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死在征伐的路上,皇帝守邊關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珠峰玉鶴


明代學者黃宗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昔日之都燕,則身守夫門庭也。”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定都北京,就像是皇帝親自看守門庭一樣。”這句話直觀地顯示了明朝首都北京,所面臨的嚴峻的國防形勢。由於北京城迫近邊境,時刻都面臨著北方遊牧民族與東北方漁獵民族的威脅。截止明朝滅亡,蠻族騎兵曾三次兵臨北京,其中蒙古兩次,後金一次,這三次入寇分別被稱為“土木之變”、“庚戌之變”以及“乙巳之變”。這三次入侵,都給大明王朝帶來了巨大震撼。然而明朝“天子守國門”的窘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北京城真的是從一開始就暴露在遊牧民族的刀口之下嗎?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探討一下明朝的“棄地”問題。

洪武遺患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發佈檄文,宣佈對腐朽的蒙元王朝發動總攻。明軍在“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旗幟下高歌猛進,一路皆捷,攻入元朝的大都,迫使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狼狽北逃。隨後,朱元璋與帳下諸將追亡逐北,橫掃元朝的殘餘勢力,以圖恢復華夏舊疆。經過數年的奮戰,明朝基本恢復了漢唐舊土,蒙古勢力全面退回了草原。雖然蒙元勢力已然式微,但朱元璋對其從來沒有掉以輕心,仍時刻防備著他們的反攻倒算。朱元璋本想招撫殘元勢力,但是都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

  招降不成,便只能用刀劍來說話。1371年,也就是洪武五年,朱元璋經不住帳下諸將的一再請求,對盤踞於草原的北元勢力發動了總攻。明軍並分三路,深入沙漠。但在此戰中,明軍由於不熟悉地形,遭致了失敗。此戰結束了明軍對蒙元戰無不勝的歷史,而苟延殘喘的北元勢力也終於在此戰之中緩過勁來。由此,朱元璋停止了針對蒙古的戰略進攻,並轉而實行積極防禦戰略。在此基礎上,明蒙雙方攻守之勢發生易位,蒙古騎兵開始對明朝邊境進行了小規模反攻。為了應對敵人的騷擾,朱元璋制訂了“搜剿、清野”政策。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對延邊諸郡實行了“遷民”政策。也就是將邊民遷往內地,以此來擺脫蒙古人的騷擾,同時也讓蒙古人寇掠的經濟目的,無法實現。然而“遷民”政策也不是沒有副作用,這會導致邊境空虛,從而使延邊諸衛所得不到有效支撐,而這也為明朝後來的“棄地”埋下了伏筆。

  1387年,明軍發動捕魚兒海之戰,此戰中,明朝徹底摧毀了北元勢力,一雪洪武五年敗績的恥辱。此時,朱元璋認為天下已定,遂開始著手營建他心目中的北方防線。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只有他的兒子們才能成為大明王朝北方的屏障。史書中曾提到:“高皇帝驅胡出塞,復我中華,經始慮終,防胡為急。於是大啟宗藩,錯布萬國,則選諸子,周匝三垂。”朱元璋先後加封秦、晉、燕、谷、寧等十位國王於邊境,史稱“塞下十王”。這些藩王都擁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朱元璋期望他們能夠成為皇室的屏障。從地理分佈上來看,明朝的藩王防線主要以遼東、大寧、開平、大同一線為準,將後來的九邊,乃至於北方重鎮北平蔭庇於其後。

此時,明朝對於蒙古仍實行積極防禦政策。明軍以塞下諸王與長城以北的軍鎮為基礎,時常派兵數萬,對蒙古人進行“清沙漠”的戰略。在此期間,明朝諸藩王表現良好,屢次擊潰蒙古人的侵襲,其中以燕王朱棣最為突出。從此蒙古勢力遠遁,近邊再無敵騎。

靖難之禍

  封國制度是有效的,但是其副作用也是極大的。與皇帝同姓,並擁有軍隊和領地的藩王,永遠是中央政權的大敵。在歷史上,西漢和西晉都曾爆發過大規模藩王造反的事件。對於這樣的風險,朱元璋自然也有所考慮。不過朱元璋在查閱史書後,卻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藩王們之所以會造反,是因為天子和藩王沒有“各守其道”。在七國之亂前,當時還作為太子的漢景帝,竟因一點小事就用棋盤砸死了吳王劉濞的兒子。漢景帝在繼位後,還運用了晁錯的削藩之策,絲毫不顧骨肉親情。由於皇帝自身“失道”,導致中央與諸王失和,這才造成了七國之亂。所以朱元璋認為,只要皇帝知“敦睦九族隆親親之恩”,諸王知“夾輔王室以盡君臣之義”,封國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然而歷史的發展證明,朱元璋實在太高估血統和親情的作用。在至尊的權力面前,無論多麼親近的血緣,到最後都只是兒戲。用倫理道德而不是制度,去制約人類自私而貪婪的本能,最終總是要碰壁的。

