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施耐庵到底怎么想的?

读《水浒传》的时候,有很多问题特别想问施耐庵:你本人是怎么想的?

比如,你怎么看宋江这人?

你若在场,会同意招安吗?

假如真有一个李逵做你的队友,你喜欢吗?

佛与道,你更喜爱哪一个?

假如含冤入狱,你肯上梁山吗?

108将里头,你最像谁?

众好汉的是非观能代表你的是非观吗?高了还是低了?

这些问题,从书中的字句里是寻不到答案的。

一般来说,细读文本,忠于文本,已经是非常严谨的态度了。

然而,面对《水浒传》这样的作品,忠于文本的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

佛说:依义不依语。

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奥妙。

高手好用婉转的曲笔,初以为只是作者的性格使然,殊不知,这便是艺术的根本。

我们知道小说中,人物的观点不代表作者的观点。

人物对话中的观点,更不代表作者的观点。

叙述语言,貌似最能代表作者的观点,但是在有些作品中,仍然不能代表作者的观点。尤其是面对老奸巨滑的作者,哪怕他一本正经地发表意见,仍然不可信。一信就掉沟里了。

比如书中叙述曰宋徽宗至圣至明,只是被高俅、蔡京等奸臣蒙蔽了。这话一信就瞎,再也不看到书中的妙处。

比如,书中写到李逵等人,常说他们只会杀人放火,这很像《红楼梦》说宝玉是蠢物,却又将万千宠爱集于他一身,又像父母管孩子叫砍头,正话反说,实际是无尽的疼爱。

古人擅用曲笔,古时的文学批评家也深谙这个套路,轻易不上他的当。

这就麻烦了,到底哪句是真话,哪句是假话,有时候判断起来很费脑子。

白纸黑字不算数了,主观的判断反而显得珍贵。

因此便形成了暧昧而广阔的空间,让金圣叹这类才子可以在里面斗鸡走马,欢乐无限。

作者的真意,只藏在纸背。这种若隐若现的手法,让人不敢轻信他的字面意思。就连叙述语言也要警惕。他说皇帝英明之时,莫信,他说宋江因悲伤而痛哭之时,也不要轻信。

另外,在流传的过程中,又有好事者,在增减修改的时候,夹带私货,例如劝人忠于朝延,表示不受招安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书中发表相反意见的地方,需要加倍着意。

好在《水浒传》自有抹不去的独有的纹理,循迹去读,便能避开许多歧途。

施耐庵不想在小说里当上帝,那样会过于跟读者交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点儿城府就都暴露了,一是不好玩,二是不够艺术,三是被人窥探了真实想法,是很害羞的事情。

他只想扮演讲述者的角色,表面意思,让大众听去,弦外之音,只待知音去意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