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聪明的家长教给孩子4种方法


很多家长认为,要想学好语文这一科,就是要在平时做到多读、多写、多记、多练,再加上勤问,培养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的语感,你就可以在语文学习中“跟着感觉走”,越走越宽阔了。

可是单调的重复,枯燥了,孩子一般都比较反感。所以很多聪明的孩子数学成绩很好,语文成绩很一般,甚至讨厌学语文。

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既有趣有好玩,也能让孩子们喜欢语文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将学习语文,巧妙的融入生活和游戏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和反复练习,逐步帮助孩子建立"语感",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那么,应该怎样利用好生活这本活教材,从小培养孩子对语文的兴趣,以便建立良好的语感呢?

一、多用语气词、拟声词,利用情感培养孩子兴趣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表示语气。

拟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语,如:啦啦哗哗、汪汪、咚咚、咚隆、呀呀、嘎嘎 、滴滴答答等等。

虽然语气词和拟声词对句子来说没有太多实际的意思,但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好处——生动形象、有趣!配合恰当的表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

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是孩子的语言发育的初期,在这个阶段,孩子非常乐意学习和模仿,他们对爸爸妈妈的语言、情绪、表情等都非常感兴趣。

所以,从小,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这样去表达。

比如:

"宝贝起床啦!"“天啦!不可以!”“妈妈爱你哦!”"外面在下雨,滴答滴答"等等。

家长在表达的同时,要配合合适的表情,这样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也会跟着家长有模有样的学起来。

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又无形中建立了语感,有助于情感的发育。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聪明的家长教给孩子4种方法


二、背古诗、唱儿歌,利用韵律培养孩子兴趣

古诗和儿歌富有韵律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画面优美、意境深远。孩子们都特别爱听,也会跟着学。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聪明的家长教给孩子4种方法

学唱古诗和儿歌,对孩子建立"语感"、培养兴趣非常有效。低年级孩子可以配合故事画面,通过画面产生更形象具体的认知,孩子会更加乐意参与。高年级的孩子可以不用图片,让他自读自悟,培养想象力。

三、利用想象激发兴趣,培养语感

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做互动游戏,感悟想象的美好,如《手指歌》:

一个手指头啊,变成毛毛虫啊,爬呀爬呀!

两个手指头啊,变成小白兔啊,跳呀跳呀!

三个手指头啊,变成花孔雀啊,舞呀舞呀!

四个手指头啊,变成小花猫啊,喵-喵-!

五个手指头啊,变成花蝴蝶啊,飞呀飞呀!

不要小看这一首儿歌,里面融入了数量词、拟声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大点的孩子,可以利用画面激发他的想象力,让他将生活与语言对接。如: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聪明的家长教给孩子4种方法


图上把妈妈化妆想象成画家作画,把妈妈辛苦提东西想象成大力士,发出“还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的赞叹。既充满了大胆想象,又饱含着对妈妈的深情,孩子怎么会不感兴趣呢?

四、生活中识字,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

生活处处皆语文,家长可以利用很多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去识字。出门在外看路标,让孩子根据“公交线路图”决定要乘坐哪路公交车。出门购物前和孩子一起列“购物清单”,在超市让孩子自己到货架上去选择商品。孩子的参与热情是很高的,在参与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汉字,又激发了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聪明的家长教给孩子4种方法


语文学习兴趣,要从小培养,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和最好的老师。语文并不是一门很遥远的学科,他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工具。睁开眼、摇摇头是无声的语言,是肢体语言;一开口是有声的语言,是口头语言;写下来是文字,是书面语言。家长要持之以恒,多想办法。平时还要和老师多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只要孩子对语文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习。

我是诗橙园丁,关注我,随时就能学语文学习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