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康少兒科幻系列”在潛移默化中為孩子插上想象和道德的雙翼

發展中國科幻文學

科普出版社新推出的“王晉康少兒科幻系列”叢書,不僅讓中國少年兒童感受到科幻文學的魅力,還使他們增長見識,“強筋健骨”,學以致用。少年強則中國強,科幻文學強則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強。這套叢書面向兒童、打牢根基,

著力全方位發展中國科幻文學,為科幻發展之路又鋪上了一塊堅實的基石。

“王晉康少兒科幻系列”在潛移默化中為孩子插上想象和道德的雙翼

作為中國科幻小說“新生代”作家中的領軍人物,王晉康創作了一百餘部科幻長、短篇小說,在這個由近60萬字構建的科幻世界中,作者為孩子們留出一方天地,經過作家和編輯的精挑細選、加工修改,終於有了“王晉康少兒科幻系列”的出版。王晉康自述走上科幻創作之路是從給兒子講故事開始的,而在這套叢書當中,也確實是一位中國科幻文學的“父親”在向中國的孩子們講述一個個情節曲折、幻想豐富的故事。從科技角度講,這些故事可以分成五類:《尋找中國龍》《生命之歌》《可愛的機器犬》《天火》體現的是基因與機械改造技術帶給人的影響;《追K》《秘密投票》《我們向何處去》《月球進行曲之前奏》《泡泡》《太空清道夫》和《步雲履》關注人類的空間探索,面臨不同的文化形態或生命體;《義犬》雖然也有空間探索元素,但更傾向於智力聯合,同一主題的還有《靈童》;《失去的瑰寶》《哥本哈根解釋》兩篇則著眼於時空穿越;最後,《新安魂曲》則展現了人類在環遊宇宙中,迎來新生的壯麗篇章。

展望人類未來發展

考慮到少年兒童閱讀水平,叢書中的所有作品都從適宜未成年人接受的角度出發,利用富有想象力的情節,激發兒童的探索欲,同時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或先進技術,可以說完全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但是,科幻小說不僅是對大眾科普,事實上,科幻小說的真正內涵,是在特定的意識形態和技術背景下描述科學對人影響的文學藝術形式,它既描繪人的現實生存狀態,又預言人類未來的發展趨向,充滿了對科學技術與人類命運關係的思考。

科幻小說從現實出發,結合歷史經驗,展望人類的未來發展。進一步說,作為一種文學形態,科幻小說既有現實的描繪,又有浪漫的幻想。所謂現實,就是文學作品所表現的“真實”,這是意識中的真實、是精神世界中的真實;所謂浪漫,就是作家以藝術創造力帶來化腐朽為神奇的驚異效果。科幻小說對國人,尤其對中國的少年兒童至關重要——所有帶著好奇心出發的天真探索者,在縱身躍入科幻海洋、獲得科學知識的薰陶後,都會跟隨故事情節向更深的海底探遊,在深潛的過程中,他們會感受到更真切的知識,獲得比在社會生活裡更可靠的經驗,並能體悟到最深沉的人類智慧。大部分中國孩子都被過早掐斷了天真童趣,科幻小說卻彌補了孩子們的內心虧空。

“王晉康少兒科幻系列”在潛移默化中為孩子插上想象和道德的雙翼

我們完全可以把“王晉康少兒科幻系列”作為王晉康史詩般作品集群的序章,識微知著,少年讀者們將沿著這套叢書走進一個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工程學等知識構築的奇妙世界,並陶冶情趣、鑄就理想,展現豐富的聯想能力,培育堅定的道德信念,為他們積極向上、奮發有為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些素質是一個孩子能取得優異、穩定的學習成績的真正秘訣。

啟導人的本真天性

在閱讀“王晉康少兒科幻系列”時,孩子們會不斷從自身出發,思考與他們年齡不符的人的發展方式、人的生命本質、人和宇宙關係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這不是課本知識和通識教育能達到的,而是科幻小說啟導了人的本真天性。科幻小說中的情節都不是馬上就會發生的事實,對人造人和地外威脅的恐慌似乎沒有必要,但在當代社會,杞人憂天不再是多此一舉的笑話,而是對人類前程的憂慮;奇異幻想也不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玄談,而是生命品位的標誌。

“王晉康少兒科幻系列”在潛移默化中為孩子插上想象和道德的雙翼

“王晉康少兒科幻系列”叢書以兒童的視角審視大千世界,同時以哲人的反思考問讀者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為孩子插上想象和道德的雙翼。它不僅是寫給孩子看的書,更是寫給所有人看的智慧寶典。當在閱讀中思考命運已經成為自覺行為,想象力和道德感就在每一個孩子心中紮下了根,中國文化與世界深度融合也播下了種。當不久的將來,科幻創作迎來更輝煌的秋收,今天的小讀者們已經成為德才兼備的棟樑。


以兒童的視角審視大千世界,

以哲人的反思考問讀者的心靈,

為孩子插上想象和道德的雙翼


“王晉康少兒科幻系列”在潛移默化中為孩子插上想象和道德的雙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