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歐洲,卻死在了婚床上的匈人王阿提拉

多變的性格、殘暴的名聲、離奇的經歷和神秘的死亡。一生只活了四十七年,卻令當時最強盛的東、西羅馬帝國臣服在自己的鐵騎之下。阿提拉活著的時候,匈人帝國是羅馬面臨最大的威脅,而他死後,羅馬帝國卻陷入了更大的危機。令歐洲聞風喪膽的“上帝之鞭”阿提拉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橫掃歐洲,卻死在了婚床上的匈人王阿提拉


在過去的1500年中,匈人王阿提拉一直都是西方人想象中極其野蠻而恐怖的形象。在但丁的《神曲》中,阿提拉是在第七層煉獄中出現的,浸沒在一條沸滾的血河之中。他被認為是兇猛野蠻和文明社會的公敵。但在克里斯托夫·凱利教授的《匈人王阿提拉與羅馬帝國的覆滅》中,匈人王阿提拉卻是一位危險而精明的國際政治玩家。


獨掌政權之前的阿提拉

匈人王阿提拉不是草原的兒子,他可能出生在公元5世紀初的匈牙利大平原上。阿提拉的父親是蒙迪烏克,母親的名字不詳。蒙迪烏克是奧克塔和盧阿的兄弟,三人曾在公元5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期間共同領導匈人。作為多瑙河北部最有權勢的家族成員,阿提拉的成長環境極為優越。因此,他可不是馬塞林所認為的那種無家可歸、半飢半飽的野蠻人的後裔:“匈人從不住在房屋裡……甚至連用蘆葦覆蓋的茅草屋也很少見。他們終日遊蕩在山間和森林裡,從小就學會了忍耐寒冷和飢渴。”在衣著服飾方面,阿提拉又要讓馬塞林(羅馬史學家)失望了。他既沒穿過羊皮護腿,也沒穿過會碎成片的、用老鼠皮縫製的衣服。

年幼時期的阿提拉常常和兄長布勒達在一起。他倆一起學習射箭,學習如何用劍和索套決鬥,學習如何騎馬和照顧馬匹。也許兩人都學習過哥特語和拉丁語,或許還可以閱讀。拉丁語在同羅馬人做生意時用得上,哥特語用來控制業已被征服的歐洲中部和東部地區。阿提拉和布勒達也接受過軍事和外交方面的訓練。在盧阿和奧克塔接見羅馬使者時,他倆很可能被悄悄安排在幕後觀察整個過程。作為年輕人,他們在匈人越過多瑙河和匈牙利大平原北部發動的突襲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難怪一些匈人的高級將領猜測說,終有一天,他們兩個人也會像他們的叔父一樣,一起統治匈人。

橫掃歐洲,卻死在了婚床上的匈人王阿提拉

當然,這種聯合還存在不確定性。奧克塔死後,盧阿不想和任何人共享統治權。他本人在羅馬境內的暴斃使兩個年幼的侄子陷入了危險。也許他們得到那些希望恢復聯合統治的人的支持;但也有人對進軍君士坦丁堡(東羅馬首都)的計劃不如盧阿那麼有信心,所以希望跟隨新的首領勇敢而有序地撤退。也許,盧阿的意外死亡才是事情的關鍵,這使得匈人大軍在撤回營地之前就已經開始效忠於阿提拉和布勒達了。毫無疑問,在匈牙利大平原上,仍然存在著其他的王權競爭者。在爭奪王權過程中,阿提拉和布勒達的雙手可能已經沾滿了競爭對手的鮮血。盧阿可能有自己的兒子,但是他們應該活不了多久。

盧阿希望多瑙河地區的各部落能夠團結起來,以及奧克塔出征勃艮第人失利,都說明阿提拉和布勒達繼承的是一個以軍事實力立國的帝國,但不太穩定。

阿提拉和布勒達在繼奧克塔與盧阿之後,加強了匈人對中歐的控制。在新近征服的領地上,阿提拉和布勒達進一步鞏固了匈人統治。能否定期從其他部落獲得供給,取決於匈人與地方勢力之間的合作程度。一些人是出於害怕才繳納供給,另一些人是出於利益考慮。考慮到不服從的話就要逃亡到羅馬帝國或者逃到山裡孤軍奮戰,權衡利弊之後,他們選擇了和匈人合作。阿提拉和布勒達沒有介入當地的事務,也嘗試和當地人做朋友,接受他們成為夥伴。對於許多人來說,與敵人站在一起是一種務實的選擇。不是每一個被征服的人都會奮起抵抗。

