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整理筆記有必要嗎?

國椦


整理筆記有必要,而且還要會整理。整理筆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讓筆記由厚變薄,也就是在開始整理的時候,一定要將所有不懂的知識點都囊括進來,防止遺漏不會的知識點,然後逐一進行消化,當過一段時間後,筆記裡的一些知識如果能夠爛熟於心,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將會的知識點撇開,在原有筆記的基礎上,重新整理出難點問題,爾後筆記本就會變得越來越薄,直到參加高考前,你筆記本上的難點已經變得很少了,為了防止以前弄懂的知識點遺忘,這時你還可以走馬燈式的將所有筆記過一遍,從中挑出重點難點問題,切記不在多而在精,甚至要達到在睡覺前和休息時都能隨時在腦子裡過一遍這種程度,相信這科對你來說已經就沒有很多的難點問題了,信心百倍參加高考,走進理想的大學校園。


為愛遠航2


很有必要

筆記的整理是知識點從點到面的梳理,能讓你更加清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對知識進行聯繫也能夠提高知識鏈接性,記憶更高效。

建議梳理的時候用xmind或者幕布軟件很好用,可以分清一二三級,讓自己思路更清晰。





展展ya


非常有必要。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那麼在我們高中學習的過程中,記筆記對我們的學習有幫助嗎?近段時間收到了很多學弟學妹們的來信,說記筆記很浪費時間,有的就直接寫在卷子上了,也有人表示筆記很有用,有很多想不起來的知識點,一看筆記就全都明白了。

所以,每個人的說法都不太一樣,那麼到底有沒有用,來和學長一起看一看吧。

一、記筆記的目的?

1.記憶

記筆記最基本的一個作用,就是再一次加深你對內容的記憶。古人也說“手抄一遍,勝讀十遍”不是沒道理的,在我們運用多種感知器官同時投入識記的效果好,而多種感知又以手到為佳。

2.複習

便於階段複習,高三的數輪複習等等。筆記記下來的都是課堂上的重要知識點,是課本濃縮後的精華,以後複習時可以加快效率。

3.理解能力

抄寫耗時的同時讓我們的思維慢了下來。手寫的時候,眼睛在看,大腦在想,在這樣的慢頻率下,你可以仔細揣摩,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4.注意力

課堂筆記可以防止溜號走神,集中注意。但應該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

5.歸納整合能力

整理筆記可以鍛鍊我們對文本歸納總結能力。在整理筆記的過程中,又是一次對內容的理解和整合。

二、記筆記到底在記什麼?

可能很多同學記筆記,都會陷入一種矛盾之中,課堂上又要記筆記,又要聽課,一心真的沒辦法二用呀?所以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你可能需要先來了解一下,記筆記到底在記什麼?

1、記思維

記筆記,如果僅僅是把老師黑板上的板書抄一遍,效率會低很多。尤其是理科,可能基礎的知識點倒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老師在推導某一個公式時候的思路,以及老師解題的小技巧。

2、記知識點的框架

上課的時候時間比較緊,如果沒辦法及時做記錄,建議大家先聽老師講,然後記錄老師的綱要部分和重點部分,這樣可以將知識體系一目瞭然,其他地方課餘時間再根據自己的理解或者其他同學的筆記去補充,如果沒懂得,正好趁下課梳理筆記時候弄懂,再鞏固一遍。

3、記補充

老師講課過程中,除了課本上的知識點,肯定還會有很多額外延伸的東西,也是需要大家加以注意的,自然不能錯過。

4、記重難點和易錯點

在記筆記的過程中,也很需要你對筆記的內容進行分層,將其中的重難點和易錯點,用不同顏色的筆給標註出來,便於時刻提醒自己。

5、記自己的總結和思考

記筆記最好的模式就是,每一節知識點都有自己的總結,最好能梳理出有關單元的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繫,形成知識體系。


三、記筆記的誤區

誤區1:筆記就是抄板書

我們每個人都會做筆記,但是大家卻很容易出現一個現象:我們總是走了太遠,而忘記當初為何出發!

什麼意思?就是做筆記是為了以後回顧的呀,可是你們自己抿心自問,自己做的筆記自己翻過幾遍沒~都成過期雜誌丟一邊了······


誤區2:筆記從不回顧

記筆記不是照著老師的板書,一字不漏的抄下來,而是知識點的濃縮和精華,不然直接看書更加簡單。


誤區3:筆記不做更新

筆記應該是在不斷的複習和鞏固中,不斷進行補充和更新的。一方面需要你進行補充,如果有必要可能還需要你再拿出新的筆記本,進行專題的凝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