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的護理要點 主要看這三點

有創動脈血壓監測是通過穿刺動脈並將動脈導管置入患者動脈內,連接監測裝置,直接測量動脈血壓的一種方法[1]。

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的護理要點    主要看這三點

有創裝置

一、優點

1直接動脈壓力監測為持續的動態變化過程,不受人工加壓、袖帶寬度及鬆緊度影響,準確可靠,隨時取值。

2可根據動脈波形變化來判斷分析心肌的收縮能力。

3患者在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時可及早發現動脈壓的突然變化。

4反覆採集動脈血氣標本減少患者痛苦。

二、適應症

1各類危重病人、循環功能不全、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大血管外科、臟器移植等可能術中大失血的手術。


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的護理要點    主要看這三點


2嚴重低血壓、休克、和其他血流動力學不穩的疾病,或者無創血壓難以監測者。

3嚴重高血壓、創傷、心梗、心衰、MODS。

4手術中需要控制性降壓、低溫麻醉、血液稀釋以及或者燃料稀釋法測定心排出量時。

5需要反覆抽血動脈血氣分析時。

6選擇性造影,動脈插管化療時。

三、禁忌症

1穿刺部位或其附近存在感染。

2凝血功能障礙:對已使用抗凝劑患者,最好選用淺表且處於杋體遠端血管。

3患有血管疾病的病人,如脈管炎等手術操作涉及同一部位ALLEN試驗陽性者禁忌行橈動脈穿刺測。

四、ABP與NBP比較

1對於血壓正常者來說,ABP比NBP收縮壓常常會高出5-20mnHg。危重病人特別是休克狀態的病人,無創血壓可能提供不可靠的血壓值[2]。

2收縮壓自主動脈、肱動脈至橈動脈及足背動脈逐漸升高,舒張壓逐漸降低。


五、各部位動脈置管的優缺點

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的護理要點    主要看這三點

六、臨床護理要點

1嚴防動脈內血栓形成

(1)每次經測壓管抽取動脈血後,均應立即用肝素鹽水進行快速沖洗,以防凝血。

(2)管道內如有血塊堵塞時應及時予以抽出,切勿將血塊推入,以防發生動脈栓塞。

(3)動脈置管時間長短也與血栓形成呈正相關,在患者循環功能穩定後,應及早拔出。

(4)防止管道漏液,如測壓管道的各個接頭應連接緊密,壓力袋內肝素生理鹽水袋漏液時應及時更換,各個三通應保持良好性能等,以確保肝素鹽水的滴入。

2保持測壓管道通暢

(1)妥善固定套管、延長管及測壓肢體,防止導管受壓或扭曲。

(2)應使三通開關保持在正確的方向。

3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1)穿刺部位每24h用安爾碘消毒及更換敷料1次,並用無菌透明貼膜覆蓋,防止汙染。局部汙染時應按上述方法及時處理[3]。

(2)自動脈測壓管內抽血化驗時,導管接頭處應用安爾碘嚴密消毒,不得汙染。

(3)測壓管道系統應始終保持無菌狀態。

4防止氣栓發生在調試零點,取血等操作過程中嚴防氣體進入橈動脈內造成氣栓形成[4]。

5防止穿刺針及測壓管脫落,穿刺針與測壓管均應固定牢固,尤其是患者躁動時,應嚴防被其自行拔出。

(來源:中衛護研院)

參考文獻

[1]段敏.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7):351+355.

[2]賈玉鳳,費建平,陳偉官.有創血壓與無創血壓監測效果的分段分析[J].護理研究,2019,33(20):3568-3571.

[3]呂粉雲,王文華,張丹丹.有創動脈壓的監測及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02):272-273.

[4]黃海霞.重症患者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的護理[J].外科研究與新技術,2019,8(01):70-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