匈人並沒有獨吞掠奪來的財物,也沒有僅僅憑藉暴力和威脅管理被征服地區的人,這是匈人帝國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除了定期收繳稅賦,維持一支強大的軍隊,與地方統治者合作之外,推進國家宗教的普及也是治理帝國的手段之一。匈人固執地堅守自己的信仰,這對於信奉基督教的羅馬帝國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挑戰。在這方面,阿提拉做得更加過分。狄奧多西二世(東羅馬皇帝)曾聲稱自己是君士坦丁大帝的繼承人,也是上帝的寵兒,而阿提拉也強硬宣稱自己另有一位強大的神靈相助。據普利斯庫斯記載,有一天,一個窮苦的牧人發現一隻小母牛的腳跛了,並且還在流血,焦急的他循著血跡走下去,在地下發現了一把幾乎完全插進土裡的劍。牧人既不敢保管也不敢賣掉這樣一把華麗的劍,於是帶著它去見了阿提拉。阿提拉立刻認出這是戰神之劍。很久以前,這把劍突然不見了,很多人以為它永遠消失了。阿提拉非常清楚,這把劍失而復得具有重大意義。

“匈人王大喜過望……當他渴望偉大時,他覺得自己就恰好被任命為了世界的統治者,有了戰神之劍,阿提拉就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橫掃歐洲,卻死在了婚床上的匈人王阿提拉


對於匈人和乾草原上的人來說,劍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普利斯庫斯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根據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載,斯基泰人有膜拜戰神的傳統,“他們會把一種象徵性的劍,豎立在用一捆捆的灌木堆起來的平臺上”。匈人在各種儀式上使用的劍都由技藝精湛的工匠打造而成。阿提拉的創新之處在於,他將傳統信仰與刀劍的重要性聯繫起來,並把它和帝國的統治結合起來。這是一個精明的政治舉動。牧人的故事和失而復得的神劍使阿提拉肯定,他就是上天屬意之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能登上王位絕非偶然,是他宣揚君權神授思想的必然結果。在相信有神靈相助,並以此宣揚統治的合法性方面,阿提拉和君士坦丁、狄奧多西二世一樣明智。


阿提拉創建匈人帝國

公元442年,阿提拉趁東羅馬打擊汪達爾人時,入侵東羅馬,直逼君士坦丁堡,一路掠奪了大量財寶,阿提拉就是利用這批戰利品鞏固了他在匈人帝國的地位。公元445年, “布勒達被阿提拉密謀殺害了”。

阿提拉成為這個匈人帝國的唯一統治者後,便開始了壯大實力的一系列舉動。

第一個事件:公元446年末,就在地震發生的前幾個月,阿提拉向羅馬宮廷發出了“國書”,再一次要求羅馬立刻遣返越過多瑙河邊境的匈人。同時,要求羅馬補繳公元439年馬古姆協議所商定的每年七百磅黃金(在公元441年戰爭爆發前,羅馬可能只支付過一兩次),但狄奧多西二世拒絕交出匈人避難者,也拒絕繼續支付黃金。他建議派遣使者就這些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談判,但阿提拉毫不客氣地拒絕了狄奧多西二世的談判要求。根據公元6世紀的史學家馬塞林的記載,匈人士兵“襲擊並劫掠了羅馬的要塞和主要城市,幾乎破壞了羅馬都城周邊的所有領地”。

橫掃歐洲,卻死在了婚床上的匈人王阿提拉

恰逢公元447年君士坦丁堡遭遇了大地震。狄奧多西二世被迫接受了阿提拉的要求。這些精心計算的結果是一種嚴酷的遏制戰略。以一種冷酷的現實主義來看,除非帝國首都將受到或者正在受到攻擊,否則無論是從軍事還是財政上來說,允許匈人掠奪多瑙河諸省都是划算的。

而阿提拉也意識到了以金錢換和平的種種好處。阿提拉具有豐富的作戰技巧,又自認為有神靈護佑,因此,他希望用豐厚的獎賞贏得部下廣泛的支持,以維護自己的統治。

他需要通過多瑙河源源不斷輸送來的羅馬的黃金,來確保自己穩坐匈人王的寶座。因此,在5世紀上半葉,主宰匈人和羅馬人關係的似乎是沒完沒了的突襲、漫長的外交談判和大量的賠款。對於善於劫掠的匈人士兵,阿提拉每年還會有額外的年度獎勵。對於匈人來說,生活在這樣一個富裕的鄰國旁,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既然能夠利用羅馬的弱點給自己帶來好處,阿提拉就不希望東羅馬快速衰落下去,不然他的損失就大了。

橫掃歐洲,卻死在了婚床上的匈人王阿提拉

第二個事件:公元449年夏天羅馬使者趕赴匈牙利大平原會見阿提拉。羅馬史學家普利斯庫斯曾參與了出使,親眼見過阿提拉及其廷臣,他將此次出使過程記錄在了《匈人王阿提拉》中。這完全是1990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金獅獎的黑色喜劇《羅森•格蘭茲與吉爾•登斯頓之死》(脫胎《哈姆雷特》)的翻版故事。

