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有哪些小竅門?

色影君


聊一聊風光攝影。

因為風光攝影所用的焦段覆蓋面比較大所以鏡頭在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

不同季節的風景也各不相同我們首先以季節入手。

(1)春季:春天的光線具有柔和而明亮的特點,而春天又是百花盛開的季節,所以拍攝花海往往是這一季的主題。

在拍攝花海的時候我們常用的是評價測光,來保證整體的測光準確性,我們通常會在測光完畢後通過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人為的再加上0.5~1.0EV的曝光值,可以使花朵顯得更加靚麗也不影響其色彩的飽和度。

(2)夏季:夏天的光線強烈,容易形成高光和陰影。

我們要抓住夏天光線的特點並利用好這些特點,常採用點測光,通過景物的明暗變化來突出主體。

夏天也是多雨的季節,我們常用於低調作品的拍攝來表現烏雲壓頂等氣候變化。利用點測光對於取景器中亮處進行測光,等測光完畢後通過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人為的再減少1~2檔的曝光值效果更好。

(3)秋季:天高氣爽,空氣最通透的季節,大部分景物的顏色比較統一,我們利用這一點可以突出那些色彩豔麗的景物。

(4)冬季:雪景無疑是最佳的選擇。我們拍攝雪景時常常會發現雪會比較顯灰,所以通常拍攝雪景往往會把相機的曝光補償增加0.5~1檔從而讓雪顯得比較白。我們還可以利用色溫的對比來給照片增加活力。比如太陽初升和夕陽的光線比較稍暖和偏冷的雪色可形成明顯的色溫對比。

我們下面具體說說不同景物的拍攝方法和技巧。

1.仁者樂山-山川

(1)確定“主峰”的位置

放在畫面最中央:有利於突出主體,有唯我獨尊的姿態。

放在畫面左側或右側三分之一處:通過“主峰”周圍的景色來襯托,使畫面更富有變化。

放在畫面的邊緣:把“主峰”放在畫面邊緣,通過畫面中央和另一側的景物在照片中形成對角線,可以使畫面更具有力量感。

(2)日出日落

提到山峰我們往往會涉及到拍日出日落的照片,這個時候我們在評價測光的基礎上減少0.5~1級的曝光量可以防止太陽過爆;光圈應使用小光圈來利用衍射現象增加太陽光芒四射的效果。

(3)雲霧的拍攝

山川雲霧的拍攝要抓住兩點:第一點是如果雲霧佔的畫面比例比較大,我們為表現雲霧的潔白需要加1級左右的曝光。第二點當我們相機無法合焦的時候應對近景處清晰的景物對焦而測光最好用點測光對太陽照射的地方進行測光。

當我們位於山峰較遠處,山脈的起伏不夠明顯往往缺乏氣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選擇一些有地域特性的物品來增加前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智者樂水-水景

水景的取材有很多大到江河湖海,小到蜿蜒小溪都是極佳的拍攝對象。

(1)湖泊

通過湖光山色和水天一色來描述湖泊是常用的方法。通過對貼近水面的岸邊拍攝利用水面的倒影是常用的方法,我們也可以同時在水面中投一枚石子,讓倒影形成抽象的色塊來增加畫面的動感。也可以為鏡頭加上偏振鏡過濾掉倒影來拍攝水下的景物。我們在拍攝倒影時對準水面往往相機難以合焦,這時通常會選擇一些反差比較大的倒影有利於合焦。在測光的基礎上減小0.5~1級的曝光可令湖水色彩更深邃濃郁更加突出景物的倒影。

(2)浪花

我們可以利用高速快門拍到浪花激起的一瞬間,從而展現出河流或大海的磅礴氣勢。這時候我們應該降低拍攝角度,讓天空作為背景從而襯托出浪花的質感。同時應用長焦鏡頭讓其充斥整個畫面可凸顯氣勢。也可應用廣角和超廣角鏡頭來擴大畫面感體現浪花的氣勢,但是一定要有靜物做對比。

(3)瀑布和水流

拍瀑布和水流的重點在於快門速度。我們可以利用高速快門來凝固其中每一粒水滴來體現氣勢,也可以利用較慢的快門來刻畫水流的樣子從而體現出輕柔而飄逸。在使用較慢快門的時候如果光線比較強烈,我們可以通過減少光圈、降低感光度或者給鏡頭加上中灰濾鏡的方法得到準確的曝光,同時最好能使用三腳架同時使用快門線或自拍模式進行拍攝,儘量減少相機的晃動。

(4)溪水

溪水的拍攝方法同瀑布和水流一樣,構圖常採用對角線構圖可以突出小溪蜿蜒綿長的效果,這裡要注意對角線的下角儘量減少干擾物,則能給人以安靜的感覺。

(5)雲霧中的大海

想要拍攝雲霧中的大海,日出前一個小時天剛微微亮的時候光線最為合適(日落也是可以的),我們可以以海中的礁石作為主體,以朝霞為背景,利用慢快門(通常在30~60s),記錄海浪不斷拍打礁石的過程。海浪的大小直接影響到雲霧升騰的效果,海浪越大效果越明顯。在海面風浪很小的時候,採取同樣的拍攝方法,我們可以得到海面上彷彿有一層靜止的霧氣,這種效果更始於拍攝延伸到大海的碼頭等。

