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作者|凱風

來源|國民經略(ID:guominjinglve)

得物流者得天下。

近日,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發佈,23個物流樞紐入選。這其中,既有一二線城市,也有名不見經傳的三四線城市。

東部地區10個:天津、上海、南京、金華(義烏)、臨沂、廣州、寧波-舟山、廈門、青島、深圳。中部地區5個:太原、贛州、鄭州、宜昌、長沙。西部地區7個:烏蘭察布-二連浩特、南寧、重慶、成都、西安、蘭州、烏魯木齊。東北地區1個:營口。

為什麼是這些城市?國家物流樞紐,能帶來什麼實質性利好?

1

國家物流樞紐之爭:

北京武漢杭州合肥濟南意外落選

這一次國家物流樞紐之爭,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毫無懸念入圍,但許多被寄予厚望的城市則意外落榜。

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第一個意外是,北京、武漢、杭州、濟南、合肥、石家莊、昆明、貴陽等城市落選,這些地方基本都屬於直轄市或省會城市,身兼2到4個物流樞紐的定位,最終卻未能入選國家物流樞紐。

第二個意外是,這一次國家物流樞紐榜單上,出現了不少三四線城市的身影,但這些城市所在省會卻未上榜。

湖北宜昌、江西贛州、內蒙古烏蘭察布-二連浩特,遼寧營口、山東臨沂脫穎而出,而作為各自省會的湖北武漢、江西南昌、內蒙古呼和浩特、遼寧瀋陽、山東濟南卻不在其列。 第三個意外是,全國五大計劃單列市,深圳、青島、寧波、廈門悉數入圍,只有大連落選

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鄭州西安皆在榜單,唯有北京武漢兩地落選。

而在全國16個萬億GDP城市中,只有北京、蘇州、武漢、無錫

四地落選。 第四個意外是,有一些城市由於綜合實力不強,本身就在預期之外,這一次卻成了最大的黑馬,廣西南寧、甘肅蘭州、山西太原都屬此類。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種格局,意味著什麼?

2

鄭州南寧贛州臨沂營口:何以成黑馬?

這與國家物流樞紐的定位有關。

所謂國家物流樞紐,指的是在商貿物流體系中居於核心位置的城市。這些城市要麼擁有港口、空港、陸港優勢,要麼是製造業基地,要麼是商業貿易中心,要麼擁有繁忙的邊境口岸,從而一個國家最為突出的經濟大動脈。

2018年12月,發改委、交通部聯合印發《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全國共有127個城市躋身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之列。

當時有媒體報道,在這127個城市中,會選出15個城市作為第一批國家物流樞紐。

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近日,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塵埃落定,令人意外的是,首批物流樞紐不是15個,而是23個,這意味著有一批城市成了“黑馬”。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發改委的文件透露了一些端倪。

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涵蓋陸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等6種類型……區域和類型分佈的相對均衡,有利於支撐“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
等重大戰略實施,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顯然,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一在謀求均衡,既要兼顧區域平衡,又要兼顧不同類型的物流樞紐的平衡;二在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支撐的核心城市,自然會在榜單之列。

這23個物流樞紐,全都處於全國交通運輸大通道之上,且都位於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之列。

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可以看到,京津冀有天津,粵港澳有廣深、長三角有上海、南京、寧波-舟山和義烏,長江經濟帶有重慶、宜昌、南京,一帶一路有烏魯木齊、蘭州、烏蘭察布-二連浩特、營口等地,而西部陸海新通道有重慶、成都、南寧。

至於山東臨沂、江西贛州,為何先濟南、南昌一步成為國家物流樞紐?

臨沂擁有“物流之都”的稱號,而贛州恐怕與政策青睞有關,這也是這兩個城市面臨的歷史機遇。

3

北京落榜,天津入圍

新的問題在於,北京、武漢、杭州為什麼會落選?

先看北京,北京之所以落選,是因為不需要。作為首都,北京地位向來極其特殊。在“2035總體規劃”中,北京攬獲四大中心的超級定位: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顯然,北京著眼於全國、著眼於國際。即便北京的經濟、商貿、物流都高度發達,堪稱全國唯一的全能型城市,佔據發展優勢,但這些功能不屬於重點發展的首都功能,北京不需要這些層面的榮譽進行加冕。

相反,基於京津冀一體化的考慮,北京與天津近在遲尺,北京落選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天津作為海陸空一體化的國家中心城市,這一次攬獲國家物流樞紐,可謂十拿九穩。

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天津雖然近年經濟增速不盡人意,但作為名噪一時的天津衛,天津的地理區位優勢向來一流。天津既有港口也有空港,既是生產基地也是商貿中心,因此在國家物流體系中,天津獲得了港口、空港、生產型、商貿型四大物流樞紐的定位。未來,隨著京津冀一體化推進落地,尤其是隨著北京非首都功能對外疏解,天津勢必要承擔起帶動河北以及華北廣大區域發展的重任。

4

宜昌入圍,武漢為何落選?