  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他在一些文臣的攛掇下,開始對塞下諸王進行“削藩”政策,而這也是明朝北方邊防體系崩壞的開始。在建文帝“削藩”政策的逼迫下,在自身野心的驅使下,燕王朱棣悍然造反,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變”。為了加強自身力量,朱棣將延邊備胡的邊兵併入麾下,因此明朝北方的國防實力受到了極大削弱。其中,以大寧鎮的極度衰弱最為典型。1399年,朱棣將寧王朱權,連同他屬下軍民一併遷入內地,而朱權鎮守的大寧也因此成了空城。大寧地處長城之北,是擁兵十餘萬的超級軍鎮,明軍針對蒙古人的“清沙漠”行動,往往以大寧為出發點。大寧的存在,對蒙古封建主們具有極大的震懾作用。然而朱棣為了內戰,置北方邊防於不顧,將大寧變為空城。不久後,大寧衛被棄,其地為兀良哈三衛所佔據。

  此外,非常值得注意的還有東勝衛的放棄。東勝衛位於我國河套地區,在秦漢時此地被稱為九原、朔方,唐朝時此地曾建有三座受降城。河套地區依山傍河,便於防守。同時控制河套還能有效控制高闕,能夠隨時對北方遊牧民族進行反擊。佔據河套,就像往遊牧民族的心窩裡插了一把尖刀。明初,朱元璋在唐朝受降城附近建立了東勝衛,成為明朝西北地區邊防體系中的重鎮。然而東勝衛孤懸於外,經濟相對落後,需要後方的大力供應。隨著靖難之役的爆發,東勝衛失去了後方的支援,遂變得逐漸衰落。1403年,也就是永樂元年,東勝衛被迫內遷。

  靖難之役後,朱棣登基,他為了防止其他藩王像自己一樣作亂,便徹底破壞了朱元璋苦心經營的藩王防禦體系,同時將延邊諸衛向南遷移,放棄了大量土內遷地,明朝在長城以北僅餘開平衛。然而由於大寧內遷,開平衛失去了側翼保護,也開始變得孤懸難守。到了宣德年間,開平衛也不得不迎來內遷的結局。由此,明朝便依託長城,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九邊體系。

  朱棣破壞了舊有的防禦體系,導致其大本營——北平失去了屏障。北平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在明代前曾是遼金元等遊牧王朝的首都。北平地處華北平原、蒙古高原以及遼東地區的交界處,是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東北漁獵民族重點爭奪地區。失去北平,則廣大的華北平原將暴露在胡人的鐵騎之下。所以北平的得失關係到明朝的生死存亡,必須重點防守。此時擺在朱棣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將北平交由最得力的將領進行防守;二、遷都北平,天子守國門。第一種方案之所以不可行,是因為很難保證北平守將就一定不會造反,畢竟有安史之亂殷鑑在前。所以,明朝別無選擇,只能選擇遷都北平,親自保衛國家的安全。

  明朝雖然遷都北京,但是朱棣仍然認為不保險。為了一勞永逸地清除蒙古勢力,朱棣親自發動了五次大規模討伐,史稱“五出三犁”。這幾次征伐聲勢浩大,但是戰果並不算太明顯。雖然明軍將蒙古勢力驅逐出漠南地區,但是並沒有大量消滅蒙古人的有生力量。此外,蒙古的韃靼勢力被打擊過重,導致西部的瓦剌勢力坐大,逐步統一了蒙古帝國,為二十多年後的土木堡之變埋下了伏筆。

嘉靖之變

  永樂之後,明朝一改前代皇帝的進取政策,防線開始全面後退。在東北方向,明朝放棄了奴兒干都司;在南方,明朝放棄了安南;在北方,開平衛內遷至獨石堡。同時,明朝還大體上放棄了對蒙古勢力的進攻政策,開始實行消極防禦的政策。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明朝,明英宗不顧群臣反對,盡起京師精銳御駕親征。由於指揮失誤,明軍幾乎全軍覆沒,明英宗被敵軍擒獲,史稱土木之變。此戰後,瓦剌軍隊趁勢進攻北京城,明軍在於謙的領導下,艱難地擊退了敵人的進攻。雖然大明王朝保住了,但是明軍精銳盡失,很長時間得不到恢復。更可怕的是,明軍徹底失去了主動“掃平沙漠”的銳氣。

