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文/史间一壶酒

在江苏有一个县级市,名字很大气,叫海门。其名字由来大概和其位置有关。海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与上海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海门是长江泥沙沉积堆出来的城市。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至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海门方才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因濒江临海,屡遭风潮灾害,县境涨坍无常。尤其是明代中叶,境内大片土地坍没,县治一再迁徙,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裁县为静海乡,归并通州。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清康熙四十年(1701)前后,江流回向南泓,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涨出40多个新沙,绵亘百余里。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民国元年(1912)复称海门县。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海门市,隶于江苏省南通市,市人民政府驻地海门镇。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提起海门,一个近代民族工业的响当当的人物不得不说。他就是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他就出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也就是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这位清末状元,也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一生主张 “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张謇纪念馆是一个钟灵毓秀的江南园林式景区。纪念馆总占地40亩,馆内拥有2000平米的张謇史料展示馆,此外,还有生长近300年的古银杏树以及状元湖等景观。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另外,这里还是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女士的祖籍。董竹君女士祖籍海门市东灶港镇闸桥村,其祖祖辈辈农耕赶海于此。她35岁创办上海群益纱管厂和锦江茶室,1950年合并为锦江饭店,后无偿将饭店捐献给国家。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董竹君广场位于海门市海门港新区东灶河畔,占地面积共2100平方米。广场的建设是为了纪念为了纪念近代知名女企业家,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开拓者和推动者,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走进海门,当地华夏第一龙桥值得一看,它就是蛎岈山栈桥。栈桥选择以龙身造型,填补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尚未有大型的以龙为塑造对象的旅游景观空白。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海门南部地区因几经坍涨成陆,江南吴地人纷至沓来,过江北上,围垦造田,落户成家,形成了北部“江北人”(通东人)与南部“沙地人”之分。他们不仅方言不同,在民俗民风、生活习惯、文化喜好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因离海近,海门民间舞蹈多起源于祭祀活动。早在明代逢年过节就有祭神娱乐的习俗。清代中叶起,随着宗教仪式和庙会活动的兴盛,海门民间舞蹈又不断发展,有跳财神、跳加官、跑五方、调狮子、舞龙灯、荡湖船、蚌壳精等数十种。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由海门山羊、京海黄鸡、三兴河蟹组成的“海农三宝”,由鲳鱼、梭子蟹、草虾组合的“三鲜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不仅丰富了舌尖文化,更成为海门农业的靓丽名片。

江苏一市,有江海门户之称,是实业家张謇老家,有华夏第一龙桥

参考资料:《海门市志》等。喜欢文章,请点关注、收藏或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