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處世之道(五)

《論語》中的處世之道(五)

41.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期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譯:子張問孔子如何處事能行得通。孔子說:“說話誠實可信,做事忠實認真,這樣處事即使是在蠻貊之邦也能行得通。說話不誠實可信,做事不忠實認真,即使是在本州本里能行得通嗎?站立的時候彷彿這幾個字就顯現在眼前,坐車的時候彷彿這幾個字就倚在車轅的橫木上;時時提醒自己,然後就能處處行得通了。”子張把這些話記到了他的腰間束帶上。

42.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譯:孔子說:“應該對一個人說的話而沒有對他說,叫做失人;不應該對一個人說的話而對他說了,叫做失言。智者應該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43.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規劃,近期就一定會有感到憂慮的事。”

44.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譯:孔子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就會遠離怨恨。”

45.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譯:孔子說:“遇到事情不積極思考'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46.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譯:孔子說:“整日群聚不散,說的話沒什麼道理,好耍小聰明,這種情況很難改變!”

47.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譯:孔子說:“花言巧語最容易擾亂人的德性。小處不忍耐,會敗壞大事情。”

48.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譯:孔子說:“眾人厭惡的人和事,一定要仔細考察;眾人喜歡的人和事,一定要仔細考察。”

49.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孔子說:“犯了過錯而不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啊!”

5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孔子說:“所選擇的道路不同,就不要互相謀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