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歐盟會名存實亡嗎?

用戶55149341635


筆者認為,疫情結束後,歐盟不會名存實忘,原因是幾個方面的:一是歐盟的各個國家太小,許多國家歷史上本來是從一個國家分離出來的獨立的。實際上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都是一樣的。歐洲的許多國家比我國的一個省還小,有的比我國的一個市還小,最小的比我國的一個鎮還小。如果沒有歐盟,這些小國家在世界上沒有話語權,無法保障自身的利益。二是歐洲國家的經濟結構單一,如果沒有歐盟,歐洲各國之間的優勢互補和產業鏈無法形成,會加速歐洲各國的經濟衰退。三是歐洲人習慣了安穩和自由,習慣了高福利,不願意奮鬥,在整個歐盟體系保護下,歐洲大部分國家還能維持目前這種生活狀態,一旦沒有歐盟這個組織,許多歐洲小國衰退的更快,這些小國的民眾從此就失去了安穩和自由的經濟條件。四是歐盟這個組織的形成,是歐洲各國自主的選擇,歐盟是一個統一的對外稱呼,實際上歐盟有許多組織,歐洲各國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加入相關的組織,這些歐盟組織為歐洲各國確實提供了各種保障,如果沒有歐盟這個組織,歐洲許多國家連安全都沒有保障。五是歐洲大部分國家的衰退之路已經形成趨勢,歐洲大部分國家歷史上是依靠他們的祖先通過殖民地的方式在全球掠奪財富而富起來的,或者是依靠他們的祖先冒險獲得的財富。可是現在的歐洲人大部分都沒有冒險精神,也沒有奮鬥精神,只是在啃老,而且最要命的是人口持續減少。如果沒的歐盟這個組織,歐洲許多國家衰退的更快,有的國家就會崩潰。所以,疫情結束後歐盟不會名存實亡,歐盟依然存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個人觀點,受疫情的影響,歐盟現在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每個國家都各自為陣,塞爾維亞等國家都已經向中國求援了,但是有的歐洲國家對中國的求援還嗤之以鼻,就目前的形式歐盟隨時有可能分裂。在過去時候,歐盟官員常說“一個團結的歐洲”可能已經不會再重來了,之後取代它的,就是歐洲各國之前的利益紛爭和勾心鬥角。可以預測到的是,等疫情結束之後,意大利或許還有更多的歐洲國家可能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公投,等到那時候,歐盟就真的名存實亡了!


阿堅的低風險隨談


這一次新冠病毒疫情,一個面很好的照妖鏡,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朋友誰是敵人。這一切,災情之下的歐洲,表現得最為明顯。

新冠肺炎疫情,最先在意大利爆發。意大利沒當回事,疫情不僅在意大利爆發,還快速傳染了整個歐盟。

歐洲一體化,本來是讓支離破碎的歐洲實現統一市場共同應對國際風險,結果,在疫情之下卻成了病毒的幫兇。尤其是申根協定取消了26個國家之間的邊境線。意大利的新冠病毒攜帶者,可以任意穿越任何一個國境線,新冠病毒從意大利一國災難變成了整個歐洲的災難。

按理說,歐洲一體化,面對新冠疫情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歐洲各國應該同仇敵愾共同應對新冠病毒的侵襲。可是事實卻是,歐洲各國,不管是歐盟之內還是申根國家之間,都是以鄰為壑,他人即地獄的狀態。

意大利在最危險的時刻,向歐盟總部提出了求援請求,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意大利無奈,只好再次向美國求援,依然沒有回應。最終,東方大國派出數十個醫療團隊送出數百噸醫療物資。

意大利發現,不管是一體化的歐盟和申根,還是軍師聯盟性質的北約,關鍵時刻都不如一帶一路架構的東方大國。作為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的歐洲國家,意大利嚐到了甜頭。

如果說對鄰國疫情冷眼旁觀只是自保的話,搶劫鄰國物資,就做得太卑鄙了。

被夾在法國、意大利、德國和奧地利四個國家之間的瑞士,遭到了德國和意大利的無恥搶劫。

德國作為歐盟老大,居然兩次扣押瑞士進口的口罩和消毒水。其中第一次扣押的口罩多達24萬隻!意大利也在3月11日拿走了瑞士的大批消毒水。

對此,英國《每日快報》更是評論:"將團結扔進了垃圾桶"。

中國有句古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疫情之下的歐盟,就是這樣一個自私自利甚至以鄰為壑的狀態。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說過"疫情會過去,歐盟回不去"。

國與國的聯合,是需要壯士斷腕放棄相當一部分主權的。這個選擇,必須是慎重的,必須是建立在雙方的互相信任之上的。現在,疫情之下的人情涼薄,讓歐盟各個成員國之間失去了任何的信任感。疫情過後,歐盟能不能解體,恐怕是個很危險的事情。

值得一說的是,意大利在疫情過後,大概率會啟動脫歐進程。

早在2016年11月,意大利就提出了政治體系改革,其中一個議題是,對是否脫離歐盟進行公投。

當然,公投失敗了,但是意大利內部的脫歐派逐漸成事。

意大利有可能啟動脫歐程序,但能不能實現脫歐,恐怕不一定。

意大利是歐盟的主要成員國,與法國德國雙核心一樣,意大利即是歐盟成員國,又是歐元區國家,還參加了申根協定。意大利要脫歐,遠遠比英國脫歐要難得多得多!

當然,如果意大利真的能脫歐,恐怕歐盟幾十年的努力就全白費了,沒有意大利的歐盟,法國和德國的"夫妻店"還能經營下去嗎?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