本文並不包含所有風景的拍攝,只是想給朋友們提供一些借鑑和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跳樓菌


上幾幅我的在國內外獲獎的圖片,來幫助說明觀點:

(1)立意。

(2)截取最能打動你的那一塊,不要一點多餘的元素。

(3)儘可能的用最佳光圈。

(4)有條件,就用架子。





13569789911


風光攝影題材是大部分攝影愛好者的最愛,但是要想拍出有感覺的風光照片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利用黃金拍攝時間。

太陽很高時,它的光線很強烈,但是它離地平線越近,光線就變得越溫暖。有時風光攝影最好的光照條件就是一天之中的黎明和黃昏。日出之後、日落之前的太陽光為照片加了一層暖色、實現低反差的效果。由於柔和的光線可以讓膠片和數字傳感器記錄照片中所有的細節,這對拍攝那些細節豐富的場景很有益處。低角度的太陽光還能產生柔和的投影,能顯示大地的形狀和紋理。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發生的光線變化對風光攝影有深遠的影響。花些時間,在陽光強烈時出去尋找合適的拍攝點,待稍晚或是第二天的凌晨再去拍攝。

二、利用低角度光線。

對風光攝影來說,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後是很神奇的時刻,這時柔和的光線和色彩能產生寧靜安逸的氣氛。在陰天,冷的藍色光能起到這樣的效果,但是無雲的日子裡,色彩從黃色到紫紅色都有。尋找那些有湖、河、海灘的地方,這樣在拍攝時,天空的顏色可以被水面反射到照片的前景部分。在山區拍攝時,注意觀察高山霞光,它可以給山峰披上一層柔和的紅光。由於許多現代相機的電子曝光系統最多隻能被設置到30秒,測光就不夠準確。這意味著你將不得不求助於老式的曝光方式(使用B門),使用快門線和秒錶。曝光時間可以延長到幾分鐘,所以有一副牢固的三腳架很重要。

三、密切觀察天空。

在風光攝影裡,天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但是,除非它能給畫面增加積極的因素或是能改進構圖,否則不要拍入畫面。由於風光攝影師喜歡在一天之中的早上和傍晚拍攝,以求得到最好的光線效果,我們見過一些最壯觀的天空――變化很快,突然爆發出色彩和光線的變幻。為了抓住每個拍攝機會,我們要密切觀察天空的每一個變化,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天空一般比風光本身或前景的色調要亮,所以你要經常使用中灰漸變濾鏡來控制反差,否則,膠片很可能無法記錄足夠的細節。偏振鏡也可用來控制反差,使雲彩形狀突顯,色彩飽和。

四、對轉瞬即逝的光線做好準備。

有些風光照片令人難忘,它們大都是在轉瞬即逝的光線從陰雲密佈的天空中投射出來時拍攝的。有時,最好的機會是日出或是日落時,這個短暫的時刻,太陽靠近地平線,通常會出現壯觀的彩色天空。記錄這種轉瞬即逝的光線最好的方法是對拍攝進行計劃,事先選擇一個拍攝地點,研究光線角度,選好構圖方案。最好使用測光表,選一個有太陽光的地方測光,確定亮度級,在相機上設定這個測光數據,重新構圖,連拍幾張!這樣,有太陽光的地方就會被正確曝光,同時沒有太陽光的地方就是暗調,從而捕捉到這個場景中最初打動你的閃光點。

五、控制眩光。

拍攝時在構圖中加入光線能戲劇性地提升照片中的氣氛。變焦鏡頭更容易產生眩光,方便的話,使用定焦鏡頭。畫面中的光學表面應該乾淨無痕,少使用濾鏡。如果構圖中有太陽的話,遮光罩不一定對消除眩光有效。最好用手或是一片紙板擋住鏡頭,將相機安裝在三腳架上拍攝。當使用長焦鏡頭時,應該儘可能利用遠處投射過來的陰影,穿越照片的前景部分――離鏡頭越遠,陰影線越清晰。如果畫面中有太陽,應該試著將它部分隱藏在樹或是其他類似元素後面。一定要儘量避免太陽影響前景中的元素,或是影響你使用的濾鏡效果。





六點攝影


風光主要看天氣、時間、時機,還有主題










官宇Mgy


風光攝影有那些小竅門?

