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旗呐喊我冲锋,载誉归来求转正,领导不能只呵呵

最近一名甘肃兰州的援鄂护士求转正一事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载誉归来的她直接给甘肃卫健委邮箱写了一封信。“我是援鄂医疗队的一名护士,在前线我抛下爹妈及孩子,来为国家出自己的一份力,忘记了自己的生死。平安回来,咱们省的各市级都解决了工作编制问题,我也恳切地希望咱们兰州市,也能看在我能牺牲自我为大家的份上,帮我们解决编制问题,对我来说很重要,我现在的工资是1700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在艰难地支撑着,望领导重视,不要让我们寒心,国家有难有我们,我们有难无人帮。”

对此,甘肃省卫健委回复称:“网友您好:留言收到。首先向您致敬!感谢您参加援鄂医疗队,为国家和武汉人民奉献!医院编制是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管,建议您向兰州市卫健委反映您的情况。谢谢!”

4月9日当天,甘肃省卫健委官网“领导信箱”栏目还有多条网友留言反馈同一问题,留言内容基本相似,提到的工资略有不同(分别为1200元、1300元等)。

摇旗呐喊我冲锋,载誉归来求转正,领导不能只呵呵


“护士求编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也纷纷参与各种议论。救援之前大家听到的口号都是,危险时期发挥“党员优先,冲锋在前”的带头作用,都以为去的都是“编制内人员”,毕竟吃着国家的金饭碗,国家有难时必须有模范带头作用。可没想到载誉归来后才知道,居然还有这么多工资低的编外的医护人员,有人说理应转正,有人却说是在“居功索惠”。

看看现在世界的疫情形式,还有国外医护人员感染的人数,才知道当初这一批医护人员能够请战出征,是多么危险。若他们现在不符合转正标准,那么在最危险的时候,为什么不只用有“编制”的医护人员,“编外人”关键时期冲锋陷阵,比个别尸位素餐的“编内人”不知强了多少,“编外人”总不能只吃苦受累,却得不到实惠吧!要说他们与编制差距在哪里,只能说是社会资源没有那么丰富,没有途径给自己办理这些遥不可及的手续。只能平时默默无闻埋头苦干,虽同工却不同酬,自认倒霉,趁着这次国家有号召,愿意给自己积累一些资历。趁着现在全国的焦点都在医护人员身上,也算是称一把舆论的热度,如若现在不提及,过后谁又能记起?

之前新闻报道显示,1月28日,甘肃第一批援鄂医疗队137名医务人员从兰州出发。截至3月24日,甘肃第六批援鄂医疗队172名队员乘坐包机返回兰州,甘肃省共派出了796名援鄂医务人员。每个省都有这么庞大的一个数字,政府应该看看里面到底还有多少“编外人员”,不管别人请没请求,都应该考虑转正问题。载誉归来,警车开道,夹道欢送,鲜花荣誉,什么都没有真金白银,解决根本问题来的实际。

摇旗呐喊我冲锋,载誉归来求转正,领导不能只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