狄奧多西二世的心腹宦官克里薩菲烏斯,設計了一個圈套,他妄圖用五十磅黃金收買匈人使者艾地柯去刺殺阿提拉。皇帝得知了這個計劃後,並沒有說什麼,用計謀除掉一個敵對的異域首領正中其下懷。阿提拉堅持要求最高級別的大使談判。鑑於克里薩菲烏斯的計劃存在不可控的風險,羅馬的高級官員都不願參與其中。雖然匈人會為羅馬特使提供外交豁免權,但是,長途跋涉到匈牙利大平原,這本身就夠兇險了。於是,他們需要一名軍官,而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

熱血青年馬克西姆努斯就這樣被選中了。矇在鼓裡的馬克西姆努斯以為出使匈人國,將是他輝煌外交生涯的開端,殊不知他已經踏上了難以預料的災難旅途。

馬克西姆努斯等人受到了阿提拉的款待。在整個晚宴的過程中,無論是食物還是盛放食物的銀質器具,阿提拉的和別人的都不一樣。第一道菜品呈上以後,他只吃了木盤裡的一些肉,喝了木杯裡的一點兒酒。當別人高聲歡笑時,他一直很平靜。他的裝束很樸素,沒有佩戴金銀珠寶。只有當小兒子厄納克(Emac)待在他身旁時,阿提拉才變得溫和起來,“用溫柔的目光看著他”。

羅馬人被耍了,艾地柯向阿提拉坦白了一切。最重要的是,維吉拉斯(另外一位羅馬使者)中計了,他返回君士坦丁堡,並帶回來五十磅黃金。匈人不允許贖買羅馬戰俘,也不允許購買奴隸和馬匹,如果說是用來購買食物的話,也太多了。維吉拉斯無法解釋清楚為何要帶這樣一大筆錢來匈人國,於是他供出了克里薩菲烏斯、馬爾提亞利斯以及狄奧多西二世,證實了先前艾地柯所說不虛。

匈人使者胸前掛著癟癟的皮袋(收買艾地柯,裝五十磅黃金的口袋),靜靜地站在富麗堂皇的羅馬宮殿中,狄奧多西二世的臉色一定很精彩。但阿提拉並沒有得理不饒人,反而主動提出了一些妥協的條款,獲取了大量黃金。

第三個事件:西羅馬公主求助阿提拉。西羅馬皇帝瓦倫提尼安的姐姐霍諾里婭是個野心勃勃的女人,瓦倫提尼安深知他這位生活不檢點的姐姐,會給他惹麻煩,便琢磨著把她嫁給一位老實的貴族。不安分的霍諾里婭不甘心與權勢無緣,甚至想用阿提拉來牽制。阿提拉趁機提出:霍諾里婭要成為匈人王阿提拉的下一任妻子。善於抓住一切機會的阿提拉看到了光明正大霸佔羅馬領土的曙光。

惱怒的瓦倫提尼安為了不給阿提拉留下出兵的藉口,瓦倫提尼安命令霍諾里婭收拾行囊,即刻出發,前往多瑙河北岸與阿提拉完婚。霍諾里婭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她祈求讓自己在禁慾中度過餘生,甚至答應嫁給赫爾庫拉努斯,但是絕對不能嫁給匈人。瓦倫提尼安不為所動,他不相信霍諾里婭的任何承諾。他們的母親加拉·普拉西提阿坐不住了,她告訴瓦倫提尼安,安撫不一定能締造和平,有時還可能導致戰爭。無奈的瓦倫提尼安只能警告阿提拉“只有男性才有權力作為羅馬的統治者”,不甘心的阿提拉,一面派出使者談判,一面在準備起兵。“阿提拉粗野的外表下,隱藏著細膩周密的一面,先是在外交方面展開周旋,然後發動戰爭”。更重要的是,阿提拉旨在阻止,至少也是拖延,羅馬和哥特人之間結盟。這樣看來,強調瓦倫提尼安孤軍作戰所面臨的危險至關重要。因此阿提拉反覆提出要娶霍諾里婭,以及要佔領西羅馬的皇宮。

橫掃歐洲,卻死在了婚床上的匈人王阿提拉

公元452年夏,阿提拉直搗意大利,意圖奪回自己的新娘,不過在摧毀了一系列城市後,阿提拉還是撤軍了,或許是瓦倫提尼安奉上了一筆豐厚的奉金,也或許是匈人糧食補給方面出現了困難。最終,匈人的馬車滿載著戰利品返回了匈牙利大平原。

公元453年年初,阿提拉決定再娶一個妻子,但阿提拉卻死在了婚床上。事實就是,匈人王阿提拉,羅馬歷史上最令人畏懼的敵人之一,醉倒在床上,死於流鼻血。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上,而他所建立的龐大帝國也快速消亡。

多年以來,阿提拉及匈人幾乎成了威脅甚至摧毀歐洲文明的代名詞。阿提拉到底是嗜血的野蠻之徒還是思想深刻的帝國締造者,英國劍橋大學克里斯托夫·凱利教授在《匈人王阿提拉與羅馬帝國的覆滅》中,給出了耳目一新的觀點,並讓我們認識到,歷史將不斷修正我們此前的假設,促使我們用新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