武漢的落選,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武漢向來是九省通衢,是國家綜合交通樞紐,是高鐵“八縱八橫”的核心樞紐,更是全國三個集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五大樞紐為一體的城市(另兩個為重慶、南京),為什麼武漢未能入選國家物流樞紐? 這裡的關鍵在於,武漢落選,但湖北並非顆粒無收,宜昌作為湖北的代表,成功躋身國家物流樞紐。

宜昌入選的是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的確,宜昌作為三峽大壩的所在地,正是東中西部物流高強度交換的樞紐,對於國家物流樞紐之位,的確有一爭之力。

但這個優勢與武漢相比,可謂微乎其微。為什麼武漢落選、宜昌入圍?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每個省份只能有一個城市入圍,計劃單列市(深圳、寧波、青島)可以單獨入圍,這就是廣東、浙江、山東均有兩個城市躋身國家物流樞紐之列的原因所在。

湖北沒有計劃單列市,這一次推出宜昌,將武漢推後,是為了保證當地能產生兩大國家物流樞紐。

畢竟武漢綜合實力極其突出,躋身國家物流樞紐基本沒有懸念。這一次將機會讓給宜昌,而第二批則是志在必得。

5

寧波舟山、義烏在列,為何沒有杭州

浙江,是這一次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最大受益者。

浙江有三個城市躋身國家物流樞紐:寧波-舟山共同成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而義烏則成為商貿型國家物流樞紐。

這兩大國家物流樞紐可謂實至名歸,寧波舟山港是全國第二大港口,港口吞吐量僅次於上海,超過深圳廣州香港

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而義烏則是名聲在外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快遞業務量全國第二,僅次於廣州,超過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眾經濟強市。

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為什麼杭州未能入選?

這背後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在物流樞紐規劃中,杭州雖然集陸港型、空港型、商貿型、生產型四大物流樞紐於一體,論綜合實力首屈一指,但在單項上不如寧波舟山和義烏。

此外,相比於杭州,寧波、義烏更需要國家物流樞紐的加持。

另一方面,與武漢類似,基於區域平衡發展的考慮,湖北推出了宜昌,浙江推出了寧波-舟山和義烏,而武漢和杭州作為下一批國家物流樞紐的種子選手,這樣有先有後的格局,有利於未來爭取更多國家物流樞紐。

6

鄭州:唯一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這裡值得一說的城市是鄭州。

鄭州集陸港、空港、生產型、商貿型四大物流樞紐為一體,能躋身國家物流樞紐並不令人意外。

不過,鄭州卻是榜單中唯一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這既是對鄭州空港經濟的認可,更會推動鄭州空港經濟的發展。

事實上,早在2013年,鄭州就獲批全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實驗區。2018年,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GDP突破800億元,電子信息業產值突破

3000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500億美元,直接推動了鄭州經濟總量的跨越。(參閱《十年翻三倍,這個二線省會逆襲上位》)

鄭州空港經濟發展不可謂不快,雖然旅客吞吐量僅位居全國第12位,但貨郵吞吐量卻位居全國第7位,在中西部僅次於成都。

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從中西部區域來看,鄭州空港經濟可謂首屈一指;

而從發展速度來看,鄭州同樣可圈可點,堪稱空港經濟的樣本。

正因為這兩點,鄭州再一次獲得政策垂青。

7

廣西南寧:最大黑馬

南寧,可謂國家物流樞紐的最大“黑馬”。

在過去,南寧雖然作為廣西首府,但一直以來知名度不如同屬一省的桂林,工業實力不及柳州,省會首位度與南京、濟南等地一併墊底,存在感並不高

然而,就在最近幾個月,南寧頻頻攬獲國家級重磅利好,而這恰恰成了南寧躋身國家物流樞紐的最大資本。

近日,倡議已久的 “西部陸海新通道”橫空出世,重慶、四川、廣西被國家委以重任。廣西北部灣正式成為重慶、四川的出海口,而南寧成為內接川渝腹地、外連東盟前線的橋頭堡,城市地位獲得前所未有之提升。(參閱《不只是深圳上海!這四個地區也被國家委以重任》)

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接著,新一批自貿區名單發佈,廣西名列其中。廣西自貿區下轄南寧、欽州港、崇左三個片區,定位是“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這勢必再度提升南寧的城市地位。(參閱《新一輪自貿區!國家點名,這6個省份、19個城市上榜》)

這23個城市被國家委以重任,東北只有一個城市入選,不是大連

這一次,國家物流樞紐評選,將西部陸海新通道規劃考慮在內,而南寧與重慶、成都共同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樞紐城市,獲得前所未有的晉級機遇。

這是廣西的機會,更是南寧的機會。

8

哪些城市會被國家戰略垂青?

最近一段時間,國家戰略層出不窮,區域佈局前所未有之密集。那麼,哪些城市最容易受到國家戰略的垂青?

其一,擁有特殊地位的城市,北上深為代表。北京之為首都、上海之為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深圳之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三個城市地位最為特殊,最受政策惠及,非其他城市所能比。其二,與城鎮化大戰略密切契合的城市。我國的城鎮化正在步入下半場,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成為經濟發展主要空間形態。以北上廣津漢成渝鄭西為代表的國家中心城市,以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成渝為代表的城市群,受到越來越多的政策

關注。(參閱《一錘定音,“大城市化”來了!》其三,與國際佈局密切相關的城市。一帶一路,可謂中國影響世界的關鍵一招,也是國際貿易新格局下的必然選擇,與這一戰略密切相關的城市都能得到惠及。所以,沿邊省份的港口城市、省會城市,會陸續受到更多照顧。

當然,能被國家戰略垂青是一回事,如何抓住發展契機,實現城市的躍升,是另一回事。成為國家物流樞紐,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