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的起源與“綱目”的含義

“本草”在我國古代指中藥或中藥學,而其起源可追溯至神農嘗百草的時代。而“本草”也是從傳說故事中走出來,作為中藥或中藥學的代名詞存在於我國幾千年的醫藥學文化中。

“本草”的起源與“綱目”的含義

  細說“本草”還應回溯至其最初產生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人類只能使用極其粗糙的石質或骨質的工具,在極其低下的生產力制約下,果腹的食物也主要以採集來的野果、植物的種子以及從土地裡掘出的植物根莖為主。因為認識能力有限,在以植物為生的時代裡,人類經常會誤食一些有毒的植物,從而導致噁心嘔吐、腹瀉、頭暈目眩、昏迷等各種不良後果產生,嚴重的甚至引起死亡。就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誤食有毒植物的經歷中,人類不斷積累經驗,又通過一代代人的嘗試,人們終於熟悉了不少植物的性能,認識到自然界中哪些植物是適合人類食用的,食用這些植物能對人體有哪些益處;而哪些植物食用後對人體是有害的。並在不斷的嘗試中還發現了許多可以治癒人體疾病的植物,也就是在這些嘗試與經驗的積累中,人類第一次認識到了自然界蘊藏的一大寶藏——藥草。我國古代最先對治病之“藥”的認識是植物藥,即草藥。而動物藥乃至礦物藥,都是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視野和經驗的不斷擴大而逐漸產生的。


“本草”的起源與“綱目”的含義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藥的範圍也在隨之擴大。從流傳至今的各種古書籍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藥學從最初的分篇分章的零散介紹到最後形成一部統一的醫藥學鉅著這一發展脈絡。早在《周禮·天宮》中就記載有“五藥”,此書中的“五藥”具體是指草、木、蟲、石、谷這五類藥物。在《詩經》《山海經》中也介紹到了多種藥物的名稱,尤其是這部極具神話色彩的地理學書籍——《山海經》,對藥物的記載多達一百多種,在這一百多種藥物中又涉及有植物、動物、礦石等,更有關於不少藥物食、服、浴、佩戴、塗抹等不同用法的敘述。而在《禮記》一書中,還記載有在孟夏月“聚蓄百藥”,這充分說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藥物知識就已經非常豐富了。當藥物知識不斷地積累昇華後,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對各個時代的藥物知識加以總結,從而整理出了一部關於用藥經驗和記錄藥物形態性狀的專門著作,《本草》也就誕生了。

  而對於綱目的含義,在近現代科學生物的分類中也有“綱”和“目”。享有盛名的瑞典分類學家和博物學家卡爾·林奈,制定出的關於生物分類的方法以及分類原則,極大地促進了生物學的發展,併為生物科學的分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源於林奈的分類系統,現在已產生了一套統一的生物分類規定:即將生物分為7個等級。這7個等級從高到低排列分別為:界、門、綱、目、科、屬、種。排列最高階的“界”包含有多個“門”,而“門”中又包含有多個“綱”,依此類推,一直到排列最低階的種。這七個等級將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都分門別類地安排在其中,各有各的固定位置。例如,人類屬於動物界,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人種。


“本草”的起源與“綱目”的含義


  無論“本草”還是“綱目”都是在文化的長河中不斷髮展凝練出來的,在其字面意思之後,是一個系統化的學科。關於“本草”的釋義,貫穿於整個中藥的發展。在後世用藥行醫治病的醫療實踐中,數百種經過加工製作用於臨床的藥物終於產生了。這些藥物不僅可以單獨用來治療某一種疾病,也可以相互配合使用,由此中國傳統的醫藥方法隨之產生。與西方的醫藥方法相區別,中國傳統的醫藥方法被通稱“中醫”或者“中藥”。中藥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除了臨床常用的種類外,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極具醫療功效的藥物,這些藥物就是我們常說的“中草藥”。當今社會,雖然西醫在醫學中逐漸佔據了統治地位,但隨著西醫中無法克服的各種侷限的暴露,中藥草藥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地醫藥學界的重視,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到中藥獨特的臨床療效,並對其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解釋。

  文章來源:菜瓢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