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 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作者 | 小鷗

流程編輯 | 劉博鈺

年報季已經過去,上市公司是醜是美,是妝前還是妝後,我們也都見識到了。我們今年也領教了一種新玩法:不是虧損,也不是嚴重虧損,而是先預盈再虧損。

這種情況,不僅可怕,還有點可恥:發佈個業績修正公告,順便道個程式化的歉就順利通關開始下一輪的收割?

No,比如這家公司,*ST天成,2016年年報業績大變臉,現在證監會開始秋後算賬了。

這讓我們更加相信,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一、業績披露差異遭證監會立案

今年的1月10日,*ST天成(600112.SH)發佈公告稱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證監會表示要對其2016年的業績預告與實際業績的披露差異進行立案調查。

既然是2016年的年報,那就讓我們回到2017年的那個春天,彼時的*ST天成名稱還是完整的,名字叫天成控股。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2017年1月26日,天成控股披露的業績預告是:預計2016年年度經營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歸屬淨利潤在1000萬元至1500萬元之間。

2015年,天成控股的歸屬淨利潤是虧損1.7億。照理來說,2016年的業績預告是質的變化,不僅是扭鉅虧為盈,還成功得避免了披星戴帽。這樣的消息必然算得上利好,這個會把利好和利空無限放大的資本市場也必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然而天成控股並沒有得到資金的垂青,走勢仍舊低迷,或許這也為日後的業績大變臉埋下了伏筆。

去3個月以後,也就是4月24日,天成控股又發佈公告稱審計師有不同意見,因此調整2016年度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9700萬元

一盈一虧之間便是一個多億的差距,天成控股也因此吃了4個跌停。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公告顯示,不同意見包括以下內容:

1、衝回母公司歷年累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涉及約3663萬元;

2、所涉金額最高的一項,即天成控股參股蘇墾銀河,獲得了投資價值變動收益4777萬元,審計師認為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的日期為2017年1月6日,不能將該筆交易收益在2016年度確認。

3、2011年,公司簽訂協議以1300萬元價格收購遵義縣天一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天一工貿公司”),已預付股權收購款390萬元,交易對方已將天一工貿公司經營權及財權全部移交本公司。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約定天一工貿完成工商及礦權的變更手續之後再納入合併報表。審計師認為因未合併,所以之間產生的往來都應該作為企業間的往來項目,需要進行減值。

4、同樣是2011年,公司簽訂了4 家遵義鉬鎳礦業公司的轉讓意向協議,已預付意向訂金1,510 萬元記在預付賬款科目下,而審計師認為公司暫時無法履行意向協議的約定,因此因轉入其他應收款科目並且計提減值。

一下子就是四項,可見天成控股為了把2016年的業績做漂亮,為了避免被ST,使出了怎樣的洪荒之力。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最終天成控股2016年虧損了9895.96萬元,而因其2015年的淨利潤為負,從2017年4月27日起,天成控股就榮幸的戴帽了。

為避免戴帽而枉顧會計的謹慎性,說調節利潤只是好聽一點的說法。要說造假,這家公司背後的大股東經驗還是很豐富的。

二、畫餅造假有基因

天成控股的前身是長征電器,在2004年,遵義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一部分股份轉讓給廣西銀河集團(後更名為銀河天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銀河集團”),即現在的控股股東。

天成控股原來是一家工業電器生產企業,生產500kV 以下高、中壓電器元件、風力發電設備等產品。在這個領域,天成控股可以說是小透明一枚,於是2013年開始,天成控股伸出大長腿搞跨界去了。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到目前為止,天成控股的佈局包括三個領域:電氣設備領域、礦產業務、金融領域。

這些資產是通過買買買的方式獲得的,在這個過程中,天成控股玩得那叫一個眼花繚亂。具體的情況,在市值風雲以往的文章《4個月漲4倍,25個交易日跌掉2/3市值:“不壞殼身”天成控股》中有詳細描述。

總結一下:

1、2013年,在電子支付如火如荼的時刻,天成控股以3000萬元人民幣收購了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國華匯銀100%股權,為了這個熱點,天成控股並不介意國華匯銀僅僅41.54萬元的家底,仍然溢價72倍完成了收購,也收穫了3226萬商譽。

結果卻是國華匯銀在2014、2015年連續虧損,分別虧損-924萬、-1369萬。2016年天成控股就把國華匯銀賣掉了,甩賣的價格是7000萬,並在當期一次性計提了3262萬的商譽減值。臨走前,國華匯銀還留給天成控股八百多萬的壞賬。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2、與此同時,國華匯銀還在畫著另一張餅——礦產。

2014年初,天成控股與控股股東銀河集團簽訂了《資產置換協議》,擬置入香港長城礦業的19%股權,待時機成熟,還會將32%的股份轉讓給上市公司,同時雙方簽訂了對賭協議。

然鵝,香港長城礦業2015年僅實現了承諾額的9.63%,2016年為5.31%。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不是姆們投資者胃不好,而是這餅忒難消化了。

天成控股擅長畫餅是有基因的,畢竟它的大股東是銀河系,是一生不羈放縱愛吹牛的銀河系,它的兄弟是“股改後造假第一股”的銀河生物。(《“年度造假公司”銀河生物300億市值養成記:10年鉅虧8.5億,靠“停牌+編故事”創造10倍漲幅奇蹟》)

三、保的殼金身,又可割一輪

殼是一個金剛不壞的身份。*ST天成已經連續兩年虧損,按照大A鐵律,2017年必定盈利。畢竟留得殼身在,不怕沒韭菜割。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2017年,*ST天成的營業收入為56,497.07萬元,同比降低5.58%;歸母淨利潤為1974.94萬元,同比增長119.9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8201.87萬元,同比增長13,031.28%。

相信大家都看得出,在營收幾無變動的情況下,淨利潤醬嬸兒得猛增是不正常的。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首先,得感謝那筆被審計師認定應當計入2016年的投資收益4777萬元,這筆收益被計入了2017年;其次,要感謝當年的熊孩子國華匯銀,當初國華匯銀給天成留下一筆壞賬,在這危急存亡的時刻,國華匯銀又將這八百多萬還給了*ST天成。哈哈哈,你說這事巧不巧?需要的時候就都回來了。

也就是說,*ST天成只是保住了面子,扣非之後的淨利潤依然慘烈,-3924.87萬元,而且這已經是扣非淨利潤虧損的第六年了。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ST天成已經很慘了,而如果不是研發支出高度資本化,恐怕會慘絕人寰。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ST天成研發支出的資本化率常年在90%以上,明顯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以2017年為例,*ST天成的研發資本化率為92.83%,而合縱科技該項指標為14.66%,許繼電氣32.59%,平高電氣較高,為77.16%,科陸電子為0。

層層財技玩下來,*ST天成終於圓滿得摘掉了帽子,從5月7日開始又做回了天成控股。按照套路準則,18、19年可以玩玩跨界概念繼續虧損了,但2020年是必須要盈利的吆。

畫餅大戶天成控股:業績變臉被立案調查,為摘帽玩轉財技

END/本文為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 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