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垃圾分類示範片區”:2萬多名分類指導員“人盯桶”

探訪“垃圾分類示範片區”:2萬多名分類指導員“人盯桶”

本報訊(記者張楠)吃完早飯,家住石景山建鋼南里社區2號樓四單元的陳阿姨拎著一袋從客廳、廁所收拾好的垃圾下樓了。從去年起,將不同的垃圾分類投放,已經成了陳阿姨全家的新習慣。

“李師傅,來扔垃圾了,您給積個分。”來到小區中專門設立的垃圾分類回收站,陳阿姨主動打開了手中的垃圾袋。食品包裝袋、用過的衛生紙、廢棄的口罩……身穿統一綠色馬甲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李慶如對袋內的垃圾進行了簡單檢查後,示意陳阿姨將垃圾袋扔進灰色的其它垃圾桶內。隨後,李慶如用手機掃描陳阿姨手中印有二維碼的卡片,為此次垃圾正確投放進行積分獎勵。“攢多了,能憑積分到附近超市換購衛生紙、肥皂等生活日用品。”

這裡是石景山區的垃圾分類示範典型之一,每天早上6點半,李慶如都會準時來到分類回收站,擦拭垃圾桶、噴消毒藥水、指導居民對垃圾進行分類。

市城市管理委固廢處調研員吳潤江告訴記者,從2017年起,本市開始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今年年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創建將覆蓋全市9成以上的街道鄉鎮。其中,東城、西城、石景山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這4個區將作為首批試點,率先進行“全區域”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

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吳潤江以最直觀的垃圾桶為例解釋說,對於住宅小區來說,公共區域必須成組設置由廚餘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組成的“桶站”,並配有專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每天分時段在垃圾桶站進行值守。石景山區城市管理委固廢科科長侯淼告訴記者,5月1日條例實施後,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工作內容會逐漸發生變化。過去,居民如果沒有進行垃圾分類或是分得不好,垃圾分類指導員往往會直接上手幫助居民重新分類。而5月1日之後,垃圾分類指導員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導鼓勵居民自行分類、自主投放上來,提示監督將成為指導員的主責。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萬多名垃圾分類指導員。想要實現“人盯桶”,垃圾分類指導員的數量不足怎麼辦?記者注意到,其實,各區早已想出了不同的好做法。東城、石景山等區,將引入小巷管家、志願者、樓門長等力量,作為“臨時垃圾分類指導員”,對居民進行輔助引導。通州則重新佈置桶站位置,將部分零散放置在小區內的垃圾桶整合成有專人值守的垃圾分類投放站,至少能節省一半的人力。有的社區在無人值守的時間段,在桶站上設置語音提示小喇叭,實時播放垃圾分類的提示廣播。

來源:北京晚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