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or听感,你怎么选——记最近对声学测试的简单总结

经常写评测,就发现发烧圈有个特有意思的观点。

很多时候我们给大家分享产品的听感,下面的评论会遇到说参数的情况。

比如有些人会说,“你说的天花乱坠,参数一测就知道好坏了。”

就好像我整天胡吹乱写蒙人一样。我觉得这样还是挺不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的。

赶着最近比较适合踏下心来鼓捣点东西。

你们猜我去干嘛了?

最近有朋友问我能不能解读音频产品的参数图,这个其实不难,我能看懂。

然后他问我能不能测试,我说随便测测很简单啊,网上不是很多直播测试的,买个直播那种录音耳朵,连上电脑看看曲线呗。

他让我帮他测测,那我就帮他测测呗。

通过一系列对测试设备的探索,我首先发现。

我错了,测试哪有那么简单

,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网上直播的那些所谓测试,纯属“卖萌”啊,随便找个耳朵形状的麦克风或者指向话筒录一下就出个曲线,再来个任意解读,然而就准度而言,可能连测试的皮毛都摸不到,更何况所谓的参考价值了。

最近笔者搞来一套参数测试设备,鼓捣了半个月,研究测试去了。

这半个月来,我先是研究了测试设备的系统组成,然后找到了专门做声学测试研究的老师,一点点鼓捣到现在,从系统到实际测试出参数,依然也只算是摸了个测试的皮毛。

不得不说,虽然只是玩个皮毛,但有些结论还是有趣的。

首先就检测设备而言,能做到准确且标准的测试设备,极为昂贵。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数百万都很轻松。

其次,就算是极好的检测设备,它能检测出来的准确数据范围,也是有限的。

对于大多数民用产品而言,其厂家给出的检测数据,大家看一看就好,完全不用当真。

对于知名大厂的高端产品,其检测往往准确,但也相对避重就轻,参考价值依旧不是太大。

参数or听感,你怎么选——记最近对声学测试的简单总结

不同的检测设备,不同的检测环境,不同的检测软件,不同的检测系统组合,检测出来的结果可能差别很大。(不过单看走向的话,一般还是比较可靠的)

(归根结底,对于声学领域,检测标准的制定,本身就非常宽松,且存在很多不精确的漏洞,而且很多基于当下的科技水平,暂时无法解决。)

再详细的层面估计说起来要很长。我就基于我最近的把玩,给大家分享两个案例吧。

先交代下检测环境,严格来说,声学检测应在全消声室进行,但这个条件我达不到,只能暂时为深夜安静的房间。

再交代下检测设备,首先我要说明,音箱对测试环境,以及测试手法要求太高,我也是刚入门,所以我暂时以耳塞和耳机测试为主,这样测出来的参数,相对音箱而言,更为准确和具有参考价值。

后期我也会为音箱的参数测试做充足准备。

软件使用功能强大且应用广泛的Soundcheck。

所有硬件经过专业老师仔细校准。且软件测试序列有重复验证(就是整个测试过程,同样条件下会一次性测试好几次,中间差别大的话,会判定为测试不稳定,不及格),来保证测试的准确度。

所以呢,这套测试设备的准确度虽说比不上研究所实验室或者大品牌厂家的研发测试。

相对于一般大众音频产品生产的代工厂出厂测试。笔者这套,得益于精细校准和验证序列,在准确度方面还是相对有一定保障的。

下面说说两个案例吧。

笔者只截取最重要的频响曲线图和THD图作为参考。

(测试范围为20Hz到20kHz,这样比较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手头的测试设备而言,数据相对严谨)

先是两款耳机,一款是

大名鼎鼎且历史悠久的品牌,生产的大众消费类耳机。(标记为1号)

频响曲线和THD图如下:

(左声道蓝色曲线,右声道红色曲线)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频响:

参数or听感,你怎么选——记最近对声学测试的简单总结

THD:

参数or听感,你怎么选——记最近对声学测试的简单总结

另一个

历史不太悠久,知名度也不高的品牌,生产的大众消费类耳机。(标记为2号)

频响曲线和THD图如下:

频响:

参数or听感,你怎么选——记最近对声学测试的简单总结

THD:

参数or听感,你怎么选——记最近对声学测试的简单总结

然后说说听感。1号耳机我听起来还挺好的,均衡带点宽松的声音。

可当我听2号的时候,我以为我的耳朵偏音了,听起来是右声道声压大,左声道声压小。

我们看2号耳机的频响曲线图,发现人耳最敏感的中高频段(注意3kHz和5kHz),有两个明显的波谷。这个频段的两个大波谷,我怀疑就是听起来偏音的原因。

(这样的品控细想的话就有些可怕了)

除了偏音感,2号耳机左右声道一致性较差,曲线波动较大

反观1号耳机,左右声道一致性明显好,而且曲线平滑度高。

结论1:我觉得挑选产品的时候,还是选行业历史悠久的,有深厚沉淀品牌的产品更靠谱些。

第二个案例是我测试了两个耳塞。

两个耳塞是同一个品牌生产的,同样价格的产品,只是调音方向不一样。

一个主打美妙动听,一个主打高保真高还原。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两个产品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振膜材质的搭配比例,这个比例有微小的差别。品牌方就是用这个比例调音的。

1号主打美妙动听,参数如下:

频响:

参数or听感,你怎么选——记最近对声学测试的简单总结

THD:

参数or听感,你怎么选——记最近对声学测试的简单总结

2号主打高保真高还原,参数如下:

频响:

参数or听感,你怎么选——记最近对声学测试的简单总结

THD:

参数or听感,你怎么选——记最近对声学测试的简单总结

额外说一句,这两个耳机同样是7980元的价位,不得不感慨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单元一致性、品控够好,失真够低,整体曲线也够好看。

这两款耳机,频响曲线的走势很相近,虽说水润动听款的曲线,浮动的幅度稍大一些,但就大面而言参数区别并不大。但听感差别很大,一款水润动听,另一款声音非常素,清冷高还原低染色。所以,走势相近,听感大不相同的原因,是否来自于对频段细微处的精雕细琢呢?

希望就此案例,与朋友们多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