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EMBA,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之間有何區別?

導語:MBA是什麼?管用嗎?看看這幾年MBA的熱潮,你就知道它有多麼受歡迎了,但隨之而來的免聯考MBA,EMBA,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等熱搜詞也讓眾多學員眼花繚亂,到底這中間有什麼不同呢?今天就跟大家簡單聊聊

首先說一下我國在職研究生的報考途徑,主要來源於兩種,一種是統招研究生即全日制研究生,因為考試內容偏理論性,考試難度大,所以主要面向於應屆畢業生;還有一種就是我們所說的在職研究生,主要面向於已經參加工作的在職人士。現階段可通過三個方式進行報考,分別為同等學力申碩,MBA(國內,國外免聯考),EMBA(值得提一句的是,從2017年起,EMBA統一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由教育部劃定統一的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分數線並向社會公佈,培養院校按照國家統一招生政策自主錄取)

MBA,EMBA,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之間有何區別?


下面我就簡單分析一下這幾種報考方式到底有何區別?

Part 1 名詞解釋

1.什麼是MBA?

MBA即工商管理碩士,英文全稱(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最早引入我國的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教育,目標是培養知曉管理知識和規則、具有全球化意識的中高級管理人才。

2.什麼是EMBA?

EMBA英文全稱(EXECUTIVE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0)是MBA專業學位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直譯為高級工商管理人員MBA。旨在培養具有高度政治素養、責任心、職業道德和社會職責的企業家,使之提升為事業家。

3.什麼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中外合作辦學是依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教育部相關規章和文件,由中國教育機構和外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辦學的,以中國公民為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

4.什麼是同等學力申碩?

同等學力申碩,是我國現在對於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全國性考試,考試時間為每年的五月,也叫五月統考。


MBA,EMBA,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之間有何區別?

Part 2 統招研究生與同等學力申碩以及免聯考MBA這三種有何區別 ?

1、入學方式不同

一月聯考是唯一需要參加入學考試的,而且考試難度是最大的,在職人員需要做好全面的準備,才能實現順利入學願望。五月同等學力申碩和免聯考MBA是不用參加入學考試的,報名者只要提交相關資料,通過審核就可入學。但前者一般要求報名者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後者則重視報名者的職務、職業背景等資料。

2、報名時間不同

一月聯考的報名時間是在每年的十月份,需要經過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想要參加五月同等學力申碩相關專業課程學習,學員隨時可以諮詢招生老師報名,只要課程班有名額,在通過資格審核後直接入學參加學習,否則只能等待下一期課程開班。高級研修班也可以隨時聯繫,與同等學力申碩相似,即使開課後,如果有名額也是可以插班學習的。

3、授課方式不同

兩者的上課時間都不會與在職學員的工作時間衝突,但一月聯考和高級研修班採取的是面授方式,五月同等學力申碩的授課方式更為靈活,學員可以選擇面授的假期班、週末班,也可以選擇遠程班,直接通過網絡來完成所有課程的學習。

4、所獲證書不同

一月聯考也被稱為在職研究生學歷教育,學員最後獲得在職研究生雙證,含金量與社會認可度都不錯。五月同等學力申碩學員,如果完成所有課程學習,可以獲得結業證書;在通過申碩考試,結束論文階段後,還可以獲得國家認可的在職研究生學位證書(無學歷證書)。免聯考在職研究生在課程結束後,將為學員頒發學校本部的結業證書以及碩士學位證書,是學員參加相關專業課程學習的一種證明。

關於五月同等學力申碩的補充說明

  • 先入學學習,後考試

同等學力申碩是採用“寬進嚴出”,先入學後考試的形式。參加同等學力申碩方式學習的人員,只要符合該考試製定的報考條件要求,就可直接參加相關專業課程班的學習,不用參加入學前的考試。

  • 考試時間

同等學力申碩考試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份報名,5月份參加考試。考試科目為專業碩士理論及英語,成績只保留四年,對於畢業這一塊還是具有一定難度。

  • 單證教育
  • 學員在修滿學分完成考試後,只頒發碩士學位證。


    MBA,EMBA,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之間有何區別?