寫文忙中現回覆(參與討論)

風光攝影直說:談不上小竅門,攝影是構圖思維、用光、用色彩打動人的道理就不多講了……。


根據我的經驗(經歷)

照像器材:

專業級單反、超廣角鏡頭、50定焦鏡頭、16-35廣角變焦鏡頭、70-200長焦鏡頭必不可少,差點忘了還有三角架或獨角架。

拍攝技巧(小竅門)

掌握拍攝時間,日出日落是風光拍攝最佳時間,需提前到達拍攝地點備拍。

注意拍攝中的光線,柔光多見晨曦初放,落日晚霞。

海洋湖泊注意冷暖色的調效(白平衡)

星辰拍極光,選擇天空未汙染環境,注意當天氣(當地)象預報,熟悉掌握一定氣象、天體運動規律,才能拍攝出星軌極光照佳作。

大自然的神奇壯觀,旖旎風光是發現美,要拍出好的作風也需要吃苦耐勞,不怕天寒地凍和蚊蟲叮咬,好作品是靠技藝和付出才能得到。

附一組夕陽西下圖片(為配文剛從相機中傳出

(注:原圖無後期)

巴厘島金巴蘭拍攝





至於小竅門,還是隻有靠辛勤付出,才能收荻。筆者下面這組《落日餘暉》也是在高溫強光下,提前進入拍場……,在曝曬中烈日下守候90分鐘拍攝完畢一組套圖。也不知是否算為“小竅門”?

注:文中圖片屬作者拍攝,只要是《頭條》讀者喜歡拿走不謝!


前哨影像傳媒


一,用廣角展現恢宏的氣勢

令人讚歎甚至驚歎的大場景風光攝影作品始終是絕大多數攝影師的最愛,無論是咆哮奔騰

的壺口瀑布,還是氣勢恢宏的紫禁城,也無論是風光旖旎秀麗的灕江山水,還是如世外桃源的

九寨溝,一年四季都能夠在廣角鏡頭下呈現出不同的美景

二,關注微妙的細節

不斷漫步在古老的建築、優秀的自然風光中,雖然那些美景無時無刻不吸引著每一個攝影

師按下快門,但有時攝影卻變成了記錄而不是創作,因為當一個類似於“觀光客”的攝影師,

風風火火地四處奔走到處拍照時,勢必很難靜下心來關注身邊的細節,然而這些細節卻往往能

成就一張好照片。

三,標新立異的角度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

千篇一律的照片畫面使你很難脫穎而出,因此我們必須找到標新立異的拍攝角度。除了找

到標新立異的角度外,還可以人為地創造獨具特色的拍攝角度,並根據拍攝對象採取能夠更好

地表現主題的構圖和拍攝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畫面的新奇感以及所拍攝對象的層次美感和完整性。

攝影師採用獨具匠心的視角使照片有別。

四,特殊視點帶來的有趣風景

面對同一個景物,採用千篇一律的拍攝方式,會讓人感到有些乏味。有時不妨進行一下改變

或許一個獨特的視點會帶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需要攝影師有敏銳的觀察力。

五,風光照片中的有人與無人

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在風光照片中出現無可厚非,畫面中的人能夠起到活躍畫面的作用,

可以為畫面帶來生機與活力,如果人物的表情與服飾到位,還可以起到闡述畫面主題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在畫面中所佔比例的問題,最佳效果莫過於畫面中只出現佔比很小的人,

但卻為畫面帶來畫龍點睛般的效果,起到秤砣雖小壓千斤的作用。

在進行風光攝影創作時必須把握的原則是,人只是風景的輔助與陪襯,切忌在畫面中出現

過大的人物破壞景物的完整性而使景物淪為背景。

六,關注結構發現景物的韻律美

無論是人文建築還是自然風光,許多景物都有各種各樣的韻律或規則的結構之美,這些結構能夠帶給人獨特的韻律感,而發現並將這樣富有韻律的景象反映在照片中則能夠帶給人獨特的視覺感受。

規律帶來的往往是節奏感,而追尋節奏感與韻律感往往是人類視覺的本能追求,因此如果能夠拍攝到富有節奏與韻律的景物,就能夠帶給人美的享受。


嚮往西藏k


一,風光攝影內容:1)仁者樂山(山峰,山山林,山路)。2)智者樂水(瀑布,小河,露珠,江海) 。3)天空(太陽,星星,白雲)。二,風光攝影時間:春夏秋冬早中晚景。三,風光攝影技巧:1)儘量用小光圈拍攝。2)利用三腳架穩定。3)注意天空層次。4)注意天氣。5尋找趣味點。6)注意黃金分割結構。


老輝377


首先寬廣的風景照 橫向拍攝 然後再看突出哪些主題 舉個例子 如果想顯示海的遼闊和大地的遼闊 請把地平線放在第一條橫線處(從上向下)如果是展示天空的遼闊 地平線放在第二條橫線處 總結起來就是1/3和2/3 哪個多視覺拉伸效果就越好


眼六路


風光攝影儘量使用小光圈,三腳架,快門線,以保證清晰度和景深。拍攝大場面必須選用廣角鏡頭,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很強的視角衝擊力。拍攝局部,可以使用長焦鏡頭,壓縮空間透視,突出主題


呂桂明帶你看壺口


大場景用廣角,越廣視覺上越衝擊。

小光圈為主,保證遠近都清晰。

多數情況上架子好,感光度放低,畫質優秀。

配合各種濾鏡,可以降低光比,拍攝慢門等不同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