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观念的束缚,才能走向更开阔的天地

1.

记得在读大学时,修过一门新闻写作课。

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项随堂练习,要求大伙写一篇简短的消息。

每个人都郑重其事地拿出本子,翻开新的一页,编辑自己的作品。

老师也走到台下,四处巡视,有先写完的便举手示意,她当场检查,当场给评语。

前几名提前完成的,都会享受到大家的一句“哇,这么快”,然后被全班同学行注目礼。

可有一位同学,刚刚举手,却引发了哄堂大笑。

顺着笑声望去,原来:他把作业写在了卫生纸上——那种成卷的纸,本是用来冬天擦鼻涕。

老师一脸严肃地走过去,用手掌托起那片寒酸的纸,一行一行细细读。可能是这种反差更显滑稽,同学们笑得也更大声了。

在这片带有传染性质的笑声中,那位同学仿佛被隔离,只是淡淡地说声“我本子用完了”以作回复,脸上丝毫没有害羞的表情。

多年来,这幅画面一直印在我脑海里,每每回想起来,都很感激那位老师没有随大伙一起笑,更常对那位同窗生发敬佩之情。

敬佩同学的原因在于:他没有被一些虚的东西唬住,在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做到不被形式捆绑,并懂得:人言不足恤。

感激老师的原因在于:她用自己的态度和反应教会我们一个道理:黑猫白猫,逮住耗子的才是好猫、内容不行印在书上也是垃圾,好的文字哪怕写在擦屁股的纸上,也算作品。

摆脱观念的束缚,才能走向更开阔的天地


2.

曾有读者朋友问我:你觉得什么才算思想自由,人格独立?

我想了想说:脚下有自己的节奏,脑子里有自己的主意,甭管周围的人跑得多热闹,他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然而这样的人又太少了,更多的人都是执着于形式,受困于成法,惮于人言可畏,毁于沽名钓誉。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曾连续三次拿过学年第一名。

虽然成绩可喜,但自己总感觉哪里不对,就像一袭华袍下,藏纳着很多污垢和问题。

结果这个问题被我的一位老师一语道破。

某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你现在成绩是第一,但你还不如第四名的同学。

我有点不服气,他继而解释道:我看你现在为了保持住这个名次,每天都在苦学优势科目,你可能是觉得把时间投入在这几科上,见效速度快,利于成绩保持;而那些劣势科目,由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能一两个月都提不上去,就被你战术性的放弃了。

可你知道么,有一种失败叫:从一个又一个暂时性的战术胜利,走向了一个更大的战略陷阱。

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维持第几名上,就会骑虎难下,再也没有了优化方法,改善成绩结构的机会和余地。不要只图父母同学一时的欣慰或叫好,便只在名次上较劲。那些都是浮表的东西。

你自己知道自己哪科的哪个环节薄弱,就给自己一点名次暂时下滑的空间,腾出时间去加固那部分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听到父母感叹:哎呦,孩子成绩怎么下降了呀。也可能会听到同学说:看来啊,你还是不够行。别在意,忍一忍,排除压力干扰,按自己的计划进行,一切的宗旨都聚焦于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吃了老师给的定心丸,高考果然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多年后我也听到了一句类似的箴言:我们得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

摆脱观念的束缚,才能走向更开阔的天地


3.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最糟糕的人生,是在一阵阵喝彩与点头中,走进悲剧。

刚开始还不太懂,直到我在现实生活中,一次次地见到这样的案例。

有的人为了避免离群独行,明明对文科感兴趣,硬着头皮学理;

有的人为了享受“勤工俭学早当家”的美名,放弃提升专业水准或暂时不见回头钱的实习,选择把传单发到发腻。

有的人为了迎合父母的心急,明明想再深造一下,还是忙不迭地找了一份不喜欢的工作;

有的人为了赢得同窗们一时的仰慕赞许,为了赚快钱,把自己绑到一份门槛和天花板都极低的职业上去。

几年后呢?

议论你的人都散了,甚至他们的观念都变了,没有谁会对你的人生负责,只留下你自己。

你的路越走越窄,周遭一大堆不喜欢的事物,恨不得时空穿越一下提醒过去的自己:要沉住气,放长线,钓大鱼,聚焦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

摆脱观念的束缚,才能走向更开阔的天地


4.

几年前曾出现过几条令舆论哗然的新闻。

比如:某某名校学子毕业后选择养猪;某某名校学子毕业后选择开饭店;某某名校学子毕业后选择出家;某某名校学子毕业后回家种地。

当时不少人都在说:啊呀,大学白念啦。嗨,没想到名校出来的也这么没出息。

时至今日,还有人议论他们,指摘他们吗?不,每个指指点点的人,包括他们的朋友,也都回到了自己的生活里。

况且,谁说养猪种地就是没出息呢?

君不见受过思维锻炼的人经营养猪场都比常人有条理;

种地与种地也是有区分的,曾亲眼见到一位大学生把学来的知识用到了农产品网络运营上去。

再把时间推回去,当时的他们,真的是大学白念了吗?

不,这才是我们顶尖高校大学生应有的样子与气魄:不畏人言,多样性选择,瞄准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后坦然坚毅地走过去。

反倒是某些连这样的事情都嘲笑的人,大学才算白念了——毕竟读了大学的你还在被既有观念和刻板印象束缚,大学四年都没培养起你的自主和独立。

《风俗通义》中有一则典故,叫做:杀君马者道旁儿。

意思是有个人骑着自己肥硕健壮的骏马外出,路边的人的看到了,纷纷拍手赞赏。间有孩童称赞:嚯,这马跑得真快!这人骑术真高!

马主非常喜悦,加快了骑马的速度,道路两旁的喝彩声更加热烈。

结果,马被跑死了。

我想,多年以后,面对走断了双腿,马主常会想起骏马丧命的那个下午,继而扇自己一耳光,喃喃道:唉,有什么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