  明軍的消極防禦政策,被蒙古人認為是軟弱可欺,遂從漠北漸漸遷徙入漠南地區,對明朝邊境掠奪不止。而在此時,明朝丟失河套地區也終於開始顯現。在天順六年(1462年),韃靼毛裡孩、阿羅出等封建主開始出沒於河套地區,但是出沒無常,然而即便如此,韃靼蒙古人仍讓宣大、延綏、寧夏等地烽煙不息。為了解決河套蒙古問題,王越嚮明憲宗建議,應該啟用“搜套”戰略。1473年,王越率領輕騎入套,殺死了三百名蒙古人,河套寇患才稍稍得到平息。

  然而僅僅十數年後,小王子達延汗在草原中崛起,並且率兵重新進入河套地區。他們在秋高馬肥之際進入河套,在春季以入貢為名在明朝邊郡大肆搶掠,搶到心滿意足後才返回沙漠。對於蒙古人的入寇,明朝毫無辦法。

  到了嘉靖年間,蒙古人看出了明朝的軟弱,他們以俺答汗為首,長期盤踞於河套,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套寇”。為了應對俺答汗的威脅,明朝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已經到了應該收復河套的時候了。於是熟悉邊事的曾銑制定了一份詳細的“復套”計劃,並且向嘉靖帝上書。在計劃中,曾銑歷數蒙古人佔據河套給明朝邊境帶來的危害,以及河套對於明朝有多麼重要。曾銑認為,他只需指揮六萬銳卒加上兩千火槍手,便可完成計劃。

  對於曾銑的計劃,早就想解決蒙古問題的嘉靖帝表示十分欣賞,並且把這個計劃交給其他閣臣商議。對此,內閣首輔夏言表示十分贊同。然而,以嚴嵩為首的其他閣臣卻對這個計劃表示反對。雖然在史書中,嚴嵩是個大奸大惡的佞臣。但是他反對“復套”的理由也未嘗不充分,那就是計劃雖好,但是卻沒有有能力實施的將領和軍人。在嘉靖的時代,明朝邊軍早已失去了進攻能力。即使計劃再好,沒能力執行也是白搭。因為群臣的反對,嘉靖帝的心願得不到實現,使這位喜歡玩弄帝王心術的皇帝大失顏面。在盛怒之下,嘉靖帝竟找個理由將主張“復套”的夏言和曾銑給處死了。

  明朝遲遲不收復河套,而蒙古人卻在此地茁壯地生長了起來。河套甘甜的河水與鬱鬱蔥蔥的牧草,將蒙古的人馬養的膘肥體壯。於是,蒙古人對明朝邊境的進攻也變得越來越猛烈。1550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七年,此時距離曾銑被處死已經有兩年。俺答汗以河套為基地,嚮明朝邊境發動總攻,蒙古鐵騎長驅直入,一路打到北京城下。而此時,北京城並沒有能與蒙古人相抗衡的精兵。當北京百姓面臨危險之時,奸臣嚴嵩竟然說“寇飽自颺去”,主張不對俺答汗進行抵抗。於是俺答汗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在北京郊區大肆燒殺,搶掠人畜兩百萬,釀成了庚戌之變。其後,明朝為了解決俺答汗問題,不得不同意他的互市要求,實際上這就如同簽下了城下之盟。由此,蔓延近兩百年的明蒙戰爭,在戰敗的恥辱中,才得到最終平息。

  明蒙戰爭結束,但是明朝的退縮政策還沒有結束。萬曆初年,明朝在遼東開拓寬甸等六堡,擴張了近800裡。然而明朝以此地孤懸難守為理由,將此地放棄,早已安家立業的六萬名百姓,被明軍以武力強行遷入內地。而開拓的土地呢?最終被努爾哈赤笑納,最終增強了後金的實力。

  黃仁宇曾說:“明朝是一個內向,非競爭性的王朝”。在其建政之初,就表現出極大的保守型。只有遇到困難,就會將前人用血汗打下的土地輕易放棄。而這些土地,最終都被敵人利用起來,成為進攻明朝的基地。明朝的教訓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絕不能放棄寸土。因為每一塊丟棄的土地,都有可能成為敵人進攻我國的橋頭堡。






鐵血金戈


明朝素以”作風硬朗、骨風剛強“著稱,因此也被人們稱為“剛明”。正所謂“不割地,不賠償,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我們每次看到這句話,內心多少都對故明產生一絲由衷的敬意!

