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智囊團” ,還是實幹家!蓬萊新港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化身主播幫賣貨

一村一策謀發展,俯下身子埋頭幹。蓬萊新港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10名隊員,成了5個幫扶村的“老熟人”。他們不只充當“智囊團”,給鄉村發展出點子、找路子,還走進田間地頭學農技、幹農活,真心實意服務老百姓。一個個項目落地,一件件難事破解,服務隊腳下沾泥,點亮鄉村發展新希望。

走進大皂許家村村委大院,記者隱約聽到直播賣貨的聲音。走進直播間,一場主播帶“村播”一起賣合作社富硒麵粉的直播正在進行。鏡頭前,服務隊年輕隊員王蕾和村民許豔萍一起說著富硒麵粉的各種好處,不時還拿起合作社的產品展示一番。

服務隊隊員和村民一起直播賣麵粉

“服務隊要是不來,我們合作社的麵粉賣不到全國各地,我們村的人更想不到自己當主播賣貨,想到了也擺弄不了。”大皂許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郭永利直說服務隊幫了村裡大忙。服務隊為合作社搭建起了包括微信小程序、拼多多店鋪、淘寶店鋪、京東店鋪等多個電商銷售渠道在內的自營電商店鋪矩陣。在為村裡打造電商平臺的過程中,服務隊還注意挖掘培養本地電商人才。如今,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工作人員能獨立完成接單、打包、發貨、電商直播全套工作,直播間觀看人數從100多人增加到3800多人。目前該合作社線上銷售成為主渠道,電商月銷售額近15萬元,預計年銷售額可達200萬元。


“我們不僅想給合作社建立電商店鋪銷售產品,更想把電商銷售理念帶到農村。”服務隊隊長王軼表示,下一步服務隊將在大皂許家村建立電商服務中心,為老百姓提供區域配送、電商扶貧、培訓孵化等服務,降低農村商業成本,培養更多村民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方式銷售自家農副產品。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支撐。我們要抓著這個‘牛鼻子’扎進鄉村,幫村裡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搞活集體經濟。”王軼告訴記者,服務隊全體隊員到崗後迅速開展大調研,組織村民代表大會,走訪各村老黨員,傾聽群眾心聲。根據調研瞭解的各村生產生活實際情況,服務隊確定了“特色生財、產業致富”的發展思路,依託各村資源優勢,一村一業培育新財源,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依託靠海的天然稟賦,服務隊幫助灣子口村黨支部成立了蝙蝠灣海珍品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海參等海產品養殖項目。去年11月下旬,合作社投放了價值90餘萬元的1.1萬餘斤海參苗,預計今年底可收回成本。

針對官莊子村大面積種植蘋果的情況,考慮到蓬萊目前沒有大型正規果品交易市場,服務隊與官莊子村兩委幹部討論決定建立果品交易市場和果袋加工項目。果品交易市場門頭設計、聯繫考察果袋機生產廠家、走訪本地大型果品收購商,事事可見服務隊隊員的身影。目前,果袋加工生產線正在全速運轉,果品交易市場也已初具雛形,待果品收穫季節即可投入使用,用於大櫻桃、蘋果等果品的交易。

充分利用營子裡村集體閒置土地,服務隊和村兩委幹部反覆考察決定建設高效農業大棚。在服務隊的多方協調下,2019年9月,營子裡村兩個現代化高標準大棚正式破土動工,合計佔地5畝。兩個大棚分別栽種了9000餘株聖女果苗、5000餘株黃瓜苗,眼下果品陸續上市。“聖女果和黃瓜都不愁賣,服務隊幫聯繫好了銷路,採收就能獲利,我們打算今年再上兩個大棚。”營子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陳景仁告訴記者,“服務隊還給村裡指了一條路,利用村子的海岸線優勢逐步發展海上旅遊,應該很有前景。”

瞭解到村民存在用水緊張、上山道路泥濘等問題,服務隊疫情防控期間與蓬萊市農業農村局對接,爭取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150萬元,為5個服務村莊打機井、修山路。趙格莊村村民以海產品加工、果樹種植為主,服務隊帶頭清理衛生,規劃修建基礎設施,為老百姓辦實事。

服務隊是來幹什麼的?鄉村該怎麼振興?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服務隊10名隊員時刻牢記使命,想盡辦法為5個幫扶村辦實事、解難題。

“大夥光有心還不夠,還得落實到真真切切的行動上,讓每個村子都有變化,都更有活力。”王軼說,“畢竟兩年時間說長不長,我們要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的基礎上形成合力,讓老百姓收穫更多獲得感。”為此,服務隊內部建立了考勤制度、請銷假制度,堅持每日簽到簽退,每月統計總結,月初制定月規劃,每週制定周計劃,規章制度與工作規劃都貼在牆上,讓隊員們都有一種緊迫感。“這些制度促使我們把心沉到村裡,從村民所需所求出發,踏踏實實幹事。”服務隊隊員王蕾告訴記者。

服務隊不只是“智囊團”,給村子發展出點子、找路子,服務隊隊員還走進田間地頭,跟村民一起幹農活。2019年9月,隊員們到趙格莊村果農蘋果園裡,幫助果農摘蘋果袋、貼防磨墊;2019年10月,到大皂許家村貧困戶果園中幫忙摘蘋果;營子裡村大棚項目建設過程中,幫助村裡裝卸物料、揚肥、栽種果苗等;2019年11月、12月,多次幫助趙格莊、營子裡等村進行垃圾清理、道路清掃等,身體力行幫助村莊改善人居環境。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服務隊用智慧和汗水改變著鄉村面貌,跟百姓的心越貼越近,讓鄉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

YMG全媒體記者 任雪娜 通訊員 西存 王蕾 建宇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偉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