不多見了。不知道你們認識翻白草嗎?你們當地有吃翻白草的習慣嗎?如果你們對翻白草不熟悉可不要隨便食用哦。本文僅作植物科普,不作藥用和食用參考。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