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養老產業該往何處去?

拋出幾個問題:

1.疫情過後,養老產業會有變化嗎?

2.會有怎樣的變化?

3.這些變化是長期性變化,還是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淡化?

4.該怎麼開展後疫情時代的養老業務?

想明白這些,今年該做些什麼,該怎麼做,怎麼整合手中的資源也就清晰了。

後疫情時代養老產業該往何處去?

筆者腦力有限,對養老產業各個細分領域瞭解不足,這裡權且拋磚引玉,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機構養老穩步增長,居家養老會獲得廣泛青睞,社區養老需要調整思路

筆者認為本次疫情過後,對現有的“9073”的養老模式影響不大,但社區養老模式需要重新定位。

疫情之初,民政系統迅速響應,出臺文件關閉了養老機構,裡不出外不進,確保隔離,保證了機構老人的健康安全,這個政策效果很好。而且給社會的印象也是很正面的,養老機構成為一方淨土,相信會有一些老人出於健康安全的考慮選擇機構養老。但受床位數量、傳統觀念轉變的影響,並不會導致機構養老需求的爆發,但會有增長。

“家”永遠是給人安全、舒適、習慣的感覺,本次疫情最大的要求就是大家呆在家裡,等待疫情結束。後疫情時代,老年人出於健康安全考慮,也會更多呆在家裡,特別是患有一些基礎疾病的老人。

呆在家裡自然就會產生居家服務需求,不管是上門生活服務、護理服務,還是遠程問診、24小時安全自動值守服務,都會因此迎來發展機遇。

所以,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在疫情之後都會更加被認可。

但是,社區養老可能變數就會比較大了,此前社區養老模式的實踐情況並不是太理想,很多地方開設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或老年驛站,但是它的使用率並不高。

現有的社區養老模式的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和定位本身就存在一定問題,認可度不高,需要檢討。經過這次疫情,我們可以看出社區養老確實有很多不足:

第一,社區養老提供的服務,通過上門的方式大部分也都可以能夠提供。

第二,社區養老很重要的服務就是提供了一個娛樂活動的場地,但這個場地是一個封閉場地。可以看到,這次防疫戰,人員短時間聚集的封閉的場地是有很大隱患的。即便是疫情過後,出於對老年人健康安全的考慮,也不應該讓老人經常性的聚集在封閉場所。

雖然機構養老也是封閉環境,但人員流動性很小,對健康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所以社區養老該怎麼定位是一個問題。

我們國家對社區養老非常關注,投入很大,社區養老很重要,其定位也應該更準確,避免投資打水漂。

居家養老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上門服務,上門服務講究的是成本和效率。以社區為中心,輻射周邊的居家老人,提供上門服務,這是一種最經濟,也是最效率的方式。

有一次筆者和大連市養老福利協會交流,協會會長就提出社區服務應該改成社區支援,它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支援居家養老。

我覺得這個提法非常好,也就是說社區服務的核心不是讓老人到社區來,而是要把社區的這個服務中心或者老年驛站,看成是一個對周邊居家老人輸出服務的據點。

我們對居家老人提供服務的人員、物資、設備,以及我們幫助老人採購的食材、生活日用品等商品,以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或老年驛站為據點,向周邊的居家老人輸出、遞送。

按照這個思路,現有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或老年驛站,店內服務需要縮減,比如:活動室、健身房等。需要增強的是圍繞居家上門服務需要的各種各樣的人力、資源、設備和服務項目。

老年健康服務需要加強

這次疫情,面對老人群體,最重要的就是健康了。

所以,老年健康方面也會出現一些新的機會。從這次疫情來看,死亡病例中老年人佔了很大的比例,老年人的死亡不是因為新冠病毒本身,而是由於感染病毒後,導致自身基礎疾病的惡化,並最終影響到生命。

對於這些基礎疾病,通常都是一些慢性病,它的治療只能跟從醫學的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是無能為力的。

那麼養老服務能幫助老人做些什麼呢?

為老人提供輔助健身服務,提供營養膳食服務。在專業指導下,引導老人進行健身鍛鍊,提高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防止一些臨時性的、流行性的疾病傳染,這是我們能夠做的。

筆者在去年就已經開始與一家居家上門服務企業開始嘗試推廣這種服務了,由專業健身教練上門為老人提供健身指導和輔助鍛鍊的服務,想法挺好,但是業務推廣的並不是太理想。

第一是因為居家養老服務還不太瞭解,不信任;另外,很多老人沒有健身鍛鍊的意識,對健身鍛鍊對生命健康的影響認識不足。

相信經過這次疫情,很多老人都會加強健身鍛鍊的意識,並逐漸形成鍛鍊習慣,老年人的健身指導和健身輔助服務需求也就出現了。

行業兼併開始

養老服務企業除了一些高端機構實力雄厚之外,大多數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經濟實力非常有限,由於疫情原因很多企業無法開工,原本經濟效益就並不是很好,在疫情之中更是難以為繼,這就給致力於在本行業長期發展,並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創造了一個兼併整合機會,趁機做大做強、佔領市場應該是疫情後大概率會發生的事情。

以上就是筆者的一些想法。

我想,作為養老行業從業者,都應該藉著這次無法復工,在家隔離的機會,好好想一想未來我們這個行業,我們自己該怎麼做,做些什麼。也歡迎大家加我微信,增進互動,共謀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