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加水就能行駛?水氫燃料車遭質疑


車輛加水就能行駛?水氫燃料車遭質疑


5月23日,一則有關“水氫發動機河南南陽下線,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的新聞,引發熱議。

當天,南陽日報頭版文章《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市委書記點贊!》稱,水氫發動機在南陽市正式下線,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

有網友調侃,這是在重演“水變油技術”的老騙局,更有網友質疑“這是永動機嗎”?也有行業專家人士認為,報道存在錯漏或者偏差,有“譁眾取寵”之嫌疑。

不過,5月24日,涉事企業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不會延緩南陽項目進程。並聲稱“事實擺在這裡,不是瞎編的”。

不過,外界對於其“技術”仍存在諸多懷疑。

車輛加水就能行駛?水氫燃料車遭質疑

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發佈“水氫發動機”的青年汽車集團,有騙補的嫌疑。事實上,2017年,青年汽車集團因新能源客車“騙補”,曾經遭工信部處罰。

真假水氫燃料車

《南陽日報》報道中所稱的“水氫發動機”的研發製造企業是青年汽車集團,公司總部位於浙江省金華市。青年汽車集團下設商用車集團、乘用車集團和汽車部件集團三大子集團,是一家以生產NEOPLAN豪華大客車、MAN豪華重型卡車、轎車、汽車零部件為主的民營股份制汽車工業集團。

事實上,早在2017年8月21日,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就曾對外宣佈:“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在青年汽車誕生”。

根據青年汽車官方的介紹,青年水氫燃料車不用加油,也不用充電,只加水,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可達1000公里。青年水氫燃料車的工作原理是,車頂安置一個蓄水箱,車內的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使得汽車行駛。

此外,龐青年曾經表示,水氫燃料車所加的水並無水質要求,自來水、河水、海水均可使用。同時,用戶無需氫氣成本,也減少了氫氣的存儲與運輸,水解產物具有可觀的經濟價值。

但“特殊的轉換裝置”是何物,外界並不知道。青年汽車曾稱,其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這種特殊催化劑是什麼?外界也不得而知。

不過,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水變為氫氣和氧氣,需要消耗能量。但“催化劑”的作用,在化學反應裡只能改變反應物化學反應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變化學平衡。

據媒體報道,青年汽車在2017年亮相的水氫燃料車,是一輛青年氫燃料曼卡物流車。曾有媒體人親眼目睹,駕駛艙後部有兩個碩大的蓄水箱,蓄水箱上配有兩個深藍色的氣體過濾瓶,青年汽車方面稱過濾裝置可保障氫氣純度達到99.99%。在蓄水箱注滿水後,駕駛員便啟動車輛,從車間內駛出繞場一週後返回。

但“加水就能開車”的工作原理具體為何,外界不得而知。

車輛加水就能行駛?水氫燃料車遭質疑

“燃料不是水而是其他物質, 將水分解成氫氧。”5月24日,清華大學氫燃料電池實驗室主任王誠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理論上來說,水裂解可以產生氫氣。但是,即便水可以製取氫氣,也需要消耗其他能源或依靠電解水方式才能夠實現。並且,能量轉換的效率較低。也就是說,所謂的“加水就能讓車行駛”,實際上需要消耗能源。

在氫燃料汽車的產業鏈中,其實包括制氫、儲氫、加氫、氫能應用四個環節。而此次聲稱的水氫發動機就是想把前三個環節“合為一”。

“水制氫沒有問題,但在成本和整車性能指標方面可能沒有什麼優勢。但是,加水的時候,還要不斷加其他燃料。”有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但是,這種能源消耗高,轉換效率很低,並且成本高昂,實際效果很差。

電解水制氫,確實被業界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一個方向。目前,制氫的主要手段是依靠化石燃料,但不能解決能源和環境的根本矛盾,並且碳排放量高。而電解水制氫是可持續和低汙染的,不過技術並不成熟,成本高企,能源利用率低。

並且,有專家表示,電解水制氫即便未來有所突破,也只是會應用到制氫環節上,但肯定不會直接在車內實現。

獲當地政府40億注資

2018年11月14日,南陽與青年汽車集團簽訂了氫能源汽車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2018年12月29日,南陽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前一天發生的南陽高新區·金華青年汽車氫能源整車項目簽約活動,該項目建成後可實現產值300億元。

龐青年在簽約儀式上介紹了項目概況,青年汽車於2014年開始,全面佈局以氫燃料電池和氫發動機為核心、氫能汽車為龍頭、工業廢氣和煤炭地下氣化制氫為保障、金屬鎂合金儲氫和車載水解制氫為支撐、立體交通運營為目的“五位一體”的氫能汽車全產業鏈。尤其是車載水解制氫技術實現了車載水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

青年汽車氫能源整車生產項目是南陽氫能源汽車產業園的支撐項目。官方資料顯示,該項目規劃產能為單班10萬臺/年,三班30萬臺/年的新能源乘用車,預計2020年建成。南陽氫能源汽車產業園建成後可實現產值300億元,利稅近百億,解決就業1000餘人。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汽車的南陽項目總投資83.16億元,其中南陽市政府平臺出資40億元。

事實上,對於近年來高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地方政府熱情高漲。無論是此前的電動車項目還是如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很多地方政府趨之若鶩,吸引相關企業入駐,並給予大力支持。

但這也造成了騙補的現象。此前,有關部門曾對查證存在“騙補”的11家汽車企業進行處罰,青年汽車赫然在列,其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於公告容量。

2017年2月4日,工信部暫停了青年汽車在內的7家公司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責令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整改,整改完成後仍需驗收。

而從2018年開始,電動車補貼時代即將進入尾聲,補貼逐年退坡並將在2020年底完全退出;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氫燃料汽車仍然享有高補貼。這也讓氫燃料電池變成了新的風口,諸多資本進入。

“從技術層面來看,氫燃料電池汽車距離商用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短期內難見回報。現在來看,氫燃料電池汽車有點‘熱’過頭了。”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此外,近年來,由於公司發展不佳及資金困擾,青年汽車集團及董事長龐青年曾因債務問題,多次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工商信息系統顯示,目前龐青年本人控股企業共26家,其中青年汽車集團等多家企業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企業,龐青年本人也已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以及被列為限制消費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