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表示冬天到,天氣轉冷,吃5種食物能禦寒

立冬是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在我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天開始的第一天。按照日曆來算,明天就要迎來立冬節氣了,天氣開始變冷,大家需要多進補一些禦寒的食物,吃以下5種食物能禦寒。

冬至禦寒食物

立冬表示冬天到,天氣轉冷,吃5種食物能禦寒


1、黑米

黑米不像白米那樣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脫殼之後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這種口感較粗的黑米適合用來煮粥。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營養成分。還可以做成點心、湯圓、粽子、麵包等。

立冬表示冬天到,天氣轉冷,吃5種食物能禦寒


2、梨

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選,它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梨有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功能。

立冬表示冬天到,天氣轉冷,吃5種食物能禦寒


3、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事實上,在江南地區,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進補,所吃的正是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

立冬表示冬天到,天氣轉冷,吃5種食物能禦寒


4、湯圓

湯圓有著“團圓”的意思,冬至吃湯圓如今在全國都十分盛行。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

立冬表示冬天到,天氣轉冷,吃5種食物能禦寒


5、餛飩

冬至養生吃餛飩,餛飩原來是北方盛行的一種食物,但現在南方人們也喜歡冬至吃餛飩。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態相似,“餛飩”也與“混沌”諧音。冬食餛飩,有利於寒冷季節熱能的儲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