    Part 3 國內院校獨辦MBA與國際免聯考MBA以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有何區別 ?

    國外院校免聯考MBA之所以把國外院校免聯考MBA置於首位介紹,是因為近年來掀起了國外院校免聯考MBA的熱潮,越來越多的在職人士選擇國外院校免聯考MBA,據權威雜誌China Daily 研究調查表示2015年報考國外免聯考MBA的人數與去年相比同期增長20%,錄取率相比同期增長10%。 國外院校免聯考MBA的特點:

    優勢之一:無需聯考,無需脫產學習國外院校免聯考MBA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進行招生,無需聯考,畢業後頒發海外院校MBA學位證證書。這為在職精英們省去了很多時間成本。原本用來備戰聯考、全日制學習的時間和精力現在可以用在職業發展和照顧家庭上,達到事業、家庭、學習三者平衡。

    優勢之二入學門檻相對較低

    對於在職人員來說,他們已經離開校園多年,想要重新備考MBA聯考,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無論是在時間、金錢還是考試能力上。但是在職免試MBA的報名條件相對來說比較寬鬆,有幾年工作經驗大專或本科學歷就可以報名,同時無需參加全國聯考,只要入學申請通過即可報讀。

    優勢之三:學制短。 其中英國大學免聯考MBA由於嚴苛治學,作業論文的批改週期較長,從開始學習到最後拿到證書的整個週期通常也需要2.5年左右。而選擇免聯考在職MBA學員在2年內可以拿到學位證書。在如今的市場競爭中,效率是王道,用更短時間取得相同效果是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優勢之四國際視野,國際人脈。 大部分國外院校免聯考MBA的課程均由國內外大學資深教授以及各行業領軍人物來授課,因而會有更多的國際商業實戰經驗和案例。另外報考在職免試MBA的學員,大多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職場人員有的已經成為企業高管。在一起學習,相互認識,擴展了人脈,有時可以利用人脈發展業務。而報考統考全日制研究生均為剛畢業的學生,工作經驗少,人脈交際也相對較弱。所以說"近朱則赤",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中都會有質的飛躍。

    國內院校獨辦MBA院校MBA,從學費上來看與國外免聯考MBA和中外合作辦學MBA相比有一定的優勢,一般在20萬人民幣以內。另外無語言要求使得學員在接受知識時少了一個障礙而且是雙證。但是選擇國內院校MBA就等於選擇了聯考,MBA聯考分2門:英語和綜合能力。英語滿分100,綜合能力滿分200,又分為數學、邏輯和作文。而且從報名考試到備考到入學再到最後的畢業拿證書往往需要3年多的時間。並且國內院校MBA在國際上的認可度也是要打個問號的,獲得頂級MBA黃金標杆AACSB認證的國內院校在2019年前不足20家。


    • 目前MBA認證有哪些?目前,對國內的國際認證主要有AACSB、AMBA、EQUIS三大認證:1、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總部在美國的商學院教育認證的國際機構。1916年成立。2、AMBA(Association of MBAs,國際MBA協會)總部在英國,是對MBA、DBA、MBM項目認證的國際組織。1976年成立。3、EQUIS(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歐洲質量發展認證體系)是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FMD)針對工商管理教學建立的質量評估體系。 中外合作MBA中外合作MBA數量有限,一般需要申請者參加學校自主考試(筆試+面試),被錄取後在職學習2年,和國外院校免聯考MBA一樣是週末上課,全英文教學。立足當地,放眼國際,這是他的優點。但是此類項目也是三類MBA中學費最高的,尤其是擁有國際AACSB認證的頂級MBA,一般學費在40萬-50萬之間。昂貴的學費成為學員的一個負擔。但值得已推敲的是這種項目最後拿到的是雙證,比較適合於事業單位,報考公務員,國有企業中想要通過在職學習拿到碩士學位的同學們。但對於大多數民企的管理者們,不太推薦此類方式,畢竟成本高,對於學員的錄取條件也較為嚴格。


    MBA,EMBA,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之間有何區別?


