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油價”曾令世界苦不堪言-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瘋狂的油價”曾令世界苦不堪言

  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歐洲甚至出現馬拉汽車的奇觀。

  國際石油市場20日再現“歷史性一刻”——美國原油期貨5月合約首次跌至負區域!今年國際油價“史詩級暴跌”已經多次刷屏朋友圈。讓人關注的是,歷史上油價的“過山車”式暴漲暴跌往往對全球經濟乃至政治生態產生猛烈衝擊。

  早期油價暴漲暴跌是常事

  在還沒有發明內燃機,更不用提汽車和飛機的19世紀60年代,石油只是一種普通的工業產品。在投機商人的操縱下,它的價格暴漲暴跌是常事。最早開始大批量開採石油發源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從1859年開鑽的第一口油井開始,這裡生產的原油短短几年內就佔到全球產量的一半。

  不過此時石油的用途主要是提煉煤油這種照明燃料,汽油屬於危險的副產品。狹窄的應用範圍讓石油價格極易受到市場的影響。從1859年到1860年底,煤油商人大力推銷這種新照明燃料,讓很多人對石油的前景看好,油價一路高漲到1861年1月的每桶10美元。但人們很快就發現,開採當地的石油資源並沒有什麼技術門檻,投資者蜂擁而至,大地上鑽井林立。無限制的生產導致供過於求,油價迅速暴跌,到1861年6月,油價已降到每桶50美分,年底時更是跌到每桶10美分,當真是“裝石油的桶比裡面的油還貴”,許多人因此傾家蕩產。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改變了油價走勢。戰爭雙方對各種物資的迫切需求讓油價轉頭飛速上漲。1862年底,油價已經漲到每桶4美元,到1863年9月達到每桶7.25美元的高點。讓人想不到的是,1879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髮明的白熾燈,又差點把油價推下深淵——物美價廉的電燈嚴重擠佔了煤油燈的市場,石油失去主要用途後,價格因此再度暴跌,一度下探到每桶0.48美元,比當時產油區的飲用水還便宜。就連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也忍不住向妻子抱怨說:“如果沒有投資石油,我們現在應該很有錢了。”

  19世紀末,內燃機的出現終於結束了石油大亨的苦日子。隨著汽車開始規模化生產,全球市場對汽油的需求與日俱增。1911年,汽油的銷量首次超過煤油,並帶動石油生產迅速增長。隨後全球石油產量從1920年的6.9億桶猛增到1940年的21.5億桶。但此後儘管石油在燃料和化工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然而在號稱“七姐妹”的7家跨國石油巨頭控制下,國際油價長期保持在低位,甚至一度還不到煤價的一半,為此蒙受損失的卻是第三世界的產油國。

  兩次石油危機讓西方世界“休克”

  1973年10月6日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讓油價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它的震懾力。為回擊西方國家在戰爭中對以色列的庇護行為,10月16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宣佈將海灣地區的原油市場價格提高70%,第二天又宣佈每月遞減5%的石油生產計劃。面對阿拉伯世界如此明確的警告,美國仍堅持向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結果引來致命一擊——阿拉伯各產油國相繼對美國發動石油禁運。據統計,從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國際油價從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暴漲的油價直接導致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陷入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嚴重依賴中東廉價石油的美國在這次石油危機中首當其衝。美國政府宣佈全國處於“緊急狀態”,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減少班機航次、限制車速、對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天關閉全國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戶外燈光廣告等,甚至連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限時關閉。時任總統尼克松還下令降低總統專機的飛行速度,取消週末旅行的護航軍機。這場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導致美國工業生產下降14%。

  第一次石油危機不但讓阿拉伯世界見識到石油武器的威力,更極大改變了美國對中東產油國的態度。從1974年開始,美國為拉攏沙特和伊朗這兩個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向它們提供了全方位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遭受“池魚之災”的日本和歐洲也被迫放棄追隨美國的中東政策。當時日本所需石油的七成來自中東,第一次石油危機導致日本工業生產下降超過20%。日本認識到,必須擺脫美國的限制,改走“親阿拉伯”的中東路線,才能獲得穩定的石油供應,這成為戰後日本的外交政策轉向獨立自主的重要事件。原本在中東問題上堅定支持美國的英國也改弦更張,隨後更在20世紀70年代積極推動北海大油田的開發,以保證自身能源供應。

  全球還沒有從第一次石油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新的打擊接連而至。1978年底伊朗爆發革命,這個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停止出口原油,導致全球油價急劇上升。還沒等風波停息,1980年兩伊戰爭又爆發了,由於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價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35美元以上。第二次石油危機成為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導致美歐超過3500萬人失業。歐洲媒體感嘆稱,“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西方還不曾遭受過如此深重的經濟苦難。”

  油價暴跌成蘇聯解體推手

  相比哀鴻遍野的西方國家,在前兩次石油危機中獲利最大的除了阿拉伯世界,就要數蘇聯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西伯利亞一系列大型油田陸續投入開發,蘇聯石油工業進入黃金髮展期。在兩次石油危機期間,蘇聯大幅增產,並拒絕配合阿拉伯世界“限產保價”,反而與後者爭奪西歐市場。據統計,1975年蘇聯石油日產量達到880萬桶,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頭號產油國。在油價暴漲的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石油產量更是維持在年產6億噸(日產量1200萬桶)的巔峰狀態。當時對西西伯利亞油氣工業每投入1盧布,經過3-4年就可以收回30-40盧布的利潤。許多人樂觀地認為,油價上漲到一定高度後會成為穩定的“搖錢樹”。

  出口石油的暴利讓蘇聯獲得鉅額硬通貨,不但可以憑此在國際市場上大量購買外國先進設備和消費品,還成為蘇聯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的財政基礎。尤其是當時蘇聯已經嚴重依賴通過國際市場進口糧食,石油成為解決蘇聯糧食問題的靈丹妙藥。據說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不止一次向西西伯利亞主要石油開採企業的領導穆拉夫連科提出請求,內容是:“麵包出現問題,請增加300萬噸計劃外石油”(用於出口創匯)。

  蘇聯在經濟上暴露的短板迅速讓老對手抓住機會。1985年8月,美國政府授意沙特增加產量,實行“逆向石油衝擊”戰略,向已顯蕭條的世界市場注入石油,打壓油價,抑制西方的通貨膨脹。沙特石油出口迅速從每天不足200萬桶猛增到約900萬桶。受此影響,1985年11月,國際原油價格從每桶逾30美元直線下降,到1986年4月1日已跌至每桶10美元,下跌幅度竟達70%。

  正所謂禍不單行,此時蘇聯正面臨石油開採量下降和成本上漲問題。美國乘機對西伯利亞所需的石油開採設備實行禁運,讓蘇聯希望提高石油產量,靠提高出口量來彌補油價下跌造成外匯收入下降的企圖也化為泡影。在油價暴跌、石油產量銳減的雙重打擊下,蘇聯外匯收入已無力滿足進口糧食以穩定國內供給的需求。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國內出現嚴重物資短缺,這成為蘇聯解體的重要推手。(據《環球時報》武彥/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