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原創 海棠 峨眉之音

首先說,我沒有任何身份,只是一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國公民”,如果說還有第二重身份的話,那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有點良知的“中國網民”,所以說,我說出的任何一句話,我打出的任何一行文字只代表我的個人觀點,與其他任何人、機構、組織均無半點關係——

為了迎接你們到來,不說綏芬河這個城市,整個牡丹江地區也都在“人人奉獻”,除了老幼病殘和極特殊人群外,本地區能用上的力量幾乎全都用上了,醫護、公安、海關、教育、社區、機關各個部門這麼久以來付出了多少顯然不必再多提了,就連喝了三個月西北風的廣大市民小商小販兒、拖家帶口的家庭主婦、早該頤養天年的退休幹部職工等等都有一大部分主動加入到了義工服務的行列中了,不分晝夜,站崗執勤,頂風冒雪、排查登記……

不能不說,我們的確已經竭盡所能了。誰不珍愛自己的生命?你們的生命只有一次,那我們的呢?我們就可以死了再活過來?你們烏央烏央地成群結隊地回到祖國,綏芬河這個28線兒的小城,一夜之間,賓館全滿,酒店全滿,你們說沒影響到我們什麼,有些人說在你們沒回來之前我們也是在隔離的……那我們,還能說什麼!

遠的不說,我只說說前幾天夜裡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個小事兒吧——那天夜裡十一點半我去給執勤的夥伴送飯因為風大開門後沒等伸手拿到沙發邊上的鑰匙,風就直接把門甩上了,想叫開鎖公司上門開鎖可已是這個時間早已下班了,整個綏芬河,全市的賓館,除了騰出給你們用做隔離以外,其餘大都關門停業了。半夜三更,我能到哪裡去過夜?只有開著空調在車裡呆到天亮後叫開鎖公司上門開鎖。這不是你們給我們帶來的所謂的“影響”,那又是什麼呢!

全市各個醫院,幾乎一大半醫生都抽調去援助縣人民醫院你們這一群人中的無症狀患者去了。那天有朋友給我送來一把鉗子,我問她送我鉗子幹嗎?她說你牙不好,得備上。否則萬一哪天醫護不夠,牙科診所大夫都被抽去援助了,你牙疼受不了時可以自己動手……雖是玩笑,但絕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你們不配合,結果就是導致無限惡性循環。我們整個地區的人就都只能眼巴巴看著其餘各地的老少爺們兒們復工、上班、上學,聚會,領工資……

即使這樣,我們沒有埋怨,對你們,從沒有過心生怨恨,我們仍舊承受著重重壓力在堅挺著,堅持著,我們相互安慰著鼓勵著說著各種為大家加油的話,只要發佈一條動態馬上引來四面八方全國各地的網友大呼“綏芬河加油!黑龍江挺住!”之類的話。我們每天都抱定著“前方不遠處就是曙光”的信念每天在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輪著班站崗執勤,醫護人員整日即使家住在與單位只隔著一條馬路也無法回家抱抱孩子,吃一頓飯。志願者、執勤幹部們常常一個工作日下來三頓合併一頓吃,狼吞虎嚥地把一碗被劃為“垃圾食品”的方便麵當做“美食”。身邊就有幾位算不上朋友但也是熟人的連續幾天因為工作壓力太大休息不好病倒在了崗位上……當然,也有那麼多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溫暖著這些人的心。幾乎每天,每個執勤卡點都有好心的不知名的百姓送來豆漿、包子等等,他們心疼這些一整天站在風裡雪裡的守衛者們……

昨天聽到一個志願者說起他前些天排到了夜班,怕自己不小心睡著了,於是戴了一條圍巾把下巴能接觸到的正下方位置上用膠帶貼滿了牙籤,這樣一旦困得不行了打盹兒時就會被扎一下立馬清醒了……我不知道看到此處這個位置,這位志願者如果是你們哪位的兒子、女兒、侄子、外甥、哪怕只是有過一兩次交道的熟人,不必親眼見看到他本人,只單單聽我幾句話描述完之後,你們這一刻真的就感受不到半點揪心嗎?如果感受不到,那我替你們悲哀,替這一群辛辛苦苦為了你們日夜與疫情搏鬥的各個領域內的同胞們悲哀!搞不懂的是你們的絕食是在抗議著什麼?是在對誰、對什麼表示著不滿?是覺得我們這一群同胞們為你們所做的奉獻、做出的犧牲還遠遠達不到你們想要的標準嗎?試問這樣的行為對得起這一群群日夜做出這樣付出的人們嗎?況且你們,目前畢竟還有盒飯吃,可在我們這些人當中呢?又有多少人,為了你們能吃上這一份盒飯,我們都已經一整天沒有時間去吃飯。盼望你們,各自珍重,好自為之——

無其餘話可說,就上一組圖吧,大多是我最近一段時期內揹著相機路過各個站崗執勤的卡口時,隨手拍下的,不去投稿,不去拿獎,沒有設計,沒有擺拍,純為瞬間的抓拍,只為記錄,讓照片去和你們對話吧——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這是氣溫零下6度的一天,花園路一個小區裡一位60歲的老志願者在小塑料屋裡開著群眾送來的暖風,整理出的整整齊齊的出入本小區的人員登記表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這是風雨交加的深夜裡,小區執勤人員的常態

這是一個雪夜裡,遠道而來的好心人為穿著單薄的隔離人員送來棉衣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這是兩個忙到頭昏腦漲的志願者一天裡的第一餐,此時已是下午16:00點,“管它吃什麼,填飽肚子,繼續幹”——。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風來過,雨走過……這是一位整整守在入城口十個小時的志願者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雪下的很大,正準備下班的清潔工人忽然看到馬路對面有兩個垃圾堆旁堆滿垃圾,又急忙向馬路對面走去,我只搶到了他們過馬路的這一瞬——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在一個十字路口,我在等指示燈的間歇,拍下了這樣一個交警,他的目光充滿堅定,遠遠望去,好像一尊雕像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這是凱翔酒店的服務員,我記住了他的名字——於柏松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一個小區的執勤塑料棚裡,好心人給執勤人員送來的米糊、茶蛋和奶茶,已經涼了,執勤人員一直忙著為來往的出入小區的車輛和居民登記,顧不上吃。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這是在志願者小志拍下的一組鏡頭中的截圖。團幹部張瀛心一直忙於志願者工作,一個多月沒有見到兩個兒子了,想孩子時只能在午飯間歇往樓上眺望一眼,拍這段小片時,她喊著:寶貝們穿好衣服,開開窗讓媽媽好好看看你們。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這是攝影師李廣慶老師拍攝下的搬運抗疫物資的志願者一個包子一碗粥狼吞虎嚥“搞定午飯”後繼續工作的畫面

寫給康安醫院裡那些拒絕吃盒飯的同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