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状元实业家张謇状元竟然是这么来的

说起张謇,那可是中国近代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作为清末的状元,张謇的思维却跳出了八股的束束缚,开始探索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路线。

你可能不知道,状元实业家张謇状元竟然是这么来的

作为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打破了洋人在纺织领域的垄断地位,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注入了新生力量。

作为教育家,张謇更是了不得,先后参与创建了南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河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一系列的高等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张謇参与创办的学校多达370所,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

你可能不知道,状元实业家张謇状元竟然是这么来的

在那个新旧交替、东西方激烈碰撞的特殊时代,张謇敢于放下状元的身份,白手起家实业救国,确实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说起来,张謇能成为状元,其间也是颇有一番缘由。

这就牵扯到了一个人,晚清政坛炙手可热的一个人物,帝师翁同龢。

你可能不知道,状元实业家张謇状元竟然是这么来的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执掌朝政,与年轻的光绪之间矛盾日渐加深,而朝堂之上逐渐分化成帝党和后党两大派系。翁同龢,光绪皇帝的老师,帝党的领袖人物,一直以来与慈禧太后所提拔的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针锋相对。

张謇因为早年的随军经历,又和翁同龢有着相似的政治主张,因此深受翁同龢的喜爱,对其不遗余力的提拔。

后张謇弃军从文,想要通过科举名正言顺踏入仕途(在当时的背景下,以科考入仕是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像左宗棠这种以幕僚入仕是被人所瞧不起是的)。说来也巧,颇有才气的张謇在科举路上却不顺利,在成为举人之后连续4次会试不中,这一晃张謇就到了40岁。

1894年,中国近代史上相当特殊的一年,这一年爆发甲午战争。同样也是这一年,慈禧太后60大寿,为了给自己庆生,慈禧特许恩科取仕,张謇因而得以参加第五次会试。

你可能不知道,状元实业家张謇状元竟然是这么来的

这一次,张謇终于中了。

会试之后,接下来就是殿试,也就是决出状元的最后时刻。说来也巧,这次殿试的考官中,就有张謇的恩师翁同龢。

殿试,张謇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写了一大通就交卷。在这个过程中张謇的好运气开始爆发。

本场考试的收卷官名为黄永思,跟张謇是老熟人。黄永思一看张謇交卷,就特别留心了一下。这一留心不要紧,结果发现大问题了,张謇竟然写了一个落了一个字没有写。黄永思一想,张謇和我是老熟人了,又是当时炙手可热的翁同龢得意门生,怎么着我也得帮他一把。

于是,趁众人不注意,黄永思偷偷的把这个字给补上了。而且,黄永思为了讨好翁同龢,还告诉了翁同龢哪一张试卷是张謇答的。

翁同龢一心想提拔张謇充实自己的阵营,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在几位阅卷官阅卷时,翁同龢坚持要把张謇定为状元。其实,当时的翁同龢只是第三号的阅卷官,首席阅卷官是张之洞的堂兄张之万。张之万作为当时的大学士,官职远在只是户部尚书的翁同龢之上,但无奈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权势炙手可热,张之万也就不便和翁同龢起冲突。

就这样,张謇被翁同龢拟定为状元呈光绪定夺。对于自己老师选定的人选,光绪自然没啥意见,因此张謇就这样成为了状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