    Part 4 MBA與EMBA有何區別?

    • 開設院校不同
    • MBA10批,共253所(含已合併院校)。EMBA2批,共62所。
    • 招生對象不同
    • EMBA特別適合於那些實際管理經驗豐富但離開應試環境多年的企業高管,一般要求工作經驗在8年以上。MBA適合剛剛走上管理工作崗位兩三年的企業初中級管理人員。
    • 培養目標不同
    • EMBA強調“大局觀”和“決策能力”的培養,無論是“道”還是“術”的課程,都重在解決在管理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只有通過EMBA學習才能培養具有深刻認知能力從而懂得重新規劃職業生涯,思考如何將企業全面放大,培養學員的企業家角色、企業家境界、使之成為事業家。MBA強調通過“廣博全面”的管理知識的學習,以及相關管理能力的培養,未來可以勝任中高級管理職務者。
    • 課堂交流不同
    • EMBA主題多於戰略、組織、領導力、問題解決等內容相關,由於學員大多都擁有相關的閱歷,因此案例討論多可達到一定的深度。MBA主題可覆蓋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學員不一定都具有相關經歷,案例討論能否達到一定深度和參與討論的學員背景相關,差異較大。
    • 教學形式不同
    • EMBA多以案例討論或小組學習的形式進行,學習的收穫通過學員與學員之間、學員與教授之間的交流獲得。MBA課堂教學和案例討論結合的形式,學習的收穫更多來自教授的講解,案例更多是培養學員思考問題的框架。
    • 教學內容不同
    • EMBA教授的角色更多像以為“引導者”而不是“佈道者”分享自己見解是為了促進學員之間的更深入交流。教授同時具有深厚的學術背景以及行業經驗。學員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有過嘗試,有過經驗、教訓,才能更加深刻地領會理論,才能深入地參與討論,才能收穫多多。MBA以教授的講解為主,案例討論需要在教授的指導下進行。
    • 教學安排不同
    • EMBA課程學習時間較短,學制一般為非全日制兩年,學習安排在每個月連續的4天。MBA課程學習時間較長,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選擇。一般全日制兩年,非全日制2.5-3年,安排在1-2個工作日的晚上及週末一天或者兩個雙休日進行。
    • 職業發展不同
    • EMBA學員通過在職業生涯的維持期,強調自我實現,重心從職業線專業到事業線。MBA學員一般在職業生涯的建立期,通過MBA的學習,進一步探索職業發展可能,為了在晉升期和維持期有更好的發展。
    • 學費不同
    • EMBA:不同院校、地區差別較大,一般在20-80萬左右。MBA:不同院校、地區間差別較大,一般在8-30萬之間。
    • 師資配備不同
    • EMBA課程全部由海內外知名學者、教授任教或答疑。教學上更注重在啟發的基礎上,將課程與學員實際體驗相結合,偏重實際運用和可操作性,更適合正在商場實戰的高層管理者。MBA課程多為國內本校師資任教,多采用“講授+案例分析+團隊討論”的教學方式,在理論層面探討較多,對培養未來的管理者較為適合。
    • 體會不同
    • EMBA的學生大部分是企業的管理者,他們急需是管理知識而不是證書,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科學管理的好處要比MBA的學生深的多。EMBA強調工作的經驗和心得,MBA則是有心進軍管理的基礎。EMBA的學習比較講共同研究和心得,同學互相交換在實戰中的經驗,而學習只是起點睛作用,基本上需要5年以上經驗,不然的話,你只能學到理論。相同點報考條件:獲研究生畢業證書後滿2年,本科畢業證書後滿3年,專科畢業證書後滿5年。但部分EMBA對累計工作經驗有要求。入學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類聯考+面試,執行統一的分數線;部分院校面試安排在筆試之前進行。學歷學位:碩士研究生學歷證書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

    我是MBA楊老師,更多問題歡迎私信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