的確,大明立國276年,“無漢唐之和親 無兩宋之歲幣”,這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尤其是明朝的皇帝,更是以”天子守國門“著稱。當然,大明十六位皇帝,也並非個個都有御駕親征、禦敵守國之舉。實際上,終明一代也就只有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和明武宗五位皇帝有御駕親征過。

明太祖朱元璋自不必說,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是一名典型的馬上皇帝。朱元璋戎馬一生,以一無所有的貧僧身份,通過個人的努力奮鬥,先是消滅割據南方的漢族群雄,繼而又”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開創了偉大的大明王朝。

明成祖朱棣也是一名馬上皇帝,他通過發動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取皇位。繼位後,朱棣勵精圖治二十餘年,開創了著名的永樂盛世。而朱棣在位期間,還曾五次御駕親征,率軍討伐蒙古,有效的維護了大明北境之和平。

接下來的明宣宗朱瞻基,他是繼洪武、永樂之後,明朝的又一位英主。朱瞻基早年就曾跟隨祖父朱棣北征蒙古,理論上也算是半個馬上皇帝。因此,對於戰場殺伐、行軍打仗,朱瞻基也並不陌生。所以,他在位期間也曾親自精選鐵騎兵三千飛奔北境,一舉擊退兀良哈進犯的軍隊。

如果光從這三位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的事蹟來看,明朝這種”天子守國門“的硬朗作風,似乎還真對抵禦外敵,樹立軍威有極大的作用。

可問題就在於後世那些皇帝,歷朝歷代都不可能經久不衰,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世之君都是久居深宮,過著深居簡出的宅男生活,不論體魄還是膽識都無法與王朝前期那幾位盛世明君相提並論的。因此,過去洪武、永樂、宣德三代皇帝的御駕親征是”宣揚國威,震懾外敵“的偉大舉動,但到了正統和正德這兩位”正“字頭的明朝皇帝那,結果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一個成了恥辱,而另一個則成了笑話!

因此,可以說,大明的”天子守國門“實際上只適用於其強盛時期。到了明朝中後期,平常也就是一句吹牛皮的空話,如果真要付諸行動,那便很可能成為一項不靠譜的舉動,往往會造成反效果。



這些歷史要讀


首先,我認可朱棣是明朝傑出的皇帝、政治家、軍事家。但是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個明粉經常稱讚的話語,說實話我其實是不太認可的。在封建時代皇帝作為國家政治活動最重要的一環,為何要至於如此危險的環境中去,其實說白了,就是國家實力弱罷了。有明一代,蒙古也沒有真正的被征服。朱棣遷都北京未嘗沒有逼迫後代子孫勵精圖治的心理,如果不是朱高熾登基沒多久就駕崩了,早就跑回南京了。他老爹敢這麼搞,朱高熾可沒有天天直面蒙古刀鋒的想法。

為什麼這麼說朱棣守國門是無奈之舉,大家看完明初到朱棣北征時候蒙古諸部寇邊情況就知道了。

明初建國時,朱元璋派出處於巔峰狀態的明軍八徵蒙古,雖然取得了一定戰果,但是由於遊牧民族特性始終難以消滅蒙元。等到朱棣奪權成功後,蒙古實力開始出現恢復的現象,入侵次數明顯增多。一方面朱棣作為篡逆奪取皇位之人,他急需功績證明自己得國之正。同時,北京作為他的龍起之地可以說是經營最完善的,遷都北京可以對南京固有官僚階級進行洗牌。因此,兩個原因一拍即合,遷都北征也是一氣呵成。

縱觀朱棣一生親率大軍五徵漠北,共計動用兵員幾十萬。但是,出征的效果並沒有朱元璋時取得戰果大,沒有大規模對蒙古有生力量進行殲滅。等完成遷都後,明朝陸續在北方開始設立邊鎮,最後形成了九邊拱衛京師的局面,戰爭的形式也由主動出擊變成了被動防守。明朝最後一次大規模出擊,那就得是超級敗家子明英宗了,一次土木堡把明朝上三代皇帝積攢的家底敗個精光不說,自己被俘虜不要緊,還把整個武勳集團死個精光,致此文官集團徹底得到釋放,皇帝唯有依靠宦官才能進行制衡,明朝的畸形政治制度也由此確立。等英宗之後嘉靖在位時,俺答汗南下,九邊吃空響的各位邊將竟然無人敢戰,最後靠仇鸞的再三賄賂,俺答汗一頓縱兵劫掠後才退了兵,仇鸞竟然因此獲封大將軍、太子太保。

這和明粉說的不和親、不納貢可對不上號了。

我讀研究生時,有一位老師是專門研究明史的,是當時中國明史研究協會副秘書長,他老人家自己都說越研究明朝歷史越生氣,還請各位明粉不要過於誇張粉飾了。

為啥天子守國門,無他,唯實力不夠也!能像漢武帝把匈奴打的西遷,才叫真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