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或者凌晨,曾是我最痛苦的時光”

“夜晚或者凌晨,曾是我最痛苦的時光”
“夜晚或者凌晨,曾是我最痛苦的時光”

將載於《中國青年》雜誌2020年第20期

編者按:

抑鬱症,疾病國標代碼F32,是WHO承認的正規疾病,需進行正規的醫學治療才能獲得康復。

據世衛組織發佈數據,抑鬱症正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

行色匆匆的都市裡,年輕人的心理亞健康狀態並不鮮見,焦慮、不安、悲傷、自責、無力……

本期精神家園欄目,傾聽你與情緒健康的故事。

慢慢講,我在聽。

當抑鬱症成了一種流行病

@文/秦蘇

抑鬱症彷彿已經成為當代的流行病。其實它並不神秘,跟許多疾病一樣,是能夠痊癒的。當然死亡率也不低,所以務必重視。

我經歷了對抗焦慮性抑鬱症的一整個週期,現在基本治癒,所以獲得了一些並不成熟的經驗。記錄下來,倘若有需要的人能看到,並對他能有一些幫助,那麼那段經歷除了對於我本人之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公共價值,善莫大焉。

首先,“毫無希望”“靠本能生存”“想到死亡”等想法或現象,其實我都經歷過。包括甚至能感知到“人原來有植物性的生存本能”這種東西存在,這恐怕是非抑鬱症患者無法體會到的。說這些,是為了證明下面的這些經驗不是空穴來風。

“夜晚或者凌晨,曾是我最痛苦的時光”

我也經歷了“藥物能有什麼用,這種事情只能靠自己”的掙扎,但我很快就發現這是對抑鬱症不瞭解的想法,作為一種病症,抑鬱症已經超出個人“私智”所能抗衡的範圍了。所以,我個人的經驗包含了依靠醫生和藥物兩個部分。

我覺得可能有用的經驗有:

一定要找醫生,並且長期跟著一位靠譜的醫生。因為同一位醫生對你的瞭解才能更深,也才能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對治療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一定要堅持吃藥。中斷藥物然後強力反彈的事情,我自己也經歷了幾次,每每都讓自己更加難受,所以務必堅持吃藥。藥效其實是非常因人而異的,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藥挺重要的。其次就是耐藥性和依賴性的問題,我的醫生每隔幾個月就會幫我換一種藥,一種藥的效果不好,及時換藥。

一定要在惡化時立刻去找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