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比茅臺還貴,業績鉅虧,昔日的行業第一,如今為何不受寵了?

茅臺的漲勢十分喜人,近幾年也一直不斷創新高,作為傳統行業之一,茅臺可圈可點。而另一家傳統企業,曾經是中國保健行業的第一,但如今卻一蹶不振,面臨鉅額的虧損。

這家企業曾經與茅臺齊名,作為中國的老字號,可謂家喻戶曉。但近幾年發展勢頭並不好,隨著不斷的提價,市場份額被一步一步蠶食,而他自己也面臨鉅額虧損。可以說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是哪個企業呢?


曾經比茅臺還貴,業績鉅虧,昔日的行業第一,如今為何不受寵了?

東阿阿膠作為中國傳統的老字號,曾是全國最大的阿膠生產企業,旗下的多個產品,非常熱門。像我們常見的有複方阿膠漿,東阿阿膠,桃花姬阿膠糕,每一個品種都是曾經市場的熱點,受到市場的寵愛。

但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從2019年卻出現連續虧損。近日,東阿阿膠發佈了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虧損6000萬到9000萬,同比下降超過100%。作為曾經市場的寵兒,東阿阿膠近幾年發展勢頭並不好,面臨年輕的客戶群體,開展了一系列的市場營銷,但結果並不明顯。

曾經比茅臺還貴,業績鉅虧,昔日的行業第一,如今為何不受寵了?

而對東阿阿膠來說,更加艱難的是清理庫存。之前市場火熱時,東阿阿膠大幅提價,很多經銷商為了賺取利潤,囤積了大量的庫存,而隨著市場需求下降,經銷商不得不清理庫存。這就導致了整個產品的價格暴跌。

曾經在藥店售價1500元的東阿阿膠塊,比一瓶“飛天茅臺”還貴!現在只賣1200元,但就是這樣大幅度的降價,仍然很少有人買。而在淘寶平臺上,價格更加便宜,甚至達到700元。整個價格體系變得非常混亂。

曾經比茅臺還貴,業績鉅虧,昔日的行業第一,如今為何不受寵了?

阿膠的銷售渠道之前主要集中在藥店,多於保健品已經納入到了醫保的刷卡範圍,很多購買都的人是為了送禮,畢竟東阿阿膠價格昂貴,送禮還是蠻有面子的。

而能夠刷醫保卡則減輕了很多購買人的壓力,可以說,東阿阿膠產品能不能刷醫保卡,是人們考慮買不買的最主要因素。

曾經比茅臺還貴,業績鉅虧,昔日的行業第一,如今為何不受寵了?

而自從2019年以來,政策規定,東阿阿膠的部分保健產品已經不再納入醫保的範圍,那這就喪失了很大一部分客戶,畢竟東阿阿膠的價格還是十分昂貴的。

當然和白酒行業面臨的困境一樣,年輕人對於白酒和東阿阿膠保健品並不關注,如何佈局年輕消費者的市場,吸引年輕消費者,也是面臨的難題。

曾經比茅臺還貴,業績鉅虧,昔日的行業第一,如今為何不受寵了?

東阿阿膠,老年人可能更熟悉,而對年輕人並不瞭解。之前東阿阿膠也推出了面向年輕人的飲料,推出了“健康小金條”東阿阿膠粉。但年輕人並不太接受。

尤其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很多年輕人更加關注的是直播、互聯網渠道,很少看電視,報紙。年輕人心目中有更加年輕化的品牌,而諸多產品中大家也更容易購買已經瞭解的產品。

曾經比茅臺還貴,業績鉅虧,昔日的行業第一,如今為何不受寵了?

所以擺在傳統保健產品企業面前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像東阿阿膠、碧生源、同仁堂、雲南白藥這些企業,雖然都推出了年輕化的產品,但如何吸引年輕人,還是需要進行深入的思考。

茅臺和雲南白藥的發展都可圈可點,茅臺通過漲價也將自己變成了白酒行業的市值第一,成功的吸引了大批客戶的眼光。而東阿阿膠通過漲價,早將自己的價格體系全打亂,失去了市場的吸引力,從此一蹶不振。

曾經比茅臺還貴,業績鉅虧,昔日的行業第一,如今為何不受寵了?

所以說漲價並不是萬能的!企業一定要對自身有清晰的定位。

曾經的皇冠明珠,現在也不太受寵。東阿阿膠